在十數載的中日韓面板大戰中,國內面板行業龍頭老大京東方,在短暫的歷史中上演了一出“老黃牛”變“大象”的劇情。熬著產業技術學習的蜿蜒曲線、累積著工廠運營管理的經驗技術;曾被日韓廠商不屑一顧,又被韓企和臺企聯合操縱面板價格坑害。如今借著政策的保駕護航和持
京東方終于盈利 卻難以擺脫低端泥潭
就在近日,京東方A發布了《2017年半年度業績預告公告》,報告顯示2017年上半年京東方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盈利了45億元,出貨量達到了2250萬片,同比增長47%,市場占有率超過了三星,成為了全球第二大電視面板廠商。
“燒錢王”最會“打醬油”
媒體對京東方又兩個調侃的稱謂,一個是“燒錢王”,一個是“不死鳥”。從08年開始京東方每年投資開發面板產線的金額都超過了百億,十年的時間累計投資千億,2011年之前每年都是數十億的虧損,2011年之后開始逐漸止血,但仍沒有明顯的盈利。雖然燒了這么多錢卻依然死不了。這背后不乏不看短期利益的技術入股和地方政府合作,沒有這些強有力的后盾京東方恐怕無法支撐這么久。借著扭虧為盈的大好時機,京東方還大手筆頭投建了兩條10.5代高世代面板線,以及6代線AMOLED屏幕,總投資超過千億,力爭在高端顯示面板與日韓企業殊死相爭。可是京東方真的有這么大能耐嗎?
從京東方的盈利結構上來看,主要盈利的業務還是來自于傳統LCD生產線,OLED等新技術的原材料和設備都還掌握在日本廠商手里。京東方市場份額攀升至第二名,一定程度上并不能代表京東方的崛起趨勢,相反,卻是對京東方的一個提醒,在面對新技術、新市場的角逐中,京東方又陷入了“陪跑”和“打醬油”行列。
為什么京東方依然危機四伏呢?從整個面板行業的格局來看,韓國三星和LGD已經放棄了盈利能力薄弱的LCD生產線,逐漸退出了LCD業務,將重點放在OLED的布局上。近一年以來傳統的液晶顯示屏價格都一路飆升,與韓企的逐漸退出造成的供不應求不無關系。包括日企也試圖將JDI和JOLED合并,打算在新的顯示時代奮力一搏;另外一點與國內的政策有關,今年4月份薩德事件后,政府也要求下游的電視、手機廠商抵制韓國面板。日韓競爭對手甚至難以進入國門,這就給了京東方等國產面板廠商畫地圈錢的絕佳機會。京東方上半年財報如此好看,也不足為奇。
但是隨著面板周期進入供過于求、大力投資新產線的階段,中低端的LCD面板必然面臨著利潤下降,甚至虧損的趨勢。在技術上來說,國產LCD的整個產業鏈,比如液晶材料、玻璃基板、彩色濾光片、驅動IC等還都無法實現全部國產化替代。京東方要想有持續的發展,需要在高端生產和技術上有所作為。
缺乏核心競爭力,高端技術步人后塵
雖然京東方也在大力布局OLED業務,但是明顯就沒跟上節奏。未來三年,京東方要想真正搶占OLED市場份額,還有相當大的難度。除了沒有OLED生產技術和經驗之外,薄弱的上游產業鏈控制能力也只能讓京東方苦口難言了。OLED生產有兩個核心,一個是核心設備——蒸鍍機,另一個是核心材料——有機發光材料。我們來看看這兩個產業鏈核心主要都是誰在布局。
蒸鍍機目前在全球范圍內擁有大規模量產能力的,只有日本佳能旗下的Canon Dokki一家,而Canon dokki直到2017年產能的90%已經被三星簽約。LGD則只能采用生產實際業績并不豐富的韓廠設備Sunic System和Yaso,前者與LGD共同開發蒸鍍設備,后者被LGD入股19%股份。韓企有著多元化的設備布局,而京東方雖然與Canon Dokki約談過很久,但始終是排不上號。另一家國內的信利光電,雖然花了519億韓元采購SFA的蒸鍍設備,也沒有量產OLED的實績,生產良率也不被看好。
有機發光材料方面,OLED三原色中OLED三原色中R的發光材料6成以上由美國陶氏化學供應,G的發光材料的6成由三星旗下的SDI供應,B的發光材料7成由日本的出光高山提供。這些原材料廠商在跟三星合作之后銷售額都有著顯著的增長,他們對于三星也都有著極強的依賴性。京東方對OLED投資建廠已是心急如焚,各種計劃早就虛張聲勢了,但看目前上游供應鏈的供給情況,京東方還能這么愉快的大干一場嗎?恐怕是四處碰壁吧。
京東方不僅僅面臨日韓面板廠商的競爭,還有同樣土豪的鴻海的競爭。鴻海收購夏普之后,在中國大陸投資建廠。利用鴻海的資金、夏普的技術,以及鴻海的產業鏈優勢,將會獲得更多上游企業的青睞。夏普技術上的優勢也會帶領鴻海逐步走向第一梯隊。更加駭人聽聞的事情是,現在京東方大力布局OLED,三星卻已經開始投資真正的下一代顯示技術Micro LED了。到時候可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當所有國產面板廠商都以為OLED即將迎來行業發展的春天的時候,Micro LED卻將OLED驅逐到了凜冽的極地。
總結
??????? 在一個技術浪潮爆發之后,京東方的確能憑借大量的融資,和勤勤懇懇并且日復一日磨練,來提升工廠技術和生產效率,最終用超高的“性價比”來爭奪現有技術產品的廣闊市場份額。但是在面臨新的一輪技術浪潮時,舊的技術產品已經逐漸被第一梯隊拋棄,像京東方這樣技術布局薄弱的的企業,又只能重復“技術普及”之路。實驗室技術和工廠技術對面板企業的發展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前者可以引領一場技術變革,后者只能步人后塵。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全新USB 3.2規范公布 速度再次加倍 相信很多人經常有這種操作,即那種經常將數百數千張照片,或者大型視頻文件復制...
酷派估值縮水85% 樂視是罪魁禍首嗎? 曾經是國產手機領域風云人物的酷派,正遭遇一場生死大考。易方達基金發布公告...
Facebook智能音箱將搭載15寸屏幕:畫風有點奇怪 來自國外媒體消息稱,知名社交平臺Facebook正研發智能音箱產品。他們...
二手手機市場升溫 交易平臺將迎來變革 每年幾十場的手機新機發布會總是格外搶眼,各種品牌也總喜歡在大促后炫耀自己...
樂視手機售后停擺:總部已經兩三個月未提供配件 樂視手機部分售后網點配件業務停擺。7月25日下午,記者調查發現,北1...
二次元成BAT的新戰場 里面藏著互聯網的未來 隨著95后和00后逐漸長大,代際更迭又一次引發文化變遷。在青年向動畫增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