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電子商務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構建現代農產品供應鏈、實施精準扶貧等方面具有重要戰略價值。
農產品電子商務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構建現代農產品供應鏈、實施精準扶貧等方面具有重要戰略價值。根據與當地涉及農產品電商的政府部門、電商企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貧困戶等進行了深度訪談,針對當前農產品電商突出問題提出了政策建議。
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現狀特征:
(一)農產品電商呈不穩定的高增長態勢
2013—2016年,我國農產品電商交易額平均每兩年翻一番。2016 年全國農產品電商交易額達2200億元,約為2013年總規模的4倍。2016 年以來,農產品電商交易額增速快速回落,下降至46.2%,比2014— 2015年大約下降了27個百分點,交易額增速波動較大。
(二)農產品電商行業結構正處于動態調整期
1.產品結構從“客廳食品”為主向“客廳食品+廚房食品”并重轉變。近年生鮮產品(廚房食品) 電商交易額增長迅速,2013—2016 年,生鮮產品占農產品電商交易額比重從26.0%增加到41.5%,推動了產品結構從耐儲藏、宜運輸為主導的客廳食品向“客廳食品+廚房食品”轉變。
2.農產品電商平臺格局變化迅速,形成了“兩超-多強-小眾”的寡頭競爭格局。2015年前形成了淘寶、京東、1號店三個超級平臺, 與一些專業化程度高、實力強的平臺的“三超多強”格局。2016年以來,“兩超—多強—小眾”的寡頭競爭格局鮮明形成,即阿里系、京東兩個超級網絡綜合平臺,以中糧我買網、1號店等為代表的多強平臺, 以及中國地理標志產品商城等小眾特色平臺。
3 . 各區域農產品電商分化發展,中西部地區與東部地區差距縮小。無論是網店數量,還是產品銷售額,東部地區農產品電商規模都遙遙領先于中西部地區。2015年阿里系、京東平臺上網店數量與銷售額排名前五的省份都位于東部地區;然而,網店數量增幅、銷售額增幅排名前五的省份絕大多數位于中西部地區。
(三)多樣化的電商模式和業態雨后春筍般出現
1.農產品電商經營模式創新不斷。主要有以京東自營為代表的平臺+自營模式,以各平臺上的商家店鋪、旗艦店以及微商為代表的平臺+ 商家店鋪模式,以三只松鼠、百草味、西域美農等為代表的“平臺+品牌營銷驅動”模式,以及全產業鏈運營模式和電商扶貧模式等。
2.農產品電商企業越來越注重業態創新和產業鏈延伸。駐店企業從產品銷售向眾籌、定制等新業態拓展。電商企業從渠道銷售業務向推動產業整合延伸。如四川省仁壽縣農二哥食品公司業務從產品網銷逐漸向建生產基地、主打產品品牌等拓展。
(四)農產品物流配送瓶頸約束有所減緩
1.農產品上行“最初一公里” 物流問題有突破。大型電商平臺紛紛在農村設立物理網點,如阿里巴巴建立村淘,京東、蘇寧開設農產品特產館,這些物理網點為農產品上行突破了“最初一公里”問題。
2 . 生鮮產品配送“最后一公里”問題有新變化。以京東為代表的企業自建并管理的“倉配一體” 生鮮自營物流模式,實現了門對門的全程式冷鏈配送服務;以順豐優選為代表的消費者自提模式,依托企業自建或與便利店合建的社區網點,建立了消費者線上下單、社區網點線下取貨的終端配送方式。
2020-2025年中國電商物流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近年來中國電商物流行業發展速度較快,但是卻始終存在著各方面的問題,并成為制約電子商務行業發展的瓶頸。2013年3月,黨的十八大會議上,眾多人大代表紛紛呼吁建立電商物流體系,表明建立一個...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生活中已經離不開電池,而且對電池的需求與日俱增,電池生產企業比比皆是,可以說是一個炙手可熱的行...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我國各行業的發展帶來的巨大挑戰,同時也孕育了新的機遇。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
11月6日11時19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六號運載火箭,成功將NewSat9-18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0...
玉器(Jade Ware ),即使用天然玉石加工制成的器物。中國早在八千多年前就有了玉器,并不間斷地延續到現在。玉器的...
北京時間10月15日零時,2020年中國內地電影票房累計達129.5億元人民幣(約19.3億美元),正式超過北美同期成績,歷史2...
11月6日晚間,海康威視公告稱,第二大股東龔虹嘉通過大宗交易減持公司股份760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8133%,交易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