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出行也稱智能交通,是指借助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先進技術和理念,將傳統交通運輸業和互聯網進行有效滲透與融合,形成具有"線上資源合理分配,線下高效優質運行"的新業態和新模式 。
智慧出行也稱智能交通,是指借助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先進技術和理念,將傳統交通運輸業和互聯網進行有效滲透與融合,形成具有"線上資源合理分配,線下高效優質運行"的新業態和新模式 ,并利用衛星定位、移動通訊、高性能計算、地理信息系統等技術實現了城市、城際道路交通系統狀態的實時感知,準確、全面地將交通路況,通過手機導航、路側電子布告板、交通電臺等途徑給大家提供服務,在此基礎上,集成駕駛行為實時感應與分析技術,實現公眾出行多模式多標準動態導航,提高出行效率;并輔助交通管理部門制定交通管理方案,促進城市節能減排,提升城市運行效率 。
中國智能出行發展歷程
1、起步階段(2000年之前)
我國在上個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主要進行城市交通信號控制的一些基礎性研究;90年代開始,國內一線城市如北京、上海和深圳等紛紛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并在學習的基礎上進行開拓性的創新研究;“十五”期間,智能交通在關鍵技術上取得了一些突破,并建立電子收費系統、交通管理系統等一些示范點;我國的能交通系統已經進入推廣應用和改進的階段,但與國外先進國家相比,總體技術和應用水平還有相當大的差距,對解決日益嚴重的交通供需矛盾效果有限。
2、實質性建設階段(2000-2005年)
從“十五”到“十二五”期間,國家投入智能交通系統(ITS)的資金逐步加大,其中“十五”各項關于ITS項目的投資達15億元,到了“十二五”期間,計劃總投資千億元致力于智能交通系統,期間投資增幅極大。國內的智能交通企業也隨之發展,投入大量資金進行智能交通的研發、生產和普及。這些都為智能交通的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3、高速發展階段(2005年至今)
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智能交通整體發展水平還比較落后。以ETC系統為例,美國、日本、新加坡、韓國等發達國家均達到了很高的普及程度,而日本的ETC用戶規模在7,200萬戶以上。以ETC在停車場領域的應用為例,如新加坡的停車場ETC普及率已經達到了90%以上,而我國停車場ETC領域才剛剛起步。我國智能交通系統建設將在未來二十年至三十年的時間里達到發達國家的智能交通投資水平,未來的整體市場將持續呈現快速發展的態勢。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0-2025年中國智慧出行行業市場前瞻與未來投資戰略分析報告》顯示:
中國智慧交通市場格局
目前國內智能交通系統行業逐漸從前期走向快速發展階段,但地區差異明顯。由于交通行業信息化需求復雜,覆蓋面較廣,使得細分市場眾多,市場的集中度較低,整個行業中沒有處于絕對市場領先的企業。
目前國內從事智能交通行業的企業約有2000多家,主要集中在道路監控、高速公路收費、3S(GPS、GIS、RS)和系統集成環節。目前國內約有500家企業在從事監控產品的生產和銷售。高速公路收費系統是中國非常有特色的智能交通領域,國內約有200多家企業從事相關產品的生產,并且國內企業已取得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速公路不停車收費雙界面CPU卡技術。在3S領域,國內雖然有200多家企業,一些龍頭企業在高速公路機電系統、高速公路智能卡、地理信息系統和快速公交智能系統領域占據了重要的地位。
2018年中國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達5758.02公里,其中,地鐵運營長度4575.6公里,約占79.5%;市域快軌502公里,占比8.7%;現代有軌電車259.9公里,占比4.5%;輕軌254.1公里,占比4.4%。
2020中國智能交通發展前景及趨勢
所謂智能交通系統,是對通信、控制和信息處理技術在運輸系統中集成應用的統稱,這種集成應用產生的綜合效益主要體現在挽救生命、時間和金錢的節省,能耗的降低以及環境的改善。
具體而言,智能交通系統是將先進的信息技術、數據通訊傳輸技術、電子傳感技術及計算機軟件處理技術等有效地集成運用于整個地面交通管理系統而建立的一種在大范圍內、全方位發揮作用的高效、便捷、安全、環保、舒適、實時、準確的綜合交通運輸管理系統。
截至2019年9月,全國共有252個地級以上城市發行“交通聯合”卡,主要業務領域涉及公交、軌道、出租車、輪渡、自行車、城際巴士等多種交通方式。其中,210個城市市區全部公交線路實現互聯互通,13個城市軌道線路實現互聯互通,35個城市開通了試運行公交線路,總計覆蓋全國2.2萬條公交線路、52條軌道線路。2019年底將實現260個地級城市一卡通互聯互通。預計2020年基本實現全國范圍內跨市域、跨省域互聯互通。
智能交通側重于交通信息采集、傳遞及數據化、可視化展示。智慧交通則是在智能交通原有功能的基礎上,融入了“人的智慧”,融入了更加先進的信息技術、通信技術、傳感技術、計算機技術和系統綜合技術,將“人、車、路、環境等”有機結合起來,更加強調協同運作、個性化和智能化運作。智慧交通充分運用車聯網技術,并融入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來實現人、車輛和環境協同,緩解交通問題,節約人力成本;同時智慧交通基于用戶群體建模及大數據引擎,能夠為個人提供個性化服務,提升出行體驗。此外,智慧交通在協助社會治安治理方面也起到越來越重要作用。
智慧出行市場規模預測
智慧出行是通過高新技術匯集交通信息,對交通管理、交通運輸、公眾出行等等交通領域全方面以及交通建設管理全過程進行管控支撐,使交通系統在區域、城市甚至更大的時空范圍具備感知、互聯、分析、預測、控制等能力,以充分保障交通安全、發揮交通基礎設施效能、提升交通系統運行效率和管理水平,為通暢的公眾出行和可持續的經濟發展服務。
智慧交通作為智慧城市建設中的主要組成部分,IT建設支出占比約為27%,2019年,中國智慧交通技術支出為432億元左右,2024年,中國智慧交通技術支出規模將達到840億元左右。中研研究院智慧出行行業報告對智慧出行市場前景做了深度分析,未來將如何發展?請關注中研普華研究院報告《2020-2025年中國智慧出行行業市場前瞻與未來投資戰略分析報告》
2020-2025年智慧出行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
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智慧出行市場發展面臨巨大機遇和挑戰。在市場競爭方面,智慧出行企業數量越來越多,市場正面臨著供給與需求的不對稱,智慧出行行業有進一步洗牌的強烈要求,但是在一些智慧...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2020建材機械制造行業深度調研及市場投資價值評估建材機械產業主要包括原材料產業(如鋁錠、金屬材料、專用泥土等)、...
家居建材市場供需情況如何?隨著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共同發布了2018年12月份全國建材家居景氣指B...
2020中醫藥產業發展前景及規模預測中醫藥學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從文化學的角度研究中...
2020高等教育行業全景調研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2018年8月28日,國家層面的高校“雙一流”建設行動指南,在千呼萬喚中正3...
五糧液市值沖破萬億隨著白酒三季報行情開啟,板塊連日大漲,五糧液股價不斷創新高。11月5日早盤,五糧液漲超2%,市值...
診斷試劑行業在國內為新興行業,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發展相對落后。目前國內診斷試劑行業生產企業約300-400家,其中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