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4年中國智庫建設行業市場前瞻與未來投資戰略分析報告
智庫建設研究報告對智庫建設行業研究的內容和方法進行全面的闡述和論證,對研究過程中所獲取的智庫建設資料進行全面系統的整理和分析,通過圖表、統計結果及文獻資料,或以縱向的發展過程,或橫...
對于供應商和代理商來說,眼下的金立危如累卵。
對于供應商和代理商來說,眼下的金立危如累卵。
作為一名金立的上游供應商,王剛已經記不清這半年來,往金立跑了多少趟,上千萬元的物料費用一拖就是8個月,工作的日常也從“銷售”變成了“追債”。“對于資金規模稍大的企業來說這也許不算什么,但是對于絕大多數中小供應商而言,這一數字足以讓生產線進入停滯狀態。”王剛對記者說。
根據王剛的描述,和他情況差不多的中小供應商目前已經超過了100家,主要集中在兩類,一類是圍繞整機的結構件,另一類是主板為主的電子部件。
“我們的資金損失屬于中等規模,還有不少供應商的資金損失規模在五六億,甚至是七八億。”在金立爆發出資金鏈的問題后,王剛和其他供應商一直保持著密切互動,一方面為了了解最新的消息;另一方面也在互相鼓勵,試圖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與此同時,金立的代理商們也在尋求“自救”的方法。
一名北方地區的金立經銷商李青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目前大家最為緊張的是貨供不上來,沒有東西可以賣,這個情況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但不算太久。“有人專門在深圳談出貨的事情。”
“其實只要能出新品,還是能賣的,即便是做不到原來的高度,但作為經銷商,還是非常需要金立。”李青對記者表示,只要能做原來的產品也行,過渡兩個月,出來新品接上就能活,實在不行找別的代工廠貼牌做點也可以,活著才有機會。
說這話的時候,李青充滿了無奈,從無到有,金立的品牌做了十多年,硬撐著每個月虧損上百萬的盤子,堅持了下來。但現在對于他來說,除了等待消息,似乎也沒有別的辦法。“手機這個行業是剩者也為不了王,做手機太累了。”李青對記者說。
至此,距離金立資金鏈危機引爆已經過去7個月。
8月7日,關于重組的進展,金立方面發言人對記者表示,重組還在進行中。“目前律師團隊、會計師團隊在推進,說是還需要一些時間。”
而記者從多個知情人士處了解到的最新情況是,上周,自稱是利安達會計師事務所的金立方代表已經向大部分供應商完成了相關債務的盡職調查,并且承諾8月15日給出下一步消息。
不管是對于代理商還是供應商來說,這顯然是個好消息。盡管對“重組”的進度多有怨言,但盡職調查的啟動還是給了他們一絲希望。“算是正式啟動了,沒有人希望金立就這樣消失,我們愿意等待,前提是給大家一次信任的機會。”王剛對記者說。
債務危機爆發始末
對于在手機行業“浸泡”了快20年的王剛來說,今年無疑是最艱難的一年。
“很多事情是想不到的,突然就來了,本來大家都還在你我競爭,但不知道什么時候背后突然被放了一把火,全都傻眼了。”王剛對記者表示,和金立的合作持續了好幾年,一直很好,直到去年年底剛剛爆出劉老板賭博的時候,大家都沒有太多的警覺。
關于金立資金鏈緊張的傳聞從去年年中就逐漸在業內蔓延,但導致危機爆發的導火索卻在年底被點燃。
2017年12月14日,手機供應鏈龍頭廠商歐菲科技股價開盤后出現放量大跌,盤中接近跌停,收盤時仍下跌7.31%,市值一天縮水43億元。隨后作為該公司的下游客戶,金立高管在澳門賭錢一夜輸了幾個億的消息在坊間流傳。有觀點認為,金立資金鏈緊張,而歐菲光是其上游供應商,因此受到牽連,股價大跌。
對此,金立方面在第一時間做了嚴正聲明,表示信息不實,系為造謠,并曬出了劉立榮與歐菲光、天馬等供應商及銀行相關人士的合影,以證實消息為假。劉立榮在朋友圈轉發了與供應商的多張合影,而上一次他的朋友圈更新是在2014年。
積極的表態讓外界一度認為這一切只是一場“誤會”,但隨后的事態發展卻急轉直下。
就在劉立榮發布朋友圈的當天,在一場投資者電話會議中,歐菲科技就表示,金立手機的應收賬款約6億元,并申請了財產保全,抵押物包括兩處深圳物業和微眾銀行3%股權,總體估值超過20億元。但這一動作在當時并未引起外界的關注。
但天下沒有不透風的墻。隨著歐菲科技、深天馬A等公司相繼申請資產保全,部分銀行也向法院起訴凍結金立公司資產以及劉立榮個人資產。1月9日,因為中信銀行東莞分行向法院訴訟,承擔無限連帶責任的劉立榮所持有的金立通信的41.4%股份被東莞市第一人民法院凍結,限制時間為2018年1月10日到2020年1月9日。而在東莞法院之后,深圳法院也申請了輪候凍結,凍結時間為3年。
至此,金立的債務危機徹底被暴露于公眾面前。
1月30日,在接受《證券時報》采訪時,劉立榮表示:“整個資金鏈危機的過程中,只有歐菲科技一家重要供應商停止供貨,受其影響2017年12月和今年1月份貨款回籠下降較大,歐菲科技斷供45天影響了至少30億元貨款回籠,歐菲科技同時申請保全了我和我太太名下的個人資產。”雖然語氣中透露著不滿,但劉立榮當時表示,“目前公司在做出售資產的工作,一邊償債一邊生產。公司正在尋找出售資產來度過這次危機。”
這是王剛第一次聽到金立董事長對債務危機的回應,也是到目前為止的最后一次。
“從那時候開始,大家基本上就沒有見過劉總了,后面對接我們的是金立的財務總監。”王剛對記者表示,由于害怕事態繼續惡化,在1月底的時候他所在的公司就已經停止了對金立的供貨,而在接下來的7個月時間,也只是通過代采平臺提供了部分物料,但由于付款模式有延遲,即便已經緊急“剎車”,但此時王剛手頭上要處理的債務金額已經達到千萬級別。
根據王剛的介紹,金立此前對供應商采取的是“3+6”的付款模式,即3個月的月結時間加6個月后去銀行承兌的商業承兌時間。也就是說,供應商的貨款一般是在發貨9個月后才能取到。“這也是手機行業的通用做法,沒出事的時候沒有人懷疑過會有什么問題,但現在很多公司的欠款已經持續在7個月以上。”
也就是從2月份開始,王剛和身邊的供應商開始接連“拜訪”金立,不安的情緒充斥在經銷商的圈子里。
200天的煎熬與等待
“你問我這段時間去了多少趟金立總部?我想可以用無數次形容。”王剛苦笑著對記者說。
7個月的時間,200天的等待,王剛對于每個月都會出現的“重組”消息表示已經開始麻木。“重組首先要進行盡調,必定會有三個方面的人:未來收購方、金立現有股東、會計師事務所等第三方機構。但是這半年,沒有人到我們公司做過任何盡調。”王剛對記者說,“等待了半年,有多少次希望,就有多少次失望。”
關于金立重組的消息最早是在1月份被傳出的。在1月底的采訪中,劉立榮說,金立將分三個步驟來解決資金鏈問題:“首先,引入合作伙伴,確保生產與銷售,市場在就有未來;第二,引入戰略投資者,補充資金,增加公信力;第三,出售資產償債,獲取債權人支持。”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國內市場雖大但地域廣闊,消費者對于家居風格的喜好不同,單一產品難以占據較大的市場份額。“大而全”能夠滿足消費者...
杏仁醫生與企鵝醫生有重要消息發布。8月9 日消息,昨日晚間,杏仁醫生CEO馬丁發布內部信,確認企鵝醫生與杏仁醫生合T...
清北本科落戶爭議2018年8月3日,上海學生就業創業服務網公布了《2018年非上海生源應屆普通高校畢業生進滬就業申請本市...
生活在21世紀的人們,大多都曾在生命的某一時刻里感謝過互聯網時代的正式到來。互聯網的普及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翻天覆...
贛深高鐵將于2021年通車。記者從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京九高鐵最南端贛深高鐵正在加緊建設之中,目前,全線控...
2018年8月8日社交媒體微博公司今日公布了截至2018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務報告。凈營收4.266億美元,同比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