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3年中國商貿物流市場深度全景調研及“十三五”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商貿物流行業研究報告就是為了解行情、分析環境提供依據,是企業了解市場和把握發展方向的重要手段,是輔助企業決策...
7月6日,美國正式對340億美元中國產品加征25%關稅,中國對美關稅反制措施也正式實施。
今年以來,美國政府打著“美國優先”的旗號,擺出不惜向全世界叫板的架勢,導致國際貿易一直陰霾籠罩。無論是盟友、鄰居還是伙伴,都成了美國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刀鋒所指的對象。過去一個月,美國政府更是頻頻出招,中國、歐盟、加拿大等世界主要經濟體幾乎無一幸免。在美國歷史上,熱戰、冷戰、貿易戰都沒少打,但同時與這么多國家對著干,還是頭一遭。一時間,世界輿論一片嘩然,國際社會群情激奮。
歷史一再證明,貿易戰損人害己,將導致混亂無序,威脅世界經貿體系和全球經濟增長,各方都將付出巨大代價。20世紀30年代,美國發起的貿易戰導致國際貿易萎縮66%,并被認為加重了世界經濟大蕭條的程度。教訓不可謂不深刻。但美國似乎選擇了遺忘,固執地再次吹響保護主義號角,打響了貿易戰第一槍,給世界經濟造成三重危害。
第一害是打亂全球產業鏈、價值鏈。21世紀,全球性的產業鏈分工體系和價值鏈已經構建,世界各國利益深入交融,形成事實上“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利益共同體。貿易戰一旦開打,全球范圍的商品成本、價格、流動都會發生不可預測的變化,所有國家都會受到波及,跨國公司更是首當其沖。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估計,僅中美貿易戰就將造成全球產業鏈4000多億美元的損失。
第二害是破壞全球經貿秩序。當代經濟學界對世界貿易體制為戰后世界經濟作出的貢獻具有共識:世界貿易推動了世界經濟大幅增長,貧困人口歷史上首次絕對性減少。美國曾是國際貿易規則的“設計者”,如今卻淪為赤裸裸的“破壞者”,不僅違反作為市場經濟基礎的契約精神,而且正在顛覆全球開放性的貿易秩序。據報道,美國政府正在起草法案,要求國會授權總統不經過世界貿易組織即可提高進口貨物關稅。美國背離世貿組織基本規則的“司馬昭之心”已昭然若揭。世貿組織總干事阿澤維多表示,如多邊貿易體制遭到破壞,全球經濟增長率將下降2.4個百分點,60%的全球貿易會消失。
第三害是損害世界經濟復蘇動力。當前,世界經濟復蘇依然脆弱,越來越多的經濟學家擔心,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正對世界經濟造成嚴重破壞。標準普爾公司預測,如美國威脅加征的關稅全部實施,全球經濟增速或下滑1個百分點。國際清算銀行警告,保護主義抬頭已成為全球經濟的關鍵薄弱環節,可能誘發世界經濟放緩甚至衰退。牛津研究所報告強調,貿易戰產生的風險已嚴重影響商業信心和投資,攪亂全球金融市場。
美國搞單邊貿易保護措施,正迫使世界經濟這艘輪船駛向風高浪急的險灘。經濟全球化時代,各國經濟利益相互滲透,高度捆綁。一旦世界經濟巨輪觸礁擱淺,美國產業界、消費者自身的利益也必將遭受重大損失。美國評級機構穆迪公司估測,貿易戰正使美國25萬個就業崗位面臨流失風險,并導致美國家庭平均增加210美元開支。
所幸當今世界,美國已無法為了一己私利為所欲為。面對美國貿易霸凌行徑,越來越多國家選擇堅決回擊。中國、歐盟、加拿大、墨西哥、印度、土耳其等經濟體已先后發起反制。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美國儼然成為千夫所指的孤家寡人。但美國不會輕易善罷甘休,保護主義的大棒接下來很可能揮向更多國家、更多領域。貿易戰的子彈還將繼續飛行,未來的較量將更為激烈。
“單者易折,眾則難摧”。國際社會當前應對美國貿易保護主義的實踐證明,面對美方一意孤行、毫無誠信、蠻不講理的做法,各國現在已是唇亡齒寒、榮辱與共。為維護自身利益和尊嚴,捍衛“掌握自己命運”的“天賦國權”,各國必須拋棄幻想,團結一致,結成維護自由貿易的統一戰線,堅決反對自私自利、短視封閉的狹隘政策,絕不對保護主義讓步,絕不向單邊主義低頭。同時,各國應在經濟全球化的旗幟下,加速推進多雙邊和區域自由貿易協定談判,完善全球經濟貿易治理,支持多邊貿易體制,共同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
美加征關稅對我國影響可控
7月6日,美國正式對340億美元中國產品加征25%關稅,中國對美關稅反制措施也正式實施。中美雙方互征關稅措施生效后,對兩國帶來的影響有多大?在國家發改委7月6日下午舉辦的座談會上,相關專家開展了交流研討。
“本輪加征關稅對我國經濟影響有限,無論是對經濟增速還是對就業的影響,都在可控范圍內。”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部長趙昌文說。
“美國對中國加征關稅違反了世貿組織規則,是典型的貿易霸凌主義。”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說,加征關稅對美國經濟的影響也將逐漸顯現,此前美國市場洗衣機價格上漲就是表現之一。“而且美國這種行為將嚴重危害全球產業鏈和價值鏈安全,阻礙全球經濟復蘇,引發全球市場動蕩,同時還將波及全球眾多跨國公司。”
“從歷史發展來看,一定程度上講,隨著中國發展壯大,中美之間的摩擦是不可避免的。”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畢吉耀說,美國國內商界、學界、政界確實存在一股勢力,長期以來對中國的崛起表示擔憂,將中國視為對手,千方百計想遏制中國的發展。但中美經貿摩擦不單單是中美之間的問題,更是美國對外經貿政策發生重大轉變的結果之一。美國正對現行的國際貿易規則提出挑釁,不僅僅針對中國,對歐盟、墨西哥等也提出征稅要求。“世界經貿體系正面臨很大挑戰,美國對外經貿政策轉變對國際市場的影響還有許多未知性,給國際環境帶來不穩定性,在關注中美經貿摩擦之時,我們還需要密切關注國際環境的變化。”張燕生說。
“美國單方面挑起了貿易戰,在道義上我們處于得道多助的位置。”趙昌文說,中國絕不是孤軍應戰。
“針對美國的征稅措施,我國出臺反制措施是迫不得已,加拿大、墨西哥、歐盟等也對美國提出反制措施。” 畢吉耀說,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經濟結構發生巨大變化,經濟增長由原來更多依賴出口轉向消費主導,國內消費連續多年成為經濟增長的火車頭,抵御外部沖擊的能力不斷增強。“中國有信心有底氣應對中美經貿摩擦,同時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
專家們認為,中國在應對中美經貿摩擦時不會亂了陣腳、亂了方寸、亂了政策節奏。“我們將保持戰略定力,堅定不移落實已出臺的政策,如堅定不移地打好三大攻堅戰,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做好自己的事情。”畢吉耀說。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小米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做小米前,曾經跟劉芹持續打了12個小時電話,打爆三部手機電池,從晚上9點鐘打到早上9點?...
在企業戰略制定過程中,順應趨勢是一個基本原則。不過,前提是要找對趨勢。東邊日出西邊雨,很多時候,這邊的天是晴的...
獵豹CT7,是獵豹汽車一款新皮卡。獵豹CT7有標雙排與大雙排兩種車型,標雙排車身尺寸為5310×1835×1800...
法國VS比利時歷史戰績法國隊與比利時歷史上有過3次交鋒,都是法國隊取得了勝利,不過這屆世界杯歐洲紅魔目前還未曾一1...
7月6日上午,挪威海產外貿局駐華辦事處負責人畢思明表示,中國已于7月3日起取消對挪威三文魚的部分進口禁令。受此影響...
徐崢收入超北京文化 《我不是藥神》票房破13億每年的暑期檔是華語電影扎堆上映的檔期,最容易出現高口碑高票房的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