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此前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僅臺風一項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就已超千億,可以預見自然災害對經濟和社會造成的損失是巨大大。為降低損失,救援行業營運而生,且高速發展。隨著天災人禍帶來的公共安全應急救援需求越來越受到重視,及各項支持政策、規定的不斷出臺,救援設備
據此前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僅臺風一項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就已超千億,可以預見自然災害對經濟和社會造成的損失是巨大大。為降低損失,救援行業營運而生,且高速發展。隨著天災人禍帶來的公共安全應急救援需求越來越受到重視,及各項支持政策、規定的不斷出臺,救援設備已呈現快速發展勢頭。據了解目前,應急救援裝備主要分為搜索、營救、通信三大類。隨著科技進步,這些裝備推陳出新,救援裝備在救援行動中發揮出巨大作用。
應急救援設備有哪些?
一、智能化搜索裝備
智能化搜索裝備,是指以計算機網絡技術為支撐,以各種數字化儀器設施為平臺的用于探索生命存在的各種裝備,主要負責對災害(災難)事故現場的受災群體或遇難者存在的生命信息源實施探索與搜尋。
1.聲波探測儀。聲波探測儀是一種利用聲音的震動來搜索遇險者的儀器,它具有靈敏度極高的特點。廢墟中的幸存者只要發出微弱的聲音,聲波探測儀就可以找到他們。
2.光學聲波探測儀。光學聲波探測儀是利用反射光線來對幸存者進行生命探索的一種儀器,被稱為“蛇眼”。該儀器的前面有細小的類似于攝像機的360度旋轉探頭,地面上的救援人員通過觀察器可以看清探頭拍攝的地方有無遇險者。
3.紅外線探測儀。利用紅外線的原理,通過遇險者身體散發的熱能來探測幸存者位置。紅外線探測儀不僅可以滿足國際上通用的“黃金24小時”災害(災難)救援的時限規定,而且可以在黑暗中充分利用人的體溫與環境溫度的差別探測災害現場有無生命信息源的存在。
二、機械化營救裝備
機械化營救裝備能減輕體力勞動強度,提高營救工作效力。
1.救援隊配備使用的起重機、電焊割機、掘進機、抽水機、沖鋒舟等中型的機械裝備和器材。
2.救援人員隨身攜帶、伺機開展營救行動的鍬、錘、鋸、氣袋、液壓鉗、應急燈、保險繩索、救生衣、救生圈等小型的工具裝備和器材。
3.現場指揮使用的信號槍、手持擴音喇叭、望遠鏡、袖標、飄帶等應急指揮器材。
三、信息化通信裝備。
是指在災害(災難)救援過程中綜合使用的各種通信裝備和器材。
1.便于搶險救災指揮員、指揮機構迅速掌握災情、分析研究、決策指揮的圖像及數據信息系統。
2.參與應急救援的部門所聯通的視頻通信控制系統。
3.以計算機網絡技術為支撐,集搶險救災指揮、通信、信息、安全、保衛功能為一體的多媒體通信控制系統。
4.集自動報警、自動設備切換、聯動控制、災害(災難)探測、智能編碼,自動排障功能為一體的動態預警系統。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0-2025年應急救援裝備市場發展現狀調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預測報告》顯示:
救援設備行業規模分析
中國幅員遼闊,地震、暴雨、雪災、泥石流等各種各樣的自然災害頻發。2018年,我國自然災害以洪澇、臺風災害為主,干旱、風雹、地震、地質、低溫冷凍、雪災、森林火災等災害也有不同程度發生。各種自然災害共造成全國1.3億人次受災,589人死亡,46人失蹤,524.5萬人次緊急轉移安置;9.7萬間房屋倒塌,23.1萬間嚴重損壞,120.8萬間一般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20814.3千公頃,其中絕收2585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2644.6億元。總的看,據統計,洪澇和地質災害共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060.5億元,臺風災害共造成直接經濟損失697.3億元,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共造成直接經濟損失434億元,旱災共造成直接經濟損失sss255.3億元,地震災害共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9億元。2019年上半年,各種自然災害共造成全國3180.3萬人次受災,336人死亡,23人失蹤,82.8萬人次緊急轉移安置;各種自然災害造成3.6萬間房屋倒塌,9.6萬間房屋嚴重損壞,45.1萬間房屋一般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3947.4千公頃,其中絕收321.4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763.6億元。
2011年中國應急救援產業市場規模已達到了4727億元。2014年中國應急產業市場規模接近8000億元。到了2016年中國應急產業市場規模突破10000億元。2018年我國應急產業市場規模約13432.6億元,同比2017年的11861.2億元增長了13.2%。到2019年中國應急產業市場規模達15501.2億元,增速出現回升。
一、應急救援裝備市場覆蓋范圍
國內市場主要的專業市場:交通、安監、消防、地震等;其中消防市場相對成熟,其他專業市場還處在快速發展階段。國內應急市場的用戶主體目前主要還是政府和專業救援隊,應急管理部的成立,將更加規范行業管理,對應急產業發展具有欲動作用。和國外相比,國內的志愿者救援市場及公眾市場還沒有得到充分開發,蘊藏著巨大的市場潛力。和國外相比,國內的市場規范化管理和準入門檻尚未完全形成,除消防和醫療救援等較成熟的領域外,其他領域的檢測和認證體系缺失,迫切應急領域的行業組織加強這方面的工作。
二、應急救援裝備行業投資現狀分析
2018年初,年產救援車680臺(套)的產能應急救援裝備產業園(二)項目處于土建施工階段,預計2018年開工、2018年完工。年產救援車680臺(套)的產能應急救援裝備產業園(二)項目為非政府投資的新建項目,總投資15000萬元,目前資金已到位。
圖表:2017-2018年應急救援裝備行業投資情況
數據來源:中項網、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
救援設備行業前景如何?
目前,救援設備尚未建立完善的統計體系,其產值可從消防、安防、生產安全、應急通信、應急物流等領域的產品和服務產值進行初步測算,據有關協會統計,2014年我國應急產業如果包括帶動的相關產業,產值在1萬億元左右。
未來,隨著自然的和社會的風險、矛盾影響,食品安全、生產安全、環境安全、信息安全、社會安全、衛生安全等領域突發事件防控和處置難度日益加大,對救援設備需求加大,市場潛力激增。
中研普華研究院利用多種獨創的信息處理技術,對救援設備行業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戶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了解更多專業詳細分析,請關注中研普華研究院報告《2020-2025年救援裝備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
2020-2025年中國應急產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中國幅員遼闊,地震、暴雨、雪災、泥石流等各種各樣的自然災害頻發。2019年全年農作物受災面積1926萬公頃,其中絕收280萬公頃。全年因洪澇和地質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923億元,因旱災造成直接4...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2020建材機械制造行業深度調研及市場投資價值評估建材機械產業主要包括原材料產業(如鋁錠、金屬材料、專用泥土等)、...
家居建材市場供需情況如何?隨著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共同發布了2018年12月份全國建材家居景氣指B...
2020中醫藥產業發展前景及規模預測中醫藥學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從文化學的角度研究中...
2020高等教育行業全景調研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2018年8月28日,國家層面的高校“雙一流”建設行動指南,在千呼萬喚中正3...
五糧液市值沖破萬億隨著白酒三季報行情開啟,板塊連日大漲,五糧液股價不斷創新高。11月5日早盤,五糧液漲超2%,市值...
診斷試劑行業在國內為新興行業,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發展相對落后。目前國內診斷試劑行業生產企業約300-400家,其中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