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3年中國通訊廣播電視設備市場深度全景調研及“十三五”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通訊廣播電視設備行業研究報告就是為了解行情、分析環境提供依據,是企業了解市場和把握發展方向的重要手段,是輔助...
在流量資費下調的大背景下,“偷跑流量”卻成為網絡熱詞。“原本1個G夠用一個月,如今卻挺不過15天。”許多用戶開始對手機流量的“非正常消耗”提出質疑。
運營商“偷”流量說法并不成立。
手機流量“越跑越快”
隨著5G網絡時代臨近,現有網絡的提速降費成為各方關切。在多方敦促下,各家運營商開始在現有套餐基礎上推出流量疊加包、閑時流量包等策略來“迎合”相關降費指標。但在各項優惠措施推行之后,卻有不少用戶反映手機流量“越跑越快”,實際資費支出不降反升。
在網上的“吐槽貼”中,一位名為“麥卡倫”的網友表示,他的手機有時候一秒鐘就用掉了二三百兆流量。向運營商投訴后,客服人員返還了部分流量,但稱責任應歸咎于用戶的手機。
記者聯系到另一位杭州網友“益田”,他說自己平時的流量基本在一個月2GB上下,前兩個月特意換了個3GB的套餐,沒想到當月才20日流量就用完了。于是又臨時加了兩個1GB流量包,幾天后又接到短信,說流量用完了。
所謂手機流量,簡言之即手機與服務器之間交換的數據大小。在質疑運營商“偷跑流量”一方看來,作為移動數據業務價值鏈的主導方,運營商通過技術手段偷跑用戶流量,在技術上可以說“不費吹灰之力”,在利益驅動下不難推測出“偷流量”的結論。
流量究竟是如何計算的?據通信專家介紹,用戶使用的流量分為上行數據和下載數據,當用戶需要訪問某網站時,先要發送請求信號,從而產生一定的上行數據流,該網站將相關的信息發送給用戶,從而產生下載數據,兩部分相加則是用戶所消耗的總流量。
目前,在流量使用提醒方面,運營商一方面采取流量費500元或1000元封頂的措施,降低用戶因流量使用異常的損失。同時會有短信即時提醒,告知用戶流量消耗情況。
運營商“偷”流量說法并不成立
在獨立電信行業分析師付亮看來,運營商修改用戶流量數據或許得不償失,假設運營商要“黑”用戶的流量,其改造系統所需投入的成本,比偷流量帶來的收入要更多。
不少用戶表示,運營商無法提供手機流量的精準詳單,如同電話詳單一樣,能夠清楚看到每KB流量的具體去處。
據某運營商技術人員表示,運營商流量的統計是通過IP和URL來統計,而不是計算哪個應用程序進行了上網操作。如果向用戶展示這些訪問的IP和URL,其數據量極其龐大,對于查看是哪個應用或操作導致流量異常的意義不大。
一些用戶提出,手機上安裝的安全軟件統計的流量與運營商的統計為何有差異?專家表示,手機安全軟件是根據檢測手機網卡產生的數據流來統計用戶消耗的流量,而運營商是根據基站等運營商自己的系統進行統計。兩者之間存在一定的誤差屬于正常,如果差異過大,則有可能是某一方出了問題。
為此,記者聯系了浙江省質監局和浙江省計量科學研究院,雙方在研究院通信參數實驗室進行了通信流量檢測試驗,以驗證運營商對流量測算的準確性。結果顯示,在三臺多制式無線通信上網流量監測器中隨機插入三大運營商SIM卡,下載同一文件,重復測試數為10次,流量檢測數據偏差值均為0.1%至0.15%。
浙江省計量科學研究院高級工程師孫杰表示,監測器沒有安裝任何其他軟件,是一個100%“純凈”的系統。從檢測結果對比來看,與運營商提供的流量統計幾乎沒有區別,因此運營商調整計算方式“偷流量”的說法并不成立。
杭州某運營商市場部負責人黃女士介紹說,運營商對于流量計費有嚴格規范,每個運營商都有獨立的后臺計費系統,將用戶的流量使用行為生成“詳單”,并根據用戶套餐內容進行計費,整個過程接受工信部的監督監管。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富士康,也就是A股的工業富聯,昨天發布網下發行初步配售結果和網上中簽結果公告,20家戰略投資者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目B...
北京時間2018年5月28日,WULIAN(南京物聯傳感技術有限公司)主辦的CHINA IoT論壇 WULIAN新品發布會暨全球合作大會W...
最近,位于烏茲別克斯坦西部、咸海岸邊的卡拉卡爾帕克斯坦共和國,一種新的紀念品——壓縮空氣,在當地的旅游市場上悄...
從滬深交易所推進中國存托憑證(CDR)向符合條件的企業敞開第二上市地的大門,到新三板推出“三板+H”為掛牌企業提供...
為保障用戶隱私安全,優化微信外部鏈接體驗,微信團隊近日對《微信外部鏈接內容管理規范》相關規則進行了進一步升級,...
近期接連曝出的違約事件給債券融資帶來一絲涼意。不過,統計數據顯示,上市公司發債熱情不減。業內人士稱,在以定增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