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3年中國動力電池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動力電池行業研究報告就是為了解行情、分析環境提供依據,是企業了解市場和把握發展方向的重要手段,是輔助企業決策...
隨著首批動力電池逐步進入退役期,從2018年開始,我國將迎來動力電池退役“小高峰”。
我國將迎動力電池退役“小高峰”,百億級二次利用市場仍待開發。
隨著首批動力電池逐步進入退役期,從2018年開始,我國將迎來動力電池退役“小高峰”。記者調研獲悉,我國動力電池回收產業總體仍處于發展初期,電池回收體系不健全,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的技術還不完善,百億級的動力電池二次利用市場仍待開發。
一些業內人士建議,應加緊布局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市場,引導健全完善相關技術,以應對處理未來越來越多的退役電池,減少環境污染,真正變廢為寶。
首批動力電池開始退役
一般動力電池會在5-6年后退役,商用車動力電池甚至2-3年就會退役。從2018年開始,我國將會有大量的動力電池進入報廢期。根據推算,到2020年電池報廢將迎來真正的高峰,累計報廢量將達到12萬-17萬噸。
來自安徽省合肥市科技局的數據顯示,新能源乘用車方面,截至目前,由于電池更換成本較高、電池容量未產生較大衰減、新能源汽車定位代步等原因,未大量產生廢舊動力電池,最早推廣的新能源汽車實際使用近7年,預計2018年至2020年將有約400輛淘汰更換,隨著近年來推廣量的增加,2020年以后將達到爆發期。新能源客車方面,2009年推廣的30輛純電動公交車電池于2017年底淘汰更換,預計2018年開始每年將有200輛左右純電動公交車電池淘汰。
業內人士認為,盡管目前動力電池大部分為鋰電池,但隨意丟棄同樣會對環境產生污染。動力電池里的有機物屬于有毒物質,具有強致癌性,隨意丟棄可能產生嚴重后果。
“新能源汽車電池退役后本身是有價值的,不會陷入無回收階段。”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介紹,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方式主要是梯級利用和資源再生利用。梯級利用是將容量下降到80%以下的車用動力電池進行改造,利用于電網調峰調頻、削峰填谷、風光儲能等儲能領域。資源再生利用是對已經報廢的動力電池進行破碎、拆解和冶煉等,實現鎳鈷鋰等資源的回收利用。
動力電池的回收利用將形成一個巨大的新興市場。據五礦研究院測算,我國動力電池回收利用規模將在2020年達到107億元左右,其中梯級利用市場規模約64億元,再生利用市場規模43億元;到2025年市場規模合計將達到379億元,其中梯級利用的市場規模約282億元,再生利用市場規模約97億元。
通用汽車中國科學研究院院長杜江凌介紹,我國一家寬帶無線公司的基站原來使用的是鉛酸電池,目前已經開始嘗試用退役下來的動力電池作為基站蓄電池。
贛鋒鋰業是一家同時具備礦石提鋰和鹽湖提鋰技術的企業,企業副總裁劉明介紹,他們新成立了一家循環科技公司,專攻鋰電池再生利用,因為相比其他手段,從電池里面回收鋰及鎳鈷錳等稀有元素,技術相對簡單,成本更低。
業界分析,根據進入市場的時間判斷,未來五年內磷酸鐵鋰電池將是回收利用的主要對象,2023年后退役的三元動力電池將占主流。因此,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首先要面臨磷酸鐵鋰電池的回收利用問題。磷酸鐵鋰的再生利用價值很低,目前可免費回收甚至收費回收,但是可很好地進行梯級利用。
“這個市場遠遠大于汽車。”威馬汽車的創始人沈暉說,梯級利用的企業很多在做,包括特斯拉。“特斯拉的股價之所以漲得這么快,因為它不僅是汽車公司,也在向能源公司轉型。未來,如果每個家庭都用廢舊動力電池儲能,這就算用到了極致。”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從2018年起,國內首批進入市場的汽車動力電池將迎來“報廢潮”。作為廢舊電池回收后的主要處理方式之一,電池梯次利用...
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 動力電池回收、充電設施配套成熱點2018全國兩會正在隆重召開,由于是換屆之年,今年的代表、委員...
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在全國“兩會”上有何提議?在大力推進汽車“四化”建設的背景下,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提出了兩項緊...
近日,中利集團公告稱,公司已與深圳市比克電池有限公司及股權持有方西藏浩澤商貿有限公司簽署了《股權收購意向協議書...
2月26日,工信部官網發布《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該《辦法》由工信2...
機構預計,廢舊動力電池回收市場將在2018年開始爆發,當年規模可達50億元。接近工信部的相關人士向?記者透露,工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