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關注數量到要求質量,這樣的變化折射出中國社會的發展。如何提供優質的糧食,把好糧食從種植到收購,再到儲存的質量關,實現糧食全產業鏈的質量監管,是糧食安全問題中的更高環節。
?10月16日是第37個世界糧食日,本周也是第27個全國愛糧節糧宣傳周。中國以僅占世界9%的可耕地面積和6%的淡水資源,養育了世界22%的人口,這樣矚目的成就,讓世界聚焦中國?!昂K尽毖邪l取得了階段性成果,高產“巨人稻”試種成功,袁隆平團隊超級雜交稻畝產創世界新紀錄,稻香千里、碩果累累的景象是中國保障糧食安全,解決貧困饑餓問題不懈努力的縮影。
洪范八政,食為政首。作為一個有13億多人口的大國,糧食事關國運民生,糧食安全是維系社會穩定的“壓艙石”,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從災荒、戰亂、物質緊缺的時代走來,人們更能深切體會到,吃飯既是最大的民生問題,也是重要的發展問題。“糧食安全要靠自己”、“中國碗要裝中國糧”、“耕地紅線要嚴防死守”的重要理念,不僅體現出我國對糧食安全認識的戰略高度,也展現出中國自力更生、奮發圖強,走適合自身特點、具有中國特色的糧食安全道路的決心與自信。
回顧過去五年,我國圍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聚焦保供給、保收入、保生態,著力推進農業現代化,實現農業連年豐收,糧食產量連續4年穩定在1.2萬億斤以上,農民收入不斷增加,城鄉居民收入增幅差距持續縮小,農業農村工作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目前,我國水稻、小麥、玉米三大谷物自給率保持在98%以上,實現了糧食基本自給,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了自己手中。作為人口大國,確保自身的糧食安全,本身就是對世界糧食安全的最大貢獻。在世界糧食日這樣的特殊節點上,“中國糧”見證了一個大國的責任與擔當,有力地回答了“誰來養活中國”的世界疑問。
如今,吃得健康、吃得環保成為社會的新訴求。從關注數量到要求質量,這樣的變化折射出中國社會的發展。如何提供優質的糧食,把好糧食從種植到收購,再到儲存的質量關,實現糧食全產業鏈的質量監管,是糧食安全問題中的更高環節。進一步注重土壤環境保護,研發優質品種,出臺利農惠農政策,助推農業現代化,使糧食安全更上一個臺階,讓優質糧走進千家萬戶。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越是在形勢好的時候,越不能麻痹松懈。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面對更復雜的國際糧食格局,絲毫不能放松對糧食安全的重視。回答好中國城鎮化發展帶來的“誰來種地”、“怎么種地”的問題,實施好科技強農戰略,讓“藏糧于地、藏糧于技、藏糧于民”成為糧食安全有力的支撐,開創家庭農場、職業農民的新天地,都是糧食安全問題的重點和難點。
解決饑餓和貧困是全世界的責任,中國人不僅自己解決了吃飯問題,而且也在為減少世界饑餓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袁隆平院士有一個雜交稻覆蓋全球夢,“全世界有22.5億畝水稻,如果有一半種上雜交稻,增產的糧食可以多養活4.5億人?!边@種天下蒼生俱飽暖的樸素情懷,恰恰彰顯了中國以自身發展貢獻于世界,以中國擔當不斷推進世界進步的格局和胸懷。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10月17日,有消息稱曾在電影《鐘馗伏魔:雪妖魔靈》中飾演“青蛇”的演員任嬌跳樓自殺,或與抑郁癥有關。她曾經在某綜...
不用人工下地掰棒子,全程機械化收割直接出來玉米粒,這樣的高產玉米值得期待。10月13日,由河南農業大學陳彥惠教授選...
17日豬價:今日全國瘦肉型豬出欄均價6.97元/斤,較昨日下跌0.02元/斤,較去年同期7.72元/斤下跌0.75元。觀點:今日...
今日豬價并沒有得到好轉,只有小部分地區出現上漲態勢,預計中下旬豬價可能還會出現持續下跌走勢。由于天氣原因直接會...
學習借鑒國外先進技術和生產方法,發展中國養豬業,可以少走彎路,加快發展,但中國人口眾多,土地資源有限,在養豬的...
2017年10月17日全國生豬均價達到13.93元/公斤,與昨日持平,近三天豬價波動很小,總體處于穩定的狀態。今日部分地區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