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購買新能源車的用戶越來越多,人們對于新能源充電樁的需求也愈發旺盛。
隨著購買新能源車的用戶越來越多,人們對于新能源充電樁的需求也愈發旺盛。近日,北京市政府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和管理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首次對新建、既有建筑的停車位配建充電樁等充電設施做出了明確的量化要求。可以預見的是,隨著政策落地,一批新能源充電樁即將上馬,不過,與此同時,充電樁企業經營壓力能否因此得到緩解仍是未知數。
新建小區100%車位需配建
《意見》明確,北京將充電設施配建指標納入規劃設計規程,其中,辦公類建筑按照不低于配建停車位的25%規劃建設;商業類建筑及社會停車場庫(含P+R停車場)按照不低于配建停車位的20%規劃建設;居住類建筑按照配建停車位的100%規劃建設。
“這個政策對于新能源充電設施企業來說,肯定是利好消息”,主營新能源充電樁的北京電莊科技有限公司總裁(參配、圖片、詢價) 先越告訴北京商報記者,隨著政策落地,市場對于充電樁的需求會出現大量增長。不過他也表示,無論是辦公樓、商場還是小區,能否按照配額順利配建充電設施,還要根據既有設施目前的電力情況來看。他解釋說,如果要為新小區的每一個停車位配建充電樁,就必須在小區規劃之處預留足夠的電力條件,滿足所有充電樁同時充電的需求,如果老舊小區和已經建成的辦公樓、商場希望重新配建充電樁,就可能需要對電網進行一定的改造,避免大量用電后出現跳閘的現象。
除了電網負荷的擔憂之外,還有業內人士對車輛的實際使用需求表達了擔憂。一位不愿具名的資深充電樁運營商告訴記者,雖然現在新能源車數量在不斷增長,截至今年7月底,北京市新能源汽車數量達到14.14萬輛,但是這些新能源車分散在北京全市,這就導致了熱門商場、辦公樓和部分小區新能源充電樁供不應求,但偏遠商場與小區充電樁無人問津的情況。這位運營商表示,未來北京新建的小區主要將集中在土地資源供應更加充足的區域,而這些區域往往位于城市的四環以外,周邊商業布局還在不斷完善中,充電的客流量短期內不會出現大幅增長,如果按照停車位100%的比例配建充電樁,或將出現閑置的情況。
每樁每天充電8輛車才能回本
實際上,業界之所以對充電設施的利用率如此關注,正是因為目前大多數充電設施運營企業都難以盈利,而提高使用效率又恰好是企業扭虧為盈的關鍵所在。目前,北京包括重資產與輕資產在內的充電設施運營企業總共約40家。
業內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現在企業購買一個交流充電樁需要數千元,安裝充電樁的工程費少則幾千,貴則幾萬元,如果是直流充電樁成本則在6萬元以上,而小區充電樁按照基礎電價收費,算上成本后,到企業手上的費用所剩無幾,只有依靠大量汽車刷卡充電,薄利多銷。
普天新能源(北京)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峰則表示,經過測算,如果每個直流樁利用次數為每天8次,那么這座樁才能實現盈虧平衡。但有知情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現實情況是,大部分充電樁平均每天被使用的頻次在4次左右,這也意味著,企業每天只能通過充電收回運營成本的一半。多位業內人士都向記者表示,按照目前的收費標準,一根樁收回成本至少需要五年時間。
充電樁企業普遍虧損,充電站的情況也不容樂觀。先越表示,雖然充電站中的充電樁比較集中,容易進行統一的運營管理,但也正因如此,充電站需要付出額外的管理費用,且需要面臨更高額的土地成本、新建大量配電網設施,還有與充電樁無異的損壞風險,這些都是充電站難以盈利的癥結所在。
不僅如此,充電站的維護也出現了難題——企業額外增加了的成本。日前,有媒體對北京核心六城區的42處公共充電站進行實地調查,這42處公共充電站共有340個充電樁,其中,充電站內充電樁損壞和故障的比例達到了10.2%,被占位但不在充電的比例達到了27%,二者相加,無法使用的充電樁占比近四成。
正是由于上述種種原因,在消費者提出“充電難”的同時,運營企業也叫苦不迭。國家電網相關負責人公開表示,目前國網建設的充電站嚴重虧損,南方電網相關負責人則回應媒體稱,充電站運營數據“太難看”,不方便透露,星星充電華北大區的充電設施使用率數據在20%左右,尚未達到收支平衡。
運營期補貼將成大勢所趨
在成本難回收的背景下,不少企業將目光投向了政府補貼。據了解,目前北京的充電設施建設單位可以申請政府補助,最高不超過項目總投資30%。不過,有企業透露,由于充電設施補貼的操作流程尚未完全明晰,申報手續和驗收流程比較復雜,有企業對政策了解度不夠,且地方政府對于補貼發放比較謹慎,所以補貼落地并沒有想象中快,北京僅有少數企業拿到了建設成本30%的補貼。
不過另一方面,專家也指出,企業不能僅靠補貼“輸血”,還要自身具備“造血”能力,充電站運營商可以利用移動互聯網售賣周邊產品、廣告投放等多種方式增強消費者消費的可能性,也可以采用減免停車費、充電優惠等營銷手段,吸引周邊新消費者。
除了增加運營能力之外,對既有充電設施進行智能化改造也成為了最近的新風口。就在本月,北京市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和管理的實施意見》,提出要推進“互聯網+充電基礎設施”。上周,國家電網宣布已經建成了全球覆蓋范圍最廣、接入設備最多、技術水平最高的智慧車聯網,接入充電樁超16.7萬個,未來,用戶可以通過手機App查找區域內是否有空閑充電樁可以使用,拉近了用戶與充電樁之間的相對距離。
但業界也指出,接入十幾萬充電樁的智能車聯網其實運營成本十分高昂,中小型企業或難以承擔設備、后臺、數據互聯互通所產生的巨額費用,這一市場如何不被壟斷、中小企業如何尋找生機將成為下一個命題。而在劉峰看來,未來幾年,充電樁企業將迎來一輪洗牌,部分長期虧損的小型企業倒閉或重組,投入大、布局合理的充電樁將迎來盈利的臨界點。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共享汽車成為國內共享經濟新風口 牌照、停車位、充電樁等成為瓶頸共享汽車成為國內共享經濟新風口。交通運輸部、住房...
上海新能源汽車產業展 充電樁備受市場關注 如何升級迭代保持市場活力8月23日,由新能源汽車產業網、廣東省充電設施2...
中國建成全球最大智慧車聯網 接入充電樁超16.7萬個 一鍵式找樁充電記者20日從國家電網公司獲悉,其下屬車聯網平臺已...
到2020年將建設“四縱四橫”城際電動汽車快速充電網絡,新增超過800座城際快速充電站。新增集中式充換電站超過1.2萬座...
根據深圳財委和深圳發改委7月26日印發《深圳市2017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的通知,汽車補貼大幅下調。與3...
手機沒電了怎么辦?身邊沒有充電寶,這對于手機時時在手的“低頭一族”而言,可謂是種煎熬。近日,有商場出現了共享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