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地域廣闊,各地經濟條件不同,作物類型有別,氣候差異較大。因此,發展節水農業要從各地的實際出發,在充分考慮當地自然條件和農村社會經濟水平的基礎上,因地制直地選取各種適宜的農業節水技術和模式。目前可供選擇的農業節水技術有很多種,但都有一定的適宜范圍,
我國地域廣闊,各地經濟條件不同,作物類型有別,氣候差異較大。因此,發展節水農業要從各地的實際出發,在充分考慮當地自然條件和農村社會經濟水平的基礎上,因地制直地選取各種適宜的農業節水技術和模式。目前可供選擇的農業節水技術有很多種,但都有一定的適宜范圍,必須因地制宜,做好調查研究,進行充分論證和多方案比較,特別要考慮我國的國情,選擇最適合本地區發展的農業節水技術措施。節水農業是提高用水有效性的農業,是水、土、作物資源綜合開發利用的系統工程。衡量節水農業的標準是作物的產量及其品質,用水的利用率及其生產率。節水農業包括節水灌溉農業和旱地農業。節水灌溉農業是指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用工程技術、農業技術及管理技術達到提高農業用水效益的目的。旱地農業是指降水偏少而灌溉條件有限而從事的農業生產。
1.節約了土地 以往傳統的灌溉方法是水通過干渠、支渠、斗渠,毛渠五級渠道輸送到田間的,而在田間還要挖大量的埂、畦、溝渠,這樣真正有效的種植面積只有70~80%,而采用噴、微灌取消了田埂、溝渠,可增加種植面積15-20%,這就節約了土地。
2.經濟效益好 農民增產、增收:一方面,采用節水灌溉節約的水能擴大可灌溉的農田面積,以此來增加產量,另一方面采用節水灌溉有利于運用科學的方法進行灌溉,因為采用節水灌溉是可以根據作物生長的到需求按時按量進行灌溉,有利于作物的生長,因此總的說來采用節水灌溉技術能顯著增加農業產量。當然由于節水灌溉的方法很多,各有不同的優缺點,因此必須因地制宜作出正確的選擇,并采取科學的管理辦法,才能達到增產的目的。采用節水灌溉普遍能取得節水、節能、節地;省工、省肥、省錢;增產、增收的效果,因此群眾總結節水灌溉有"三節、三省、二增"的顯著優點。如:河南省平輿縣在7.8萬畝項目區內打1575眼井,配套噴灌機1000套,與非項目區相比每畝凈增收159元,一季作物增收的效益就可回收投資90%,吉林,黑龍江西部地區每投資1元錢,可以增產2公斤糧。你們看這效益有多顯著。
3.減輕了農田水利建設的工作量 促進了農業現代化的發展。采用傳統的地面溝灌、畦灌、自流漫灌,要大搞平整土地,這就加大了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工作量,采用噴灌后,土地基本不需平整,種地實現了"三無",即無渠、無溝、無埂,大大減輕了水利建設的工作量,有力促進了農業向機械化、產業化、現代化方向的發展。
4.有利于保護環境 渠道防滲,田間實行節水灌溉,就能有效地防止由大水漫灌造成的土壤次生鹽堿化,緩解了由地下水超采和大量引用河水帶來的環境問題。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19-2025年中國節水農業市場調查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統計分析顯示:
2020節水農業行業現狀及市場前景規模預測
一、節水農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盲目
當前各地在推廣應用農業節水技術中已出現一些不恰當的做法,如不按規律辦事,行政干預較多,不根據需要和可能,不充分征求農民群眾的意見,沿國道成線、成片修建僅為供參觀用的所謂樣板工程或旅游農業;有的農業節水灌溉工程本已有比較完整的低壓管道輸水灌溉系統,又在上面重復修建噴灌工程,上級參觀時開噴灌,實際生產時用管灌;有的井灌區已嚴重超采地下水,形成地下水降落漏斗,本應通過修建節水工程減少地下水用量,改善和恢復生態平衡,但卻繼續擴大灌溉面積,地下水開采量不但不減少,反而增加等等。
2.節水設備質量不高。
產業化程度低 我國現階段已能成批生產供應包括渠道防滲襯砌、管材和管件、噴灌機具、微灌設備等節水灌溉材料及設備,但在產品質量的可靠性和穩定性方面存在較大問題。據水利部兩個節水灌溉設備質量檢測中心,1999年對我國16個省市的35家企業的50種節水灌溉產品隨機抽樣檢測結果,在噴灌設備方面,盡管對噴灌產品檢測項目較少,特別是在沒有考核耐久性的情況下,仍發現不少質量問題。
二、水資源狀況
中國是全球缺水最嚴重的國家之一。2017年中國水資源量為28,675億噸,而中國人均水資源僅為2059.2噸,只能達到全球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中國水資源分布不均衡。總體而言,中國西南部及華南的水資源較為豐富,該地區的自然水資源相對充足。中國約四分之一的省份面臨嚴重缺水問題,聯合國統計局評定相關省份人均年均淡水資源量少于500噸。隨著城鎮化人口增加以及污染情況,用水需求不斷增長,水資源短缺問題愈發嚴重。
三、農業用水概況
我國農業用水量大,粗放型灌溉造成農村水環境污染以及用水缺口問題。現階段農村地區用水末端,即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尚不具備規模效應,且農村居民污水處理費支付能力沒有保障,因此農業節水作為節水、增效、治污的重要途徑,將先行受益。
四、農業用水規模
圖表:2004-2018年全國用水總量及農業用水量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水利部
中國是全球缺水最嚴重的國家之一。2017年中國水資源量為28,675億噸,而中國人均水資源僅為2059.2噸,只能達到全球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中國水資源分布不均衡。總體而言,中國西南部及華南的水資源較為豐富,該地區的自然水資源相對充足。中國約四分之一的省份面臨嚴重缺水問題,聯合國統計局評定相關省份人均年均淡水資源量少于500噸。隨著城鎮化人口增加以及污染情況,用水需求不斷增長,水資源短缺問題愈發嚴重。
我國農業用水量大,粗放型灌溉造成農村水環境污染以及用水缺口問題。現階段農村地區用水末端,即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尚不具備規模效應,且農村居民污水處理費支付能力沒有保障,因此農業節水作為節水、增效、治污的重要途徑,將先行受益。
2017年我國全國總用水量達到6090億立方米,農業用水規模為3775.8億立方米,農業用水量占用水總量比重達到62%,較2016年62.4%稍微下降一些,預計2018隨著節水農業的發展良好農業用水量還將下降,達到3605.9億立方米。
中研普華研究院利用多種獨創的信息處理技術,對節水農業行業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戶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了解更多節水農業行業專業分析,請關注中研普華研究院報告《2019-2025年中國節水農業市場調查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
2020-2025年節能洗衣機企業創業板IPO上市工作咨詢指導報告
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就會遇到資金制約問題,而資本市場作為企業的主要融資渠道之一具有融資效率高、規模大、限制條件少等眾多優勢。由于資本市場融資進限于創業板上市企業和首發創業板上市企業,...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2020建材機械制造行業深度調研及市場投資價值評估建材機械產業主要包括原材料產業(如鋁錠、金屬材料、專用泥土等)、...
家居建材市場供需情況如何?隨著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共同發布了2018年12月份全國建材家居景氣指B...
2020中醫藥產業發展前景及規模預測中醫藥學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從文化學的角度研究中...
2020高等教育行業全景調研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2018年8月28日,國家層面的高校“雙一流”建設行動指南,在千呼萬喚中正3...
五糧液市值沖破萬億隨著白酒三季報行情開啟,板塊連日大漲,五糧液股價不斷創新高。11月5日早盤,五糧液漲超2%,市值...
診斷試劑行業在國內為新興行業,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發展相對落后。目前國內診斷試劑行業生產企業約300-400家,其中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