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芯片供需格局迎變局,如何對需求擴大的領域增加市場十分重要!
隨著大數據的發展,計算能力的提升,人工智能近兩年迎來了新一輪的爆發。而人工智能的實現依賴三個要素:算法是核心,硬件和數據是基礎,芯片就是硬件的最重要組成部分。目前適合深度學習的人工...
除了作為某種通過儀禮,這種腦機接口還能使人類大腦升級,以便與具有人類水平或更高智能的人工智能競爭。
北京時間9月3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太陽能自動駕駛汽車、可重復使用的太空船、超級高鐵運輸系統,以及前往火星的殖民任務等:伊隆·馬斯克一心想把這些曾經遙不可及的幻想變為現實。但是,這些技術中還沒有一項能讓他變得像人工智能一樣“狡猾”。在2016年的Code大會上,馬斯克公開表示,鑒于目前人工智能的發展速度,人類可能最終會被“遠遠地”拋在后面——無論是在認知上還是在智力上。他對這一悲觀命運的解決方案是一個全新的腦機接口,類似于蘇格蘭科幻小說家伊恩·班克斯在《迎風舵輪》(Look to Windward)一書中描寫的可植入“神經織網”。除了作為某種通過儀禮,這種腦機接口還能使人類大腦升級,以便與具有人類水平或更高智能的人工智能競爭。
毫無疑問,許多公司和機構都在開發更聰明的人工智能,但我們距離制造出一個神經織網還有多遠?在Code大會上,馬斯克表示他并不知道有任何公司在從事這方面的工作。于是,之后他共同創立了Neuralink公司(“Neuralink公司正在開發超高帶寬的腦機接口,以連接人和計算機”)。關于神經織網的研究正在順利進行中。2015年,由哈佛大學馬克·海曼化學教授查爾斯·利伯領導的一個團隊在發表于《自然-納米技術》的論文中描述稱,一種類似織網的電子網可以被3D合成并注入到大腦等生物結構。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在2016年發表于《自然-方法》的論文中,查爾斯·利伯的團隊對初期工作進行了擴展,顯示網狀大腦植入物可以整合到小鼠大腦中,使其神經元記錄能持續至少8個月。在今年發表于《神經病學新觀點》的論文中,查爾斯·利伯和同事寫道:“我們的工作前提是,通過匹配電子和生物系統——二者傳統上被視為不同實體——的結構和機械特性,應當可以實現無縫集成。”對于希望獲得神經織網的人來說,這項成果意味著什么呢?
Nautilus網站對查爾斯·利伯進行了采訪,這位杰出的科學家或許將使科幻作品的場景變為現實。以下便是他們的采訪記錄。
你們實驗室的目標是打造某種神經織網嗎,就像伊隆·馬斯克所提到的那樣?
我真的不認為這是不現實的。有些人會說,“好吧,我們已經可以通過腦機接口做很多事了”,這沒錯。但我認為今天實際的腦機接口太粗糙了,而且非常依賴大腦以外的計算能力或信號分析能力。我們要做的是制造一個可以進行神經通訊的電子回路,或者就像伊隆·馬斯克說的,一種神經織網。而且,即使這是一個人造結構,但在生物系統看來,它也和自然的網絡結構一樣。
從一開始,包括第一篇論文的許多評論者在內,沒有人相信我們可以通過針頭注入電子設備,然后又不破壞電子設備。這其中有很多其實與生物無關。這其實涉及的是材料科學,并且表明你可以將其注入到其他類型的結構中。此外,其他可植入大腦的電子設備總是會引起某種類型的免疫反應和損傷,很可能是由于將堅硬的東西放入軟組織時引起的并發癥:當你四處走動時你的大腦也在運動,而大腦與植入物的運動并不同步。植入物會殺死細胞;而且,由于體積更大,細胞和生物系統顯然更容易將其視為外來物體并嘗試攻擊它。
然而,我們的理念看起來將是非常有利的,因為解決了免疫反應問題,然后使我們可以進行測量和調節神經回路。對于我們實驗中所用的嚙齒動物而言,這基本上可以維持一生,這是前所未有的。
能否這么說,正如伊恩·班克斯在他的小說中描述的那樣,神經織網會在大腦中形成,然后圍繞著大腦生長并與之融為一體?
實際上,大腦是在神經織網中生長。當神經織網被注入時,這個二維的織網最終就像個圓筒,但仍然是織網,其中填滿了組織。在某些我們還不了解所有細節的過程中,顯然會出現一些組織再生,而且一些重塑組織會重新填滿最初針頭把組織移走后留下的空間。然后,一些東西會保留下來,并滲透到大致圓筒狀的織網結構中。你可以想象在這個網絡或織網中同時注入干細胞,使受損組織重新生長起來。利用一些刺激和填充物,你可以用你想要的方式使其重新連接——有點科幻小說的感覺,但并不瘋狂。在科學上,我有時會感到很失望,但這是一個令我們驚喜不已的例子。這肯定是在物理上可能的范圍內。
您如何看待伊隆·馬斯克的觀點,即我們需要神經織網與超級人工智能競爭?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2018國慶節哪些景區人最多 坐標 北京 北京作為帝都,是我們無論如何都要去瞧一眼的。可就算不趕上黃金周,北京已是...
9月28日,蘇寧易購發布了國慶出行消費大數據報告,相比較往年,今年出游的裝備充滿了“黑科技”。航拍無人機、可隨身2...
2018年天安門國慶升旗時間是幾點 2018年國慶升旗時間是2018年10月1日6:10分,降旗時間是2018年10月1日17:58。 天安1...
2018十一國慶節期間會有大閱兵嗎?2018今年國慶閱兵嗎?一般國慶大閱兵的地點在哪里?國慶閱兵儀式是一個可以激發民眾2...
近年來,非現金支付方式在我國廣泛應用,但是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地域差異大、城鄉發展不平衡,消費者支付需求多...
從PC時代,到移動互聯網,再到如今的ABC(人工智能AI、大數據Big Data、云計算Cloud computing)時代,騰訊時隔6年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