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產業正借助期貨市場,穩步前行在轉型發展大道上。
玉米市場化改革大大提升了貿易和深加工企業積極性,玉米產業鏈顯現出勃勃生機。企業借助期貨市場價格發現和風險管理功能,積極打造農業全產業鏈、發展精深加工,布局“北上”。一批利用期貨市場較為專業和成熟的龍頭企業,在通過套期保值保護自身的同時,也在積極向身邊的農戶和企業傳播現代化風險管理理念,主動承擔服務“三農”職責,帶動整個產業共同前行。
全產業鏈經營成產業發展趨勢
由于資源整合在成本、管理等方面的多種優勢,謀求全產業鏈布局往往是有一定實力公司的集體選擇。在我國玉米產業上,集種植、生產加工、倉儲物 流以及銷售等為一體的巨大網絡也正在形成。特別是玉米臨時收儲制度取消后,玉米價格長期高企導致的產業鏈扭曲逐漸得到緩解,玉米產業綻放新的活力,為全產業鏈經營創造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吉林云天化由大型國有企業——云天化集團投資興建,公司年貿易量200萬噸,從貿易起家,通過將業務向上游拓展,組織成立合作社,形成了種植、收購、銷售一體化的經營模式。吉林云 天化為合作社支付土地租金,統一提供化肥、種子、農藥、技術相關服務,目前合作的種植面積已有30萬畝,包括吉林、黑龍江的合作社50余家。“貿易企業單純靠流通環節賺錢很難,要依靠產業鏈的整合,我們計劃在五年內將合作面積擴大到一千萬畝。”吉林云天化負責人任麗春說。2015年,吉林云天化投資30億元在松原建設了飼料和養殖基地,開始向下游產業拓展。
不僅是貿易公司,有著“中國養豬第一股”之稱的雛鷹農牧集團也早早開始了全產業鏈的戰略布局,如今已經擁有糧食貿易、飼料生產、良種繁育、生豬養殖、屠宰加工、冷鏈物流和終端銷售的完整產業鏈。據介紹,2010年集團在國家優質糧倉東北地區建設基地,開展玉米、大豆等原料的購銷、風干、儲運業務,并通過自主的鐵路專用線運抵公司飼料廠,不僅從源頭上為產品質量安全提供了強大的保障,同時降低了飼料原料的采購、加工和運輸成本。
雛鷹農牧集團副董事長侯五群告訴記者,開展全產業鏈經營有著諸多優勢。一是可以對各環節層層把控,有利于確保產品質量,保障食品安全;二是可以通過對各環節產品的調節,平滑任一環節價格波動對公司利潤的影響,有效抵御市場風險;三是減少中間貿易環節,降低綜合成本,提高盈利能力和競爭力。“全產業鏈是集團的發展戰略,也是雛鷹農牧集團在未來行業激烈競爭中保持不敗的必由之路。”他說。
借力資源優勢
下游產業向東北轉移
除了全產業鏈經營戰略,很多玉米深加工和飼料、養殖企業還看中了東北地區的天然資源優勢,紛紛將產業向東北地區轉移。一方面,近年隨著各種環保政策的密集出臺,玉米加工和養殖領域環保壓力持續加大,全國禁養區的劃定范圍也在慢慢擴大。與南方不同,東北地區人口密度小、生態環境好,有著相對較高的環境承載能力,也有足夠廣闊的土地建設大型產業基地。另一方面,被稱為“天下糧倉”的東北地區是我國玉米種植的重要區域,對原料就地轉化,不僅能更好地保證下游產品質量,同時也能節省運輸成本。
嘉吉生化有限公司計劃投資20億元在吉林省松原地區投資建設包含食品發酵、制藥、飼料等在內的大型產業園區,通過就地轉化、共享物流資源等,提高玉米的綜合利用率,促進整個產業增值,實現多方共贏。嘉吉生化總經理肖非對記者說:“我們現在用玉米加工生產的糖漿是下游酶制劑、酵母和一些藥品的原料,東北制藥廠就是我們的重要客戶之一。現在我們要把結晶糖干燥、包裝后,通過集裝箱運到藥廠。藥廠將包裝拆開再回爐加工。如果在一個產業園內,糖漿通過管道直接運輸過去,就節省了中間干燥、包裝、物流等成本,這個利潤大家可以共享。”
不只玉米深加工企業瞄準了東北大糧倉,下游養殖行業也紛紛實施“北上”戰略,甚至已經出現“南豬北移”的現象。如雛鷹農牧集團于2013年將 集團在生豬養殖板塊的重心項目落戶東北,以養殖板塊為核心的全產業鏈在吉林省洮南市落地生根。項目包括農作物種植、糧食收儲、飼料加工、生豬養殖、屠宰加 工、熟食加工及銷售、污水處理及有機肥生產、無害化處理及冷鏈物流等。預計2019年建設全部完成,實現年出欄400萬頭生豬的目標。
此外,記者從公開資料了解到,2011年溫氏以遼寧省為據點,開啟布局東北生豬年出欄1000萬頭的步伐;2012年正邦集團200萬頭生豬養殖項目落戶吉林省扶余縣,并與黑龍江省簽署了600萬頭生豬產業項目投資的協議;牧原股份公告稱在黑龍江省龍江縣開工建設年出欄200萬頭的生豬項目,并與吉林省通榆縣簽訂年出欄300萬頭的生豬出欄項目;大北農集團計劃于2020年在東北三省養殖1000萬頭商品豬;寧波天邦于2016年與黑龍江森林工業總局簽訂千萬頭生豬養殖戰略合作項目協議。據初步估算,至2025年,這些上市公司的生豬年出欄量將達到3200萬,占東北三省生豬年出欄量的50%。
侯五群說,除了東北地區在環保、土地和玉米原料資源上的優勢外,冷涼的氣候特征,和南方高溫高濕環境相比,動物疫病發生幾率更低,更有利于動物防疫,適合發展養殖業。
期貨保值鎖利潤
產融結合促發展
對于這些在產業轉型發展大浪潮中積極開拓布局的企業來說,他們都無法離開一個工具——期貨。
特別在玉米臨儲制度取消后,玉米價格隨行就市,產業企業積極通過多樣化的套期保值策略,規避風險,鎖定利潤:貿易環節靈活運用期貨市場和現貨市場“兩條腿”走路,購入玉米現貨的同時在期貨市場賣出鎖定利潤,或是利用期貨市場建立“虛擬庫存”;深加工環節則綜合運用玉米和玉米淀粉品種鎖定加工利潤。
據任麗春介紹,吉林云天化在做玉米貿易時,一方面根據現貨經驗在期貨市場上尋找合適的買入點;另一方面會預先計算公司采購成本,在成本之上尋 找合適的期貨價格賣出套保。“如果覺得某個價格低得不合理,今年不會出現這樣的采購價格,就可以在期貨盤面上買入,相當于在期貨市場建立遠期庫存。還有一些情況是,比如收獲季節結束了,在市場上沒有收到足夠的糧食,或者手里的庫存不足的時候,也會在盤子上買一些做現貨補充,節省倉儲費用的同時,還保證了購入糧食的質量。”任麗春補充說,對公司來說,期貨已經成為服務現貨經營的平臺和工具。
此外,“大商所上市的玉米淀粉期貨品種,與玉米期貨形成了一個產業鏈,為玉米加工企業提供了有效的避險工具,是淀粉龍頭企業把更多先進生產要素帶到東北的定心丸。”嘉吉相關負責人說。
據了解,玉米淀粉期貨于2014年底上市,是全球首個玉米淀粉期貨品種。經過兩年多的培育,已經成為玉米深加工企業日常經營不可或缺的風險管理工具。嘉吉充分利用玉米期貨的價格發現和規避風險兩大基本功能,公司出口業務通常會簽長單,期限通常為12個月,價格談判的基準就是玉米期貨價格。“銷售合同簽訂之后我們會在大連盤面買入套保,淀粉期貨上我們可以進行賣出套保。”他說。
嘉吉在上海設置了淀粉和淀粉糖事業部,專門從事期貨交易。事業部負責人介紹說,今年4月末,市場預期玉米供給不足,而公司需要在6月末使用玉米原料,于是嘉吉在期貨市場以1615元/噸的價格購入玉米1709合約10000噸,鎖定原材料成本,折合松原地區價格1450元/噸,當時松原地區現 貨價格1400元/噸。當時臨儲玉米拍賣持續火熱,成交率和成交價均保持較高水平,6月末玉米1709合約價格每噸上漲85元至1700元,松原地區玉米現貨價格每噸上漲50元至1450元,嘉吉賣出玉米1709合約平倉,并在現貨市場采購玉米原料,相較于4月末就在現貨市場采購玉米,多盈利35元/噸, 還節省了玉米原材料的倉儲費用。該批玉米原料加工后將于8月末出售,嘉吉便同時以2000元/噸的價格賣出玉米淀粉1709合約,鎖定加工利潤。8月末, 玉米淀粉1709合約價格漲至2010元/噸,玉米淀粉現貨價格漲至2050元/噸,嘉吉在期貨盤面平倉,同時賣出玉米淀粉現貨,雖然在期貨盤面虧損了10元/噸,但在現貨市場也賣出了更高的價格。
雛鷹農牧關注期貨市場多年,今年初在吉林申請了玉米交割倉庫,對于風險管理,侯五群深有感觸地說,“玉米市場情況復雜多變,特別在2016年 以后,國家在東北玉米產區實行‘市場化收購’與‘價補分離’新機制,市場風險增大。在這種背景下,集團要規避價格風險,鎖定生產成本,拓寬采購和銷售渠 道,必須要參與期貨市場。”現在雛鷹集團特別期盼生豬期貨上市,這樣就可以更好防控控原料端和產品端的價格風險。
大手牽小手
推動產業整體發展
在玉米市場,一些利用期貨市場較為成熟的企業在自身成長后,主動投入到服務產業整體發展的行列中來,一方面積極成為期貨市場和現代風險管理理 念的“播種機”,通過推動基差交易等,帶動周邊企業、合作社一同利用期貨等衍生品工具規避價格風險,穩健經營;另一方面,利用多年期貨交易經驗,通過訂單 農業、輔導種植等方式幫助教育水平較低、接受能力較差的農戶選擇種植品種、鎖定種植利潤,打消農民種糧顧慮。
在基差交易業務中,龍頭企業統籌調配物流資源,合理規劃各地糧源。在現貨銷售中引入基差報價,積極推廣現代化風險管理方式,為上下游企業和合作社提供豐富的采購和銷售模式,并引導他們通過期貨市場合理規避價格風險,鎖定采購和銷售價格。
在訂單農業中,龍頭企業借助大商所玉米期貨價格工具,考慮期貨價格對集團庫點的升貼水,包括手續費用、資金利息、運費、倉庫收儲費用及質量升貼水,為農民提供保底收購價格,幫助農民鎖定銷售利潤。農民綜合考量過后,將糧食銷售給公司,公司通過期貨市場進行對鎖。
此外,以吉林云天化為代表的龍頭企業還會根據種植成本和期貨市場的合約價格進行價格倒推,明確種植方向,提前鎖定銷售價格。以此充分調動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引導其種植玉米并規避種植過程中可能產生的收益風險,保證收益,解決農民種植困惑。
龍頭企業在日常經營中,與上下游企業和農戶接觸較多,在產業內具有較強的影響力和感召力,他們以自身的經驗和體會現身說法,往往會取得更好的帶動效應。為更好地發揮龍頭企業的帶頭作用,大商所今年選擇期貨利用經驗足、示范帶動作用強的代表性企業,設立了11個產業培育基地,這些基地有的對產業鏈上下游業務合作伙伴推廣基差點價、拓展場外衍生品業務,有的依托交割庫開展期貨交割業務培訓與調研,還有的承擔了期貨從業人員期現貨業務培訓項目,既密切深化了與原有合作伙伴的業務聯系,又通過定價與風險管理拓展了與相關企業的新業務。如今,玉米產業正借助期貨市場,“大手牽著小手”,穩步前行在轉型發展的大道上。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為什么近期二銨價格近期幾乎沒有動?1. 復合肥原料甩貨的現象暫未結束出現在華北銷售市場。近日市場表明,山東、兩河5...
上上周五(9月15日)之際,因新一輪巡查工作組進駐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的“2+26”所有城市,環保壓力再次襲來,尿...
王俊凱的生日,在慶祝18歲成人禮之際,周杰倫,何炅,黃曉明,李冰冰,黃磊,景甜,楊冪,李榮浩,王大陸,董子健,張...
隨著美豆相關利空因素被市場陸續消化,南美大豆的播種逐漸成為市場焦點。目前,巴西大部分地區已經結束了大豆禁種期,...
據新華視點報道,韓國媒體于9月15日曝光了4段“世越號”內的車輛行車記錄儀的修復畫面,真實記錄了船體傾覆的全過程。...
巴加站在臺上,用手里的鐵锨敲出聲響。臺下,數百只藏狗四面蜂擁而來,爭先恐后地涌向場內的7條食槽。幾分鐘后,食槽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