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3年版智能家居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為中研普華公司獨家首創針對行業投資可行性研究咨詢服務的專項研究報告。報告分為:行業通用版、專業定制版。行業通用版是中研普華根據行業一般水1...
用手機APP控制一盞燈,就是智能家居了嗎?在智能家居高速發展的時期,用戶對產品功能的認知越來越成熟,市場上多數單品不僅達不到智能化,使用效果也差強人意,這導致了部分用戶對“智能家居”的熱情逐漸降溫,它仿佛變成了一種可有可無的存在。那么智能家居到底是不是“
用手機APP控制一盞燈,就是智能家居了嗎?在智能家居高速發展的時期,用戶對產品功能的認知越來越成熟,市場上多數單品不僅達不到智能化,使用效果也差強人意,這導致了部分用戶對“智能家居”的熱情逐漸降溫,它仿佛變成了一種可有可無的存在。那么智能家居到底是不是“偽需求”呢?
智能家居“不智能”或是根源
隨著技術的發展,智能家居產品大多經歷了從設想到落地的過程。但是很多時候,“智能”與“家居”是“硬連”在一起的,比如把其他家電的開關移植在遙控器里,依靠手機app控制單個智能產品等等,智能化不足,難以達到“理解貼心”的程度。
更有甚者,有的傳統商家將“智能家居”作為一種商業噱頭,銷售時配上一塊面板、搭上一個遙控或者附加一款APP,就輕而易舉的為其打上智能的標簽,價格也是蹭蹭上漲。這樣盲目描繪智慧生活,為了智能而智能,在我看來僅僅是一場商家的狂歡。
但是當智能家居“不智能”、“萬物互聯”出現瓶頸時,智能家居就變成“偽需求”了嗎?當然不是。
就手機行業來說,短短十年時間就完成了從功能機到智能機的轉變,曾經流行的Nokia、BlackBerry黯然退場,成了蘋果、華為的天下。這說明當家里的功能性家居使用起來跟iPhoneSiri一樣方便,當智能家居的易用性、交互性、普及率達到一定水準時,智能家居的使用會從用戶的興趣轉變為習慣,成為一種“剛需”。
解決“互通互連”問題或是關鍵
目前,不同品牌商及其終端產品大部分都互不兼容,很難建立一個統一的智能家庭自動化控制網絡中心,用戶常常必須通過他們智能手機上的不同應用程序來控制不同的設備,“用戶體驗”大打折扣,這也是用戶認為智能家居“不智能”的原因。
雖然面臨著巨大挑戰,蘋果、谷歌等行業巨頭也在積極的解決問題。他們轉戰智能家居市場研發的第三方物聯網平臺HomeKit及Brillo已經成為國際典型的智能家居生態案例,平臺不僅不可以接入眾多的第三方廠商產品,且操作簡單方便。
智能家居市場規模發展呈上升趨勢
新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達403.40億元,同比增長41%,并預測2020年中國智能家居的整體產值將突破萬億元,行業巨頭扎堆布局生態,智能家居前景依舊一片光明。但在實際落地過程中仍然離不開企業的技術創新,以及品牌商對用戶需求、喜好、習慣等大數據的解讀,當技術與用戶需求標準成形時,智慧生活必定能走進千家萬戶。
然而,當媒體也在追捧AI,追捧智能時,我們是不是該考慮下哪些是“真需求”、哪些是“偽需求”?“獨樹一幟”有可能是行業標桿,也有可能是一意孤行。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隨著人工智能、萬物互聯的快速發展,家居企業紛紛圍繞聯網化、語音化、智能化打造智慧生活場景,智能家居產業興起,并...
從產品到系統的智能家居從2014年谷歌以32億美元收購Nest開始,智能家居便被眾多企業和平臺看好。根據數據統計互聯網公...
智能家居產業復雜,復雜在產品涵蓋范圍廣,廠家來源多,利益訴求點差別大等方面。從產品來講,智能家居涉及的場景五花...
知名市場研究公司 GfK 最新全球智能家居產品調研報告表明,到 2020 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場將從 400 億美元增長至...
2017年即將過去,這一年人工智能、智能音響、智能+地產等熱詞頻出,這新一波新的技術發展,全部都在改變消費者的日常...
今年2月發布的《中國智能家居設備行業前瞻與投資策略規劃報告》預計,未來幾年我國智能家居將迎來爆發期,年增長率將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