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4年智能收音機市場發展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預測報告
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智能收音機市場發展面臨巨大機遇和挑戰。在市場競爭方面,智能收音機企業數量越來越多,市場正面臨著供給與需求的不對稱,智能收音機行業有進一步洗牌的強烈要求,但是在一...
資本市場對于小米的爭議仍在繼續,小米的估值、商業模式、海外拓展等是其爭議的焦點。
成功上市后,小米到底值多少錢引發爭議:如果將小米定義為硬件供應商,那它的合理估值在20-30倍,而如果定性成互聯網生態企業,那合理估值則在50-200倍之間。而如果將小米定性成互聯網硬件軟件一體化生態,那就是“中國的蘋果”。對應2018年接近40倍的市盈率,小米540億美元的估值是相對合理的,預期未來2-3年能夠保持30%以上的增速。
自今年5月3日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到7月9日成功登陸,歷經一波三折,小米終于實現“上市夢”。雖然首日慘遭“破發”,但從隨后幾日走勢來看,表現仍可圈可點。不過,資本市場對于小米的爭議仍在繼續,小米的估值、商業模式、海外拓展等是其爭議的焦點。
本周記者采訪了多位職業投資人,他們當中有人因獲得小米錨定份額而興奮不已,有人因看好小米發展模式而全倉參與,對于小米未來估值更是直接看至千億美元以上;也有職業投資者,直言“看不懂”小米定位,不會在二級市場參與。
逆風而行的小米股市前途撲朔迷離
根據公告,按每股17港元的發售價計算,經扣除包銷費用及傭金和公司應付全球發售相關的估計開支,小米預計全球發售所得款項凈額約為239.75億港元,最早期500萬美元投資的VC如今的回報高達866倍。
7月9日,小米正式在香港主板上市,成為香港“同股不同權”創新試點的首家上市公司。但較為“尷尬”的是,敲鑼完畢,小米股價就“破發”了。對于“破發”,小米創始人雷軍在敲鑼現場表示:“因為最近大勢不好,短期股價并不是最重要的,長期的價格才重要,這次IPO從低點開始,未必不是好事,最重要的是調整心態,把公司做好。”
“小米管理層對股價‘破發’是有預期的,在上市前小米內部已經有過預判。小米IPO當天,雷軍對股價和估值表現很滿意,這說明他們已經做好心理建設了。”公眾號鋅財經創始人潘越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分析說。此外,潘越飛表示,不僅小米,在今年港交所上市的新股中,73只股票有52只跌破發行價,“破發”已經是一種常態,而這背后是中美貿易戰、人民幣快速貶值、全球資本市場動蕩等因素疊加,導致市場恐慌情緒嚴重,投資者觀望情緒濃厚。“小米也清楚,在現在這個時候逆風而行,就必須做好股價長期動蕩的準備。”潘越飛分析。不過,雖然首日“破發”,但從第二交易日開始,股價逐漸回暖,全周走勢先抑后揚。
對此,云溪基金經理陽勇分析,首先,小米作為港股第一個同股不同權標的,其定價、估值及未來二級市場的走勢將為后續上市的映客、美團點評、滴滴、斗魚、騰訊音樂等新科技公司提供借鑒;其次,小米上市首日便推出期貨、期權,這也體現了港交所對小米的重視,吸引更多專業投資者參與小米交易;再次,小米IPO啟用了“綠鞋機制”,即綠鞋期權,也就是超額配售選擇權機制,并通過綠鞋發行了約2億股新股,是香港公開發售股份的幾乎兩倍。該機制可以穩定大盤股上市后的股價走勢,防止股價大起大落;最后,小米將在7月23日(周一)納入恒生綜合指數,同時成為滬港通標的。而上市公司被納入恒指,基本證明該公司的基本面穩健(長期維持大市值)、交投活躍(流動性好)。上市公司被納入后,由于大量被動資金的配置,股價的穩定性也會更強。同時A股投資者也可以借道港股通購買小米股票。
回顧小米今年5月3日開啟的上市之路,可謂一波三折,不僅是估值“縮水”,特別是非常接近成為“CDR第一股”,但在7月6日因CDR推遲發行而告吹。那小米為何寧愿自己打臉“五年內不上市”的豪言,也要急于上市呢?
在一級市場人士看來,在當前融資難、一級市場流動性驟減的背景下,“上市即是成功”。投中信息研究院數據顯示,今年5月,中國VC/PE市場資金募集低潮持續,完成募集的基金數量同比下降76%,募資規模同比下降95.33%。VC投資規模大幅下降,PE市場投資數量下降。在此背景下,上市開啟融資新渠道將給企業未來發展提供更多選擇。根據公告,按每股17港元的發售價計算,經扣除包銷費用及傭金和公司應付全球發售相關的估計開支,小米預計全球發售所得款項凈額約為239.75億港元。另外,隨著小米的上市,最早期500萬美元投資的VC如今的回報高達866倍。
此外,從小米之前向證監會提交的CDR發行招股書來看,小米急于上市還存在風投對賭協議的壓力。根據小米與優先股股東之間的對賭協議約定,須在約定日期(2019年12月23)前完成合格上市,否則優先股股東可要求小米回購股票。
機構投資者態度冰火兩重天
在上市6個月后,小米將面臨早期VC和PE股東減持的巨大壓力。因為其在歷史上共有九輪優先股融資,合計融資金額達15.8億美元,每股18.82港元是目前小米估值的上限。
從7月6日小米公布的認購數據來看,相較于走勢不好的“獨角獸”動輒幾百倍的超額募資,小米稍顯冷清。但在這背后,卻有著不少投資大佬的身影,如李嘉誠通過其基金會斥資3000萬美元認購小米,馬云、馬化騰等都持有小米的股份。除此之外,小米7位基石投資者身份也被曝光,分別為高通、中國移動、順豐、中投中財、國開裝備、保利、招商局,7家基石投資者基本接受700億美元的上限估值,共認購5.48億美元。
寧波越勾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魏威,是位忠實的“米粉”,也是小米電器的“發燒友”,此次作為錨定投資者(Anchor Investors,他們沒有禁售期,從股票詢價階段介入)買入1000萬美元的小米股票。“我是小米的用戶,小米給我的體驗很不錯,同時我對小米公司整個產業鏈、盈利模式和產品模式非常認可”,魏威對記者表示。
在他看來,小米的核心競爭力在于小米的IoT(物聯網)、智能家居業務。“我們分析發現,在小米的整個生態鏈中,小米IoT平臺連接了1億臺設備(不包括智能手機及筆記本電腦),如小米手環、小米空氣凈化器、小米電飯煲、小米臺燈等,以聯網設備數量口徑統計,小米占全球消費物聯網市場份額為1.9%,亞馬遜和蘋果分別為1.2%和1%,位居全球首位。未來小米有望成為物聯網領域的領頭羊、互聯網領域僅次于騰訊和阿里的第三大互聯網公司。”
此外,他表示,小米的盈利模式在國內也是獨一無二的,其盈利模式已經與客戶深度綁定,如小米電視用戶每年需要繳納會員費,小米手機云空間,如果容量不足,用戶也需要繼續購買其云空間等。在魏威看來,小米未來預期市值有望達到10000億港元(1274億美元)。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2018年7月13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旅游研究中心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主辦的,“休2...
7月13日,香港,日前,霍啟剛帶大兒子霍中曦到麥當勞買外賣。霍啟剛雖然穿著西裝,但一點霸道總裁架子都沒有。他陪兒1...
八年,香港。時間和地點都讓雷軍感慨良多。從1999年底策劃上市,雷軍曾帶領金山軟件足足熬了8年,最終在2007年于港交2...
外商直接投資,指外國企業和經濟組織或個人(包括華僑、港澳臺胞以及我國在境外注冊的企業)按我國有關政策、法規,用...
淡馬錫在最新財年又一次取得不俗的投資業績。截至2018年3月31日的財年中,淡馬錫投資總回報率為12%,連續兩年投資回1...
新股東方環宇732706行業分析6月27日,東方環宇正式開啟新股申購,股票代碼:603706,申購代碼:732706,總發行數量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