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存的正式名字叫做“存儲器”,是半導體行業三大支柱之一。
02
2012年初爾必達破產之后,DRAM顆粒價格并沒有馬上漲起來,而是繼續盤整到了下半年,之后價格才開始飆升。到了2013年10月份,DRAM價格已經比爾必達破產時的價格整整高了一倍。三家寡頭在2013-14年過了兩年好日子,在15年又開始重新一波擴產,造成了短暫的供過于求,DRAM價格又開始了一輪下跌,一直跌倒2016年年中,但這次下跌,對三個寡頭來說,遠遠沒到傷筋動骨的地步。
2016年下半年,新投放的產能已經消化的差不多,而市場的需求還在快速增長。DRAM產能之前有三成供給手機,而隨著手機廠商在內存上打起了“軍備競賽”,接近60%的DRAM產能被手機吃掉,尤其到了手機備貨旺季的三季度,DRAM全面缺貨,價格不斷跳漲,PC用的內存條也就跟著水漲船高,搖身變成了“理財產品”。
最近,有這么一個段子:“2016年開網吧,買了DDR4 8g內存條400多根,一根180快塊錢。今年2017年,網吧賠了10多萬,昨天我把網吧電腦全賣了,二手內存條賣500一根,居然賺回了我開網吧的錢。”
段子不知真假,但內存條的漲價,已有瘋狂的態勢。目前一根DDR4 8G臺式機內存,已經 漲到了900元,而在2016年年中,同樣的產品才賣200元左右。有微博網友算了一下,目前一根入門級DDR4 16G內存 = 28英寸4K顯示器 = I5處理器主板套裝 = 512GB 960EVO固態 = 索泰超頻GTX1060顯卡。如果再這樣漲下去,恐怕連《絕地求生》都玩不起了。
除了DRAM之外,存儲器另外一個領域NAND Flash,也面臨類似的情況。NAND Flash市場的玩家,有三星、東芝/閃迪、美光、SK 海力士,四家總共占市場99%份額。相比DRAM市場,多了一個東芝/閃迪。NAND Flash主要用在兩個領域,一個是手機的閃存,另外一個是固態硬盤SSD,這兩個領域,都是飛速增長的領域,帶動NAND價格也一路飆升。
Nor Flash市場比較特別,雖然價格也在漲,但邏輯卻不太一樣。在功能機時代,手機對內存的要求不高,Nor Flash憑借著NOR+PSRAM的XiP架構,得到廣泛應用。但到了智能機時代,大量吃內存的APP涌現,NOR的容量小成本高的缺點就暴露無疑,逐漸被NAND給取代,市場不斷萎縮,三星、鎂光、Cypress等公司都逐步退出NOR市場。
但就在各大廠商關停Nor產線的同時,Nor卻迎來了第二春。最主要的是AMOLED屏幕需要帶一塊Nor Flash來做電學補償,AMOLED顯示屏的滲透率正在加速,尤其是蘋果采用了之后,所以Nor的需求就一下子被帶動起來。然而,鎂光等公司已經把一只腳邁出去了,也懶得再重新開產線,導致市場的Nor供應有限,一群小廠商因此受益,如臺灣的旺宏、華邦,以及大A股的明星兆易創新。
應該說,Nor市場太小,存儲器主要戰場還是在DRAM和NAND上,而這兩個領域的格局已經很穩固,三星、鎂光、海力士,外加一個四處賣身的東芝。三星要想再通過“反周期定律”消滅對手,已經很難了,既然無法消滅對手,自損八百的自殺式沖鋒就不會再重現。最大的可能是:存儲器價格隨著供給/需求的變化而進行短周期波動,但行業將長期維持暴利狀態。
問題在于,這么賺錢又好玩的局,怎么能少了我們中國人?
03
在爾必達2012年破產的那個早春,紫光的趙偉國正在福建莆田搞一個叫做萩蘆山莊的地產項目,存儲器領域的巨變,似乎與他無關。恐怕他自己都不會想到,5年后,他會喊出“10年內成為全球存儲器行業前五”的口號。
但情況在第二年就有了變化。2013年,紫光并購展訊,第一次將腳踏進了半導體領域,2014年,在沒有發改委“小路條”的情況下,又從浦東科投手中搶來了銳迪科。趙偉國將兩家企業塞進一個控股公司中,起名為“紫光展銳”,并順利拉來了Intel的15億美金的入股,投后估值75億美元。相比收購兩家公司花的27億美元,趙偉國賺了他發家后最大的一桶金。
紫光完成收購銳迪科的2014年,行業里的空氣突然變得熾熱和躁動,但極少人會意識到,2014年會被后人稱為中國半導體“元年”。在這之前,十幾位院士專家上書中央,要求國家傾力支持半導體發展,并獲得來自最高層的積極回復,到了9月份,規模達千億的國家級基金掛牌成立,在接下來的三年中,它將徹底改變中國乃至全球半導體行業的生態。
每年進口數百億美金、國產化近乎為零的存儲器行業,自然首先進入到了各路資本的視野中來。但即使跋扈如趙偉國者,也不敢直接對站在無數尸體上的三星海力士發起挑戰,而是采取迂回方式,對實力偏弱的鎂光發起了要約收購,報價230億美金,溢價19%。假如收購成功,按照鎂光昨天的收盤價,鎂光市值超過460億美元,這筆交易浮盈將超過一倍。
這并非是中國資本第一次試圖收購海外半導體公司。早在2012年,聯想系的弘毅投資曾經聯合TPG,競購破產后的爾必達。如果收購成功,對于缺乏核心技術和零部件的聯想來說意義重大,可惜功虧一簣。自此,弘毅再也沒有圍繞著聯想系的主業做產業鏈并購的嘗試,而經常躍入眼球的投資案例,是Pizza Express和西少爺肉夾饃。
紫光對鎂光的要約收購,毫無懸念地被美國政府擋了回來,趙偉國也并沒有賺到200億美金的浮盈。當然,鎂光還多此一舉,向外界保證“三年內不會在大陸建立晶圓廠”,這無疑激怒了掌握巨額資金的趙偉國們,既然走捷徑不成,那只能自己從頭做。于是,長江存儲、合肥長鑫、福建晉華三大存儲器項目破土動工,長江南北一片大干快上趕英超美的架勢。
三星的“反周期定律”在別的地方可能很難被復制,但在中國這里,只會被玩兒的更加純熟。例如,三星和LG通過反周期投資,成功的將日本面板產業打垮,中國有樣學樣,通過多年的輸血和補貼,終于拿錢砸出了一個京東方。
針對火熱的行情以及中國資本的進入,三星海力士鎂光已經啟動了新一輪的擴產,在這一輪暴漲中,這些公司也儲備了足夠多的糧草和彈藥,來歡迎新的玩家的進入。可以預見的是,中國存儲器項目達產之日,就是內存再次殺到現金成本甚至材料成本的日子,這個時間可能會是在2019年左右。屆時,現在抱怨內存條太貴沒法流暢吃雞的同學,不妨多買幾根屯著。
以前有人揭示過一個規律:很多產業,首先被美國人發明出來,美國人賺了一波錢后,產業基本上就在日本、韓國、中國、中國臺灣之間轉圈。這四個玩家如同在打一桌麻將,互相斗的吐血,但卻輪流胡牌,最后反而把麻將圈外全世界人的錢給賺走了。這條規律最適用的,恐怕就是電子行業。
回到本文的開頭,爾必達的末代社長坂本幸雄,在爾必達破產后做了兩件事情,一是寫了一本書,叫做《非情愿的戰敗》,書名反映內容。二是來到了中國,試圖利用中國的資金東山再起。坂本幸雄成立了一家叫Sino King Technology的DRAM設計開發公司,Sino=中國的,King=王,SKT在中國找的第一個合作方,就是斥資72億美元的合肥長鑫存儲器項目。但顯然,手握資本的地方政府,已經過了對外國專家言聽計從的年代,在本土人才崛起、海外人才流入的大背景下,70歲的坂本幸雄,代表日本最后一代半導體人才,恐怕未必會是他們的首選。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華為與思科一直是競爭對手,此前在核心路由器方面,這個市場滿打滿算也就只有思科、諾基亞和華為這幾個玩家能夠掌握核...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持續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在精神需求方面也有了更高的追求。自古以來,園林文化就是...
近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平均增長率約為15%,2016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達132億美元。10月19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9...
“機器換人”、“人機大戰”是現在人們談起智能制造技術與人的關系時很容易想到的詞,不過新興科技對人的影響似乎并不...
安泰信ATTEN創于1994年,參與電焊臺行業標準制定,從事電子儀器/工具制造研發生產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深圳市安泰信科技...
AR在過去幾年里不論是概念出爐還是產品落地,其表現在業界都不足以發聲,然而今年以來蘋果與谷歌在間隔不到3個月的時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