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3年中國新型折疊紗窗行業競爭格局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
在一個供大于求的需求經濟時代,企業成功的關鍵就在于,是否能夠在需求尚未形成之時就牢牢地鎖定并捕捉到它。那些成功的公司往往都會傾盡畢生的精力及資源搜尋產業的當前需求、潛在需求以及新的...
新時代的中國建陶衛浴業,正面臨著一系列巨大的變化。從產業、產品、產區到品牌、品類、品質,任何一個維度都在悄然之間發生著裂變,并最終深刻影響著行業未來的走向及無數陶瓷衛浴人的命運。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在近40年的發展歷程中,中國建陶衛浴業從引進意大利首條全自動墻地磚生產線開始,拉開了中國建陶大發展的序幕。40年的崢嶸歲月,行業發展天翻地覆,但是,回望過去,行業也曾走過一段段“彎路”。
新時代的中國建陶衛浴業,正面臨著一系列巨大的變化。從產業、產品、產區到品牌、品類、品質,任何一個維度都在悄然之間發生著裂變,并最終深刻影響著行業未來的走向及無數陶瓷人的命運。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在近40年的發展歷程中,中國建陶業從引進意大利首條全自動墻地磚生產線開始,拉開了中國建陶大發展的序幕。40年的崢嶸歲月,行業發展天翻地覆,但是,回望過去,行業也曾走過一段段“彎路”。
中國建陶衛浴行業長久以來,都是勞動密集型產業。
然而,時至今日,自動化、智能化早已成為中國建陶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不僅僅是儲坯裝置、窯控、施釉、撿磚、分級、打包、入倉等環節,凡是能用機器替代的,都在大刀闊斧地改進當中。過去車間內操作工密密麻麻,現在一條線卻只有幾十人。從舍棄自動化設備由人替機器到機器替人,中國建陶業走過了一段不小的“彎路。”
如今,智能化、自動化已經成為中國建陶業發展的重要方向。
很長一段時間,行業內充斥著窯爐越長越好的偏見,從原來的100多米,到后來的200米、300米、400米、500米,似乎沒有最長,只有更長。伴隨著窯爐的加長、加寬,單線產能也是直線攀升。過去單窯日產數千平米,現在竟然高達數萬平米。
然而,隨著消費市場的升級和品牌意識的覺醒,生產企業發現,窯爐并非越長越好,而是要根據產品結構,綜合考慮其品控、效率、成本、能耗等因素。因此,近年來一些品牌企業改造和新建的窯爐,雖然比老線長了很多,但卻不再盲目追求產能的最大化,而是追求窯爐長度與產品結構最合理的匹配性。
盡管窯爐越長越好的偏見已經淡化,但當前仍有不少中國建陶企業在追求大產能。
在陶瓷原料的加工制造上,意、西生產企業大多選用集中制粉,實現了原料制備的標準化。但國內企業卻基本上是自己制粉。不管到哪家陶瓷廠,原料堆場、球磨車間和噴霧干燥塔生產現場,其生產環境和污染都相對嚴重。這也是多年來陶瓷廠留給公眾高污染、高能耗印象的直接原因之一。
近年來,由上游企業集中制粉、實現原料標準化的呼聲越來越高,2017年6月,全國首個陶瓷原料集中制粉項目在德慶落地,中國建陶業在高速發展數十年后,在原料制備上開始再一次向意、西模式靠近。
2017年6月,全國首個陶瓷原料集中制粉項目在德慶落地,但中國建陶業集中制粉仍任重道遠。
建陶行業無疑是一個高耗能行業,以年產100億平米計,年消耗標準煤1.2億噸左右。曾經,國內企業看著意、西企業燒天然氣只有羨慕的份,國內企業從重油、柴油到煤制氣。
到今天為止,全國大部分產區開始強制接入天然氣,建陶產業的能耗結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曾經,無數專家、學者呼吁中國企業不要重蹈發達國家“先發展,后治理”的覆轍,應該“邊發展,邊治理”,然而,終究沒能逃脫這個宿命,還是走了一遍“先發展,后治理”的老路。近年來,綠色發展、環保整治已不是說說而已,而是關乎到企業的生死存亡,許多地方政府和企業為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能耗所帶來的問題也是中國建陶行業所走的彎路之一。
從產品結構上看,拋光磚曾經是最具中國特色的一款產品,也是擁有最多自主知識產權的一款產品,高峰時,拋光磚占比超過40%以上,中國成為名符其實的拋光磚王國,并由此影響著全球建陶產業的格局。
然而,意、西等企業卻多年來不為其所動,雖然他們也有部分無釉磚,但大部分企業仍然堅持在釉面磚領域精耕細作。時移勢易,在創造無數的輝煌之后,拋光磚日漸從頂峰沒落。如今,釉面磚卷土重來并大行其道,作為曾經的市場寵兒,拋光磚早已淪落為低端產品。
近年來,中國建陶業產品創新加速。
對產品規格的突破,對陶瓷人來說,永遠都樂此不疲。早些年,意、西企業以小規格產品為主,中國企業卻不斷地擴大規格,800、1000、1200(mm)。世紀之初,東鵬、新中源曾相繼推出“中國磚王”、“世界磚王”,規格達1000×2000mm,成為當時最大規格的拋光磚。
由于技術不成熟,企業在推出概念性產品后便再無下文。直到2017年,蒙娜麗莎建成國內首條900×1800×5.5mm陶瓷薄板生產線,才將中國瓷磚(板)的規格、厚度推向一個全新的高度。近年來,意大利企業大力推廣大規格陶瓷薄板、大板,規格不斷突破,國內企業也紛紛涉足這一領域,瓷磚(板)的規格再次由小變大。
盤點這樣的“彎路”還有很多。有些是曾經走過的,有些至今仍然還走在彎道上。需要強調的是,對于這些“彎路”,無所謂對錯,是特定市場環境下的必然選擇。回望中國建陶業的發展之路,我們不可能脫離中國是一個超級大國的現實,正是由于此,才出現了大生產、大消費、大出口、低成本的發展模式。
新的時代,新的需求,建陶業的發展之路仍將在此基礎上不斷地裂變、迭代與升級。希望通過這樣的盤點,讓我們對歷史看得更深,對未來看得更遠。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近日,大眾將矛頭直指“低價緬甸花梨家具”。很多媒體與企業紛紛出來抨擊這種現象,認為這是在破壞市場,是在擾亂紅木...
陶瓷、天然石材的跨界也正在上演,一些仿木紋、仿金屬等“模仿”,或者是融入服裝的流行元素,都可以看成是跨界設計的...
經濟新常態下,衛浴行業的“火藥味”比以往更為濃烈,除了國內各品牌為開疆辟土爭的“頭破血流”之外,國外品牌也虎視...
在2017年8月發起的《中國家具企業涂料應用現狀調查》中,數據顯示,63%的家具企業認為激烈市場競爭是企業經營面臨最2...
當年小米橫空出世,迅速在智能手機市場占得一席之地,讓一些傳統品牌措手不及。如今小米業務不斷拓展,大張旗鼓布局家...
這樣的對話場景,不是發生在人與人之間,而是發生在人與智能音響,加濕器甚至臺燈之間,科幻感十足。上述場景出現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