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機遇與挑戰中把握汽車金融行業趨勢,才能從中取勢得到更好的發展!
產業現狀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中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汽車大國,中國的汽車金融服務也已經成長為萬億級的龐大市場。然而,目前階段中國汽車金融市場的發展情況和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仍然具有較大差距...
科技創新板,于2015年12月22日重磅推出,擬試點推動全國科技金融改革創新。2018年11月5日,借助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之際,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的消息獲得確認。
科技創新板,于2015年12月22日重磅推出,擬試點推動全國科技金融改革創新。2018年11月5日,借助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之際,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的消息獲得確認。
科創板要來了,投資者們準備好了么?
就這個問題,上海社科院副院長張兆安認為,個人投資者應作三方面準備:一是要有長期投資的準備;二是要有很強的風險防范意識;三是要有較強的風險承受能力。
科技創新向來與高回報和高風險相伴,一項重大突破可能帶來豐厚收益,一條技術路徑的失敗也可能宣告一家企業的終結。對科創板如何展開投資者保護,怎樣在投資者門檻與市場容量、提高信披有效性與保護商業秘密、規避杠桿風險與確保股票流動性之間找到平衡點,市場各方人士向上證報記者給出了他們的“答案”。
向哪些投資者開放?
資金門檻建議不低于50萬元
科創板應向哪些投資者開放?按現有規則,券商將高風險權益類資產的投資者資金(金融資產)門檻設在50萬元(可參與港股通)至500萬元(可投新三板)。近日接受記者采訪的證券業人士較為一致的觀點是:建議科創板投資者的資金門檻不低于50萬元。
華鑫證券合規總監吳鈞認為,科創板的整體風險系數在創業板、港股通之上,但低于新三板。他建議具體標準可設置為:具有兩年以上證券、期貨投資經歷;最近20個交易日的日均證券賬戶及資金賬戶資產不低于50萬元;風險偏好不得為“保守型”。此外,投資者還需通過與科創板規則、風險揭示相關的測試評估。
興業證券經紀業務部相關負責人也持相同觀點,建議對個人投資者設置資金門檻時應參考港股通(50萬元)。國金證券副總裁姜文國認為,應設置較高的個人投資門檻,如100萬元,以引導中小投資者通過購買機構產品來間接投資,分散投資風險。
此外,信公咨詢合伙人戎一昊則提到了制度的聯動關系,他向記者指出,投資者門檻不能孤立地去看,而要與交易制度、上市制度相協調。如果科創板放開漲跌停、T+0等限制,且就企業上市標準定得比較寬,則投資者門檻應適當提高,反之則可適度降低投資者門檻。
結合此前部分投資者設法“繞開”創業板、新三板門檻的案例,上海創遠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許峰認為,未來應避免制度被架空,建議強化監管,讓科創板的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落到實處。
需要怎樣的信息披露?
應更強調“定性”和“信息流”
科技創新型企業的發展潛力固然很大,但在研發、產業化等諸多環節,其潛在風險也不容小覷。因此,科創企業需要更為有效的信息披露。此外,注冊制也對信息披露提出了更高要求。
申萬宏源證券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楊成長表示,注冊制下,美股市場強調信息披露的邏輯性、完整性、客觀性以及相關性,讓投資者在充分信息披露的基礎上自行判斷企業價值和風險??苿摪逶圏c注冊制,應借鑒美股市場經驗,在注冊、發行、交易等各環節更加注重信息披露的真實全面完整。
楊成長還表示,要根據科創企業的經營特點,強化對企業制度、知識產權、關聯交易、研究開發等內容的信息披露,還要強化中介機構在信息披露中的責任。張兆安也認為,在信息披露中,可補充具有一定獨立性的、專業性很強的風險提示內容。
就如何提高信息披露的有效性,受訪的專業人士主要提出了“定性披露”和“信息流”的思路。
某大型上市券商投行部董事總經理認為,科創板上市公司是細分領域的技術翹楚,若按A股現行的信息披露機制,可能會因披露過于細致而暴露商業秘密?!氨热?,招股書披露的產品原材料單價、成本結構等細節性量化內容,涉及商業機密,而多數投資者其實并不關注?!?/p>
據他介紹,目前A股對重大事件的披露采用“定性+定量”相結合的原則。定性披露的原則是披露這個新技術、新產品、新業務能不能賺錢,有沒有前景;而定量披露的原則是這個新技術、新產品、新業務有多賺錢、有多大市場、有多少市場份額。從過往的信息披露違規案例來看,絕大部分的問題都出在“定性”上,而非定量。“因此,我建議科創板的信息披露更側重‘定性’,以保證企業正常運營不受干擾。”
金融行業市場需求與發展前景如何?怎樣做價值投資?
專家免費咨詢答疑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明星退出、模特罷演、時裝秀改期……意大利品牌Dolce & Gabbana(杜嘉班納,以下簡稱D&G)涉嫌辱華一事...
2018自考的本科文憑有用嗎?自學考試,1981年經國務院批準創立,是對社會人員以學歷考試為主的高等教育國家考試。是個...
多家電商下架DG11月21日下午,上游新聞記者從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了解到,國際知名品牌Dolce&Gabbana(杜D...
近幾年來,家居建材市場上許多原本只生產地板、樓梯等單品的企業開始做整木家裝。在今年三月份的上海地材展中,整木家...
近期,46家家居上市企業已披露2018年第三季度財報。雖然大部分企業都取得緩慢增長,但46家企業中仍有九家凈利潤增長為...
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11月21日發布消息,不予簽發兩家疫苗企業生產的狂犬病疫苗,合計約10萬瓶。據了解,吉林邁豐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