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7月24日,A股上市公司中25家公布正式中報,85家公布快報,1953家公布了預告,三者合計占A股總數65%。在綜合口徑下A股17Q2凈利潤增長53.4%,剔除外延并購的254家公司后仍有40.1%的增長。上證主板和深證主板17Q2業績分別提高119.3%、173.8%,大幅高于中小板、創2
一、A股總體:盈利持續好轉,主板優勢明顯
截至7月24日,A股上市公司中25家公布正式中報,85家公布快報,1953家公布了預告,三者合計占A股總數65%。在綜合口徑下A股17Q2凈利潤增長53.4%,剔除外延并購的254家公司后仍有40.1%的增長。上證主板和深證主板17Q2業績分別提高119.3%、173.8%,大幅高于中小板、創業板29.8%和24.2%的增速。
二、行業概覽:周期強勢
行業板塊:上中游業績持續上升,交運業績增速創新高。交通運輸17Q2利潤同比增速達到114倍(低基數效應抬升了17Q2增速+順豐控股借殼上市),制造業上游、中游板塊利潤增速分別為1.17倍、2.03倍。
申萬一級行業:在綜合口徑下且披露率超過50%的行業中,國防軍工、機械設備和采掘單季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位居前三。農林牧漁、公用事業業績下滑最為明顯。
申萬二級行業:在披露率超過50%的申萬二級行業中,剔除重組股影響后,煤炭開采(10.18倍)、航運(3.47倍)、水泥制造(3.05倍)、專用設備(2.57倍)、光學光電子(2.25倍)同比高增。
三、預告變臉一覽:多為小盤股
本期預告存在變臉且預告業績為負的16支個股中,11家由正面預告修正為負面預警。中捷資源、貝因美扭虧轉續虧,人人樂同比降幅最大,貝因美、通合科技、順灝股份、希努爾、青龍管業連續4個季度同比負增長。
四、業績高增及巨虧個股
剔除并購重組后同比增長前30的個股中,化工(7家)、機械設備(3家)、有色金屬(3家)、采掘行業(2家),交通運輸(2家)等周期行業的企業居多。紅宇新材(300345,診股)以600倍的同比增長位列榜首。剔除并購重組后同比增長后30的個股中,房地產企業(5家)為全行業最多,機械設備企業(3家)次之。30支個股歸母凈利潤同比均為負增長。
報告正文
一、A股總體:盈利持續好轉,主板優勢明顯
截至7月24日,A股上市公司中,有25家正式公布17Q2中報,85家公布快報,1953家公布了預告,三者合計占A股總數65%。為更好地預先解讀A股各行業二季度盈利情況,我們從以下三種口徑對現有利潤數據進行分析。
正式財報:匯總已披露正式財報的個股歸母凈利潤。
綜合口徑:對于已披露正式財報或快報的個股,取其公布的歸母凈利潤;對于僅披露了預告的公司,將預告公布的凈利潤上下限的均值作為歸母凈利潤的估算值。
綜合(剔除重組):由于報告期前完成外延并購的企業,盈利能力提升顯著,但不能反映企業的內生成長能力,為了評估17Q2各板塊、各行業的真實內生經營業績,我們剔除了16Q3-17Q2完成外延并購并已并表的上市公司,對剔除后的A股上市公司按綜合口徑進行業績匯總以及增速計算。
具體看,當對板塊或行業整體利潤增速進行比較時,為排除外延并購帶來的影響,我們采用綜合(剔除重組)口徑;當分析行業季度利潤歷史增速走勢時,為使17Q2增速與歷史增速保持口徑統一,我們采用綜合口徑。
據最新可得數據,僅考慮已披露17Q2正式財報的25家上市公司,A股17Q2歸母凈利增速高達52.2%。綜合口徑下A股17Q2凈利潤增長53.4%,剔除外延并購的254家公司后仍有40.1%的增長。隨著更多正式報告的披露,我們認為A股總體盈利實際增速將較預增速度有所下滑,但鑒于上半年經濟增長堅挺,A股總體盈利增速仍將保持在較高水平。
分板塊來看,綜合口徑下,上證主板和深證主板17Q2業績分別提高119.3%、173.8%,大幅高于中小板、創業板29.8%和24.2%的增速。剔除近一年發生過并購重組的個股后,上證主板和深圳主板仍以絕對優勢領跑中小創,17Q2同比業績增速分別高達111.7%、114.1%。
二、行業概覽:周期強勢
(一)行業板塊:上中游業績持續上升,交運業績增速創新高
目前來看,制造業上游、中游、下游,金融、TMT、交運六大行業板塊,17Q2歸母凈利同比增速(綜合口徑)均實現大幅增長。其中交通運輸17Q2利潤同比增速達到114倍(交運行業目前尚無公司披露正式財報,僅有33%的公司披露了業績快報或預告),而去年同期單季利潤增速僅為-38.4%,一方面低基數效應抬升了17Q2增速,另一方面,順豐控股借殼上市也對行業增速有較大提升(公司同比增速達126倍)。綜合口徑下,制造業上游、中游板塊業績同樣喜人,利潤增速分別為1.17倍、2.03倍。金融預估單季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為2%,暫居六大板塊之末。
綜合口徑下,17Q2制造業上游、中游和交運的利潤都實現了至少四個季度的連續增長。其中,中游行業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自16Q3以來持續加速,至17Q2已高達2.03倍;上游行業在16Q3達到階段性高點之后開始放緩,但近三個季度仍保持較高增長,增速分別高達3.2倍、2.5倍與1.2倍。
(二)申萬一級行業:周期穩增,農業及公用落后
整體來看,目前申萬一級行業中共有21個行業財報、快報或預告合計披露占比達到50%以上。在綜合口徑下且披露率超過50%的行業之中,國防軍工(12倍)、機械設備(345.8%)和采掘(161.2%)單季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位居前三位。紡織服裝、建筑材料、電子、有色金屬、化工、輕工制造也實現了50%以上的盈利增長。農林牧漁(-51.8%)、公用事業(-29.5%)業績下滑最為明顯。
1、外延并購影響顯著:國防軍工、機械設備、紡織服裝
近一年,通信、國防軍工、綜合、傳媒、休閑服務和交通運輸行業分別有36%、20%、13%、12%、11%和10%的公司完成了重組。在披露率超過50%的一級行業中,國防軍工、機械設備與紡織服裝17Q2業績受并購重組影響較大,在綜合口徑和綜合(剔除重組)兩種統計口徑下業績差異較為明顯。上述三個行業剔除重組后的業績增速分別為11.9%(剔除前1175.9%)、225.2%(剔除前345.8%)和57.2%(剔除前90.1%).
從剔除并購重組的前后業績對比中我們可以看出,外延并購促使國防軍工利潤增速增加11.6倍,對機械設備、紡織服裝的利潤增速貢獻也超過1.2倍、33%。
2、剔除重組仍翻番:機械設備、采掘、建筑材料、電子、化工
在綜合(剔除重組)的口徑下,進一步篩選出披露率在50%以上的行業,我們發現機械設備與采掘17Q2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分別達到了225.2%與165.0%,業績翻番,表現優異。同時,建筑材料、電子與化工的同比增速分別為87.4%、82.0%與61.7%,增速可觀。
機械設備17Q1歸母凈利潤增速由負轉正,二季度增速在剔除并購重組影響后高達225.2%,增速較快。采掘自16Q4利潤增速由負轉正后連續兩季度維持3倍以上增速,本季度增速雖有所回落,但仍然高達165%。建筑材料與化工雖較一季度增速有大幅下滑,但業績依然比較景氣,增速分別達到了87.4%、61.7%。電子行業自15Q1以來持續增長,17Q1雖有所滑落,但17Q2增速再度提升(82%).
3、剔除重組看榜底:農林牧漁、公用事業、汽車
在綜合(剔除重組)的口徑下,披露率在50%以上的行業中,農林牧漁(-57.0%)、公共事業(-29.5%)和汽車(-0.7%)墊底17Q2季報成績單。
具體來看,農林牧漁、公用事業17Q2業績增速持續下滑,汽車行業業績增速由正轉負。公用事業自15Q1開始業績增速持續下滑,15Q3之后下跌至負增速,此后一路下跌,Q2增速雖下跌幅度較上季度有所減少,但依然為-29.5%。汽車自15Q2起利潤增速放緩,在15Q4達到階段性頂點35.6%之后不斷下滑,但業績仍保持正增長,本季度首現負增長(-0.7%)。下游農林牧漁17Q2業績下滑57.0%,與16Q1 增速2.8倍相比,利潤表現不盡人意。
(三)申萬二級行業:周期、消費強勢不改
1、煤炭、航運、水泥業績大幅上升
在披露率超過50%的申萬二級子行業中,剔除重組股影響后,56個子行業二季度歸屬母公司凈利潤同比增加。煤炭開采(10.18倍)、航運(3.47倍)、水泥制造(3.05倍)、專用設備(2.57倍)、光學光電子(2.25倍)同比增速在2倍以上。電機、化學原料、金屬制品和其他采掘等11個行業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超過100%。其中,金屬制品(1.57倍)、其他采掘(1.57倍)去年同期歸母凈利潤分別為-5.72億元和-9.95億元,而本季度歸母凈利潤分別達4.45億元和2.17億元,去年的巨額虧損使得二季度增速反彈劇烈。除煤炭開采外,其他增速在1倍以上的行業對比剔除并購重組前的數據差別不大。
剔除重組后,歸母凈利潤同比下滑最大的是酒店業(-98.6%),較上季度同比增速大幅回落。畜禽養殖緊隨其后,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達83.1%。餐飲、汽車整車、電力和玻璃制造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也大幅走低,同比下滑40%以上。
我們進一步篩選出披露率大于50%且業績增速排名前六(利潤同比增速超過和接近200%)的二級行業,并整理出對應行業利潤增速最快的三家企業列表如下,存在并購重組的公司以及ST公司在表中用黃色標記標示。
從已披露的數據來看,煤炭開采業利潤增長最為強勁。行業內目前有17家上市公司披露了業績預告,其中15家公司利潤預增高達100%,占比達到88%。冀中能源(52.47倍)、潞安環能(20.11倍)和蘭花科創(10.03倍)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大幅上升,業績耀眼。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中國石油7月26日晚發布《2017年半年度業績預告》稱,經本公司財務部門初步測算,按照中國企業會計準則,預計2017年上9...
綜合《聯合晚報》、中時電子報及中央社報道:大陸方面質檢總局最近發出“關于加強對臺灣芒果溴氰菊酯殘留檢測的警示通...
業內人士預計,今年下半年普通PVC和特種PVC價格均將維持高位穩定。一位在PVC行業摸爬滾打20余年的業內人士分析,本輪P...
比往年來得要晚的630搶裝潮,帶動了今年上半年光伏業整體向好。WIND統計數據顯示,在已經披露半年報業績預告的27家光2...
為了響應減少塑料制品帶來的“白色污染”,我國出臺“限塑令”,但目前來看,‘限塑令’并沒有達到預期。多地調查顯示...
海通證券表示,今年氧化鐠釹的價格持續漲,漲幅甚至超過了氧化鏑,這意味著下游磁性材料的供需結構在悄然發生變化。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