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22年易燃氣體檢測儀市場投資機會及企業IPO上市環境綜合評估報告
2015年,滬深股市跌宕起伏,大起大落,IPO暫停數月都對企業首次上市融資活動產生影響。經過年中的調整,市場已回穩,IPO亦于年尾重啟,但是到了2016年6月底,整個股市再度陷入動蕩,2016年初經2...
12月1日,北方某地區LNG(液化天然氣)掛牌價創出9400元/噸的歷史新高,各地LNG均價也紛紛突破7000元/噸。
燃氣價格突然走高,背后有何因由?
一、燃氣價格十年新高
今年以來,受經濟增長、“煤改氣”政策影響,天然氣消費一改2015、2016年的頹勢,增長重回兩位數。
進入供暖季,天然氣消費進入旺季,供需矛盾更為突出。10月份以來,各地就陸續出現限氣狀況,由于限氣已經蔓延到居民用氣,城市燃氣公司不得不采購LNG來完成保供應任務,這使得LNG成為剛性需求。LNG價格一路向上,環比9月價格漲幅已經翻倍。
12月1日,北方某地區LNG(液化天然氣)掛牌價創出9400元/噸的歷史新高,各地LNG均價也紛紛突破7000元/噸。
國家發改委緊急出手,要求各地發改委12月4日召開LNG價格法規政策提醒告誡會,要求相關企業加強價格自律。
二、背后邏輯分析
(一)天然氣大漲原因
天然氣供不應求的大背景下,LNG正變成剛需:
1、在供應方面,前期LNG工廠降價出售使得天然氣液位下降,廠家出貨量減少,再加限氣的原因,一定程度上使得天然氣價格上漲。
2、在需求方面,隨著天然氣需求量的不斷增加,局部地區供應緊缺,清潔能源的利用逐步落實到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煤改氣”的不斷推進,對LNG的價格有一定的支撐作用。北方的供暖季全面開始,國內對于天然氣的需求力度明顯提升,再加西北地區限氣,國內LNG供不應求,也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天然氣價格的上漲。
通過分析之后,我們就知道,就算發改委真的進行價格管制,也很難達到效果。這一輪LNG價格上漲的背后邏輯是供需失衡,不解決供需的問題,僅進行價格管制,很可能造成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情況。“比如管了出廠價,LNG工廠可以賣給關聯貿易公司,再加價出售?!?/p>
(二)天然氣持續性判斷
要判斷這一輪天然氣熱點的持續性,核心就是要判斷天然氣價格是否會持續上漲?天然氣的背后供需邏輯是否會發生短期逆轉?
由于限氣以及近期供暖開始,天然氣價格大幅上漲。短期來看,天然氣供不應求,市場高價無回落意向,價格或將繼續走高。
天然氣正在成為四季度最強周期品種??紤]到天然氣板塊還處在低位,一旦隨風而起,板塊直博率非常高,是有必要做好研究儲備的板塊。
三、中國燃氣供需結構分析
(一)行業分析
在做天然氣之前,我們先對未來5年天然氣的行業增速大致有一個了解。這個可以由行業規范目標文件推導分解而來。《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2020年中國能源消費總量要控制在50億噸標準煤以內,其中,天然氣比重力爭達到能源結構的10%。
如果完成這個目標,比較保守的測算,中國天然氣消費規模在2020年將達到3600億立方米,2016年中國天然氣消費量2058億立方米,相當于2016-2020年增加1542億立方米,年均需求增長386億立方米,年復合增長率15%以上。
也就是說,天然氣這個能源細分領域,未來5年復合增速在15%左右。這是一個未來穩定發展的行業。但是17年作為環保限產的大年,是天然氣的一個大級別拐點,是天然氣需求爆發的前奏。
(二)供需分析
任何資源類漲價題材,核心分析邏輯在供需端。天然氣也不例外。我們基于供需端去進行逐條分解,自然就能找到天然氣產業漲價鏈條之中,最核心的那個品種。
根據安信證券的相關研報,目前天然氣領域供需存在以下幾個核心特點:
1.常規天然產量彈性不足
按照國家天然氣“十三五”規劃,預計年均產量增速3.8%~12.2%。但是由于我國常規天然氣產量對油田開采依賴較大,2016年和2017年前三季度中國石油天然氣開采工業增加值平均分別為-0.98%和-2.58%,預計未來2-3年常規天然氣產量增速很難超過5%。
2.國內產量增長主要依靠非常規天然氣,頁巖氣是第一個核心解!
國家能源局發布的《頁巖氣發展規劃(2016~2020年)》,明確2020年發展目標:2020年力爭實現頁巖氣產量300億立方米。而2016年頁巖氣產量79億立方米,差不多就是5年4倍。頁巖氣手段,應該就是天然氣供給端的核心解之一。
3.國內產量解決一部分供給問題,進口解決另外一大部分供給問題!
未來三年國產天然氣和進口管道氣新增產量約855億立方米,要完成2020年比2016年增產1542億立方米的目標,液化氣進口量需增長687億立方米。相比于2016年LNG進口量343億立方米,還有2倍的增長空間,加快LNG進口是解決天然氣供需矛盾的最佳選擇。
4.需求端同時受益于居民用氣和工業用氣的爆發,有持續性。
從消費結構來看,中國的天然氣消費中,城市燃氣、工業燃料、發電、化工和交通用氣分別占比約30%、24%、17%、14%、11%和7%。北方進入供暖季之后的城市燃氣只占了30%的比重。
工業燃料端的需求爆發,也是支持天然氣需求端的一個重要原因。天然氣節能減排效果顯著,燃燒效率高,由于環保驅動是天然氣行業持續增長最主要推動力。
5.管道設置應該是第2層邏輯下的核心解
光有氣還不夠,要有管道。2017年1-8月,管道氣進口量283.5億立方米,同比增長9.8%,低于同期消費增速的15%。由于分輸管線建設緩慢,目前主要是供應到大城市,管道增速目前是落后于消費增速的,這里就存在比較大的提升空間。
四、核心受益股及邏輯
根據我第三部分的分析,大家已經知道了本次天然氣爆發的供需端的核心關鍵詞是:煤層氣、LNG進口、管道。具體核心股也從這三個方向進行選出:
第一方向:煤層氣,受益股就是藍焰控股。這是煤層氣的龍頭股,公司三季報顯示17年前三季度歸母凈利3.17億元,同比增長79.63%。在政策大力支持山西煤層氣資源整合背景下,公司發展集中在提升管輸能力、降低排空率并提升地面抽采率,通過晉城區低產井改造提產,每年預計新增銷量2.8億立方米。
第二方向:就是LNG進口,國內廣匯能源有60W噸的接受能力,其他集中在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手里。補充下,新奧股份的大股東新奧集團舟山LNG項目有300萬噸接收能力。第二方向里,我重點提下,中國石化,這是國內天然氣生產、LNG投放、煤層氣開發的總龍頭,是大資金邏輯下的標的。
第三方向:管道和終端。具體個股參考上面的截圖。鑒于漲價開始,第一層邏輯會優先炒作擁有核心資源的公司,管道和終端可以做為第一層炒作之后的第2層標的進行布局。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進口天然氣迎來了大幅增長的時機,但解決“氣荒”問題的關鍵依然在于國產天然氣產量能否走出困境。“國內的天然氣‘氣...
燃氣資源高度集中和煤層氣礦權制度改革,正助力山西從煤炭大省轉向燃氣大省。截至11月26日,國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60...
新能源汽車的迅猛發展、環保需求的不斷提升,倒逼傳統油氣公司加快向清潔能源轉型?!?035年,道達爾將可再生能源在能...
在氣體能源家族中,除了常規的天然氣、以及非常規的頁巖氣、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等,還有一種清潔能源——“煤層氣...
中國天然氣價格改市場化?情況如何?雖然普通消費者對天然氣價格的變動還不敏感,但非居民用天然氣的市場化價格正加速...
今年環保舉措再增強!受國家環保政策,以及油氣價差的合理存在等因素的影響。今年我國天然氣重卡銷量一直呈現井噴式增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