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D打印究竟只是一陣風還是會成為有深遠影響的主流技術呢?這個問題的答案并不僅僅取決于當下各行各業如何廣泛地運用了3D打印,還與3D打印的教學與人才培養工作密切相關。
就像計算機從實驗室走向課堂一樣,目前尚在初興階段的3D打印技術也終將經歷一個通過大眾教育實現普及的過程,因為非如此不足以維持智造時代的永續發展。
如今,3D打印技術正在被納入中小學教材,雖然目前還多是以興趣選修的形式出現,但日后必然會越來越受重視,晉級為通識教育。僅就當下的相關教學活動而言,其中存在著紙上談兵、實踐機會不足等問題。
已經離開校園的成年人也將迎來由3D打印技術創造的全新生活,因而也必然要面對一個再學習、再適應的過程。很多人會選擇自學、自己摸索。然而,現有的3D打印設備對基礎為零的新手來說大多還存在較高的技術門檻,且價格不菲。
無論是缺乏實踐機會的在校學生還是不得其門而入的自學者,或許都可以從一支筆——3D打印筆開始。
自世界首支3D打印筆“3Doodler”問世至今,這種小型3D打印設備已經走過了四年發展歷程。它本質上也是一種3D打印機,卻又與傳統的臺式3D打印機大相徑庭。小巧的身材、簡易的操作使它生來具有成為大眾消費級3D打印設備的潛質,而較之于臺式家用3D打印機,它又以更低的價格而更勝一籌。
3Doodler的售價為99美元,上市11個月銷量超過10萬支,此后,業界又出現了40美元甚至19美元的產品,普通人皆有能力購買。而臺式機目前還很難將價格降至100美元以下,與3D打印筆競爭。
除了確保設備本身不貴,制造商們還在打印材料上想方設法形成價格優勢。2016年,一位來自倫敦的設計師研發了一款以普通塑料瓶為原料的3D打印筆。通過內置的擠出機、螺桿裝置和加熱系統,這款3D打印筆可以將塑料瓶的切片直接熔化并進行打印。如此一來,消費者購買材料的錢也省了,只需收集以往當做垃圾丟棄的塑料瓶。
剛入門的新手最需要的無疑是安全簡單的3D打印實踐操作,而3D打印筆完全可以勝任。許多3D打印筆的設計都考慮到了兒童用戶,以Future Make
Technology的Polyes
Q1為例,這款產品內置水平傳感器,當筆身傾斜度超出安全范圍時,設備會給出熄燈提示,而打印材料的流動速度也僅需一個按鈕來控制。手持這支筆,用戶可以迅速“畫”出各種立體模型,在享受樂趣的同時熟悉3D打印。
3D打印筆雖然操作簡易、造型簡約,但并不是傻瓜式玩具,它在專業領域也能大展身手。目前,飛機、汽車、服裝、建筑等領域都已出現設計人員用3D打印筆制作產品模型的成功案例。今年5月,澳大利亞科學家甚至利用3D打印筆生產的活性組織治好了一只受傷綿羊的膝蓋。
正在3D打印門外徘徊的你,不妨以一支3D打印筆作為開門的金鑰匙。它將以較小的成本為你帶來豐富回報,從有趣的打印初體驗到專業的技能學習,逐步帶你融入已經臨近的3D打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