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銅消費第一大國,也是一個貧銅國家,銅資源供給形勢十分嚴峻,為此,多渠道地利用銅資源越來越成為當務之急。
2023一季度臨近尾聲,在當前各種消費預期和后市信心復蘇的背景下,廢銅市場在開年之后的運行中又迎來了哪些機遇和挑戰?新的發展與合作契機在哪?
我國是銅消費第一大國,也是一個貧銅國家,銅資源供給形勢十分嚴峻,為此,多渠道地利用銅資源越來越成為當務之急。
廢銅是銅礦資源的有效補充。廢銅具有良好的循環再生利用性能,一般可通過重熔冶煉成電解銅或直接加工成銅材等方式提供有效供給,通過對廢銅資源進行循環利用,有利于緩解礦端供應的緊張局面。另一方面,廢銅資源循環利用可帶來良好的節能減排效果,與原生銅生產相比,每噸再生銅節能約 1 噸標煤,節水近 400m3,減少固體廢物排放 380 噸,相當于少排放二氧化硫 0.137 噸。
據海關總署統計顯示,2022年1-5月份累計進口量為71.61萬噸,同比增長6.7%。
上半年廢銅進口量依然保持穩定的增加,其一受再生銅進口政策的刺激,再生銅進口政策已經落地近兩年,相關進口檢驗標準完善。其二國內需求的有利推動,作為全世界主要的金屬消費國,我國自身供應有限,進口缺口較大,廢銅作為銅供應環節的平衡調節器,發揮著巨大作用,對海外廢銅吸引作用明顯,其三,第二季度廢銅進口盈利空間打開,進一步刺激廢銅進口貿易商積極性。但1-5月廢銅進口增速有限,主要是因為主要廢銅出口國馬來西亞新政策落地,減少廢銅出口,疊加海外疫情影響,海外廢銅出口有限。
2017-2023 年 2 月,中國廢銅市場價格呈現先下降后上升趨勢,于 2020 年 3 月達到價格最低點,隨后呈現上升趨勢。截至 2023 年 2 月 17 日,中國廢銅市場均價為 5.75 萬元 / 噸。
隨著我國廢銅回收行業的不斷發展,再生銅的產量也隨之不斷增長。銅固有的高價值和可回收性,使其成為頂級可回收材料,是回收利用率最高的金屬之一。我國廢銅產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以民營企業為主體、大型企業為龍頭、中型企業為基礎的企業結構;以廢銅直接利用為主、精煉電銅為輔的產業結構。
一般來說,最發達的地區也是銅產品產量最大的地區。我國目前已經形成長江三角洲、環渤海、珠江三角洲 3 個重點集廢銅拆解、加工、消費地區,這些地區回收廢銅量約占國內廢銅總產量的 80%。長三角地區以浙江臺州、寧波為代表,珠江三角洲以廣東為代表,渤海周邊地區以天津、河北、山東為代表,形成了一批拆解量大、交易量大的廢雜銅專業市場,一般以產業園區的形式集中在一起。由于進口廢銅政策收緊,近年來沿海地區依靠拆解進口七類廢銅的廢銅市場明顯萎縮。
我國是銅消費第一大國,也是一個貧銅國家,銅資源供給形勢十分嚴峻,為此,多渠道地利用銅資源越來越成為當務之急。
由于我國人口眾多,人均消費銅量僅為 3 公斤左右,與發達國家人均消費銅量相差很大。一方面是巨大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嚴重的資源不足,重視銅再生資源的回收利用,是解決銅資源緊張的重要途徑。發展再生銅工業,具有節約投資、節約能源、節約土地、保護環境的意義,符合國家的產業政策,尤其是符合國家循環經濟和節約型社會的思想,是一個低能耗、高效率的節約型產業。
根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2021 年 7 月發布的《" 十四五 " 循環經濟發展規劃》,到 2025 年,我國主要資源產出率要比 2020 年提高約 20%,再生有色金屬產量要達到 2000 萬噸,其中再生銅、再生鋁和再生鉛產量分別達到 400 萬噸、1150 萬噸、290 萬噸,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產值達到 5 萬億元。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廢銅行業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分析:
全球銅礦資源探明資源量主要集中在南美洲、北美洲。顯然,僅靠自身的力量,中國無論如何也無法用5%的資源維持21%的消費,銅產量無法滿足銅消費需求是不爭的事實。如果依靠大量進口銅精礦來滿足冶煉產能的需求,我國的銅工業就會受制于人,緩解這一矛盾現實可行的辦法,就是積極利用廢銅資源實現銅的可持續發展。廢銅的回收利用對于銅產品市場將會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目前,國內年回收廢銅約60、70萬噸,進口400萬噸。隨著人民消費水平的提高、產品更新換代的加快、國內再生資源所占的比例將會越來越高。
隨著全球對于雙碳以及綠色經濟的推動,廢舊金屬的再利用是大勢所趨,根據企業反饋的情況,目前再生銅資源尤其是帶票的貨源十分緊張,所以從價格上來講,中期再生銅價格大概率仍保持堅挺,普遍需要一個較長的時間適應新政,后期隨著廢銅需求的攀升,精廢價差仍可能會出現一定收窄,是支撐精銅消費的一個重要邏輯。
我國是世界最大的銅消費國,每年的銅消耗量占全球總消費量的21%左右。但我國并非銅礦產的資源大國,銅的儲量占全球的5%,且不是銅精礦產量大國。銅的供應偏緊加上導電性能的不可替代性,將讓銅價中樞保持上移態勢。
華北地區則利用廢銅生產電線電纜產品,分布在天津、東營、青島等地。回收來的廢銅根據其狀態可分別流向加工端和冶煉端。其中,不需要精煉處理的可直接用于銅材生產的主要為廢電線電纜和黃銅棒兩類。廢電線電纜品位可達98%,主要為國產廢銅;黃銅棒品位約65%,主要為進口黃雜銅。其余廢銅作為銅精礦替代品經過精煉后產出陰極銅。
想要了解更多廢銅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廢銅行業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報告對我國廢銅的行業現狀、市場各類經營指標的情況、重點企業狀況、區域市場發展情況等內容進行詳細的闡述和深入的分析,著重對廢銅業務的發展進行詳盡深入的分析,并根據廢銅行業的政策經濟發展環境對廢銅行業潛在的風險和防范建議進行分析。最后提出研究者對廢銅行業的研究觀點,以供投資決策者參考。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廢銅行業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
中研普華通過對廢銅行業長期跟蹤監測,分析廢銅行業需求、供給、經營特性、獲取能力、產業鏈和價值鏈等多方面的內容,整合行業、市場、企業、用戶等多層面數據和信息資源,為客戶提供深度的廢銅...
查看詳情
國家實驗動物資源數據庫近年來生命科學研究機構研究支出的增加,是實驗動物需求增長的重要原因。同時,醫藥企業在新藥...
今年1月份至2月份是迎春消費季,3月份是全國消費促進月。在商務部倡導的“季季有主題、月月有展會、周周有場景”的大2...
隨著春節后各地工廠陸續開工,國內供應鏈恢復正常運轉,雖然碼頭空箱堆積的現象尚未消失,但集裝箱運輸的短期反彈已有...
第七屆資溪面包文化節將于2023年3月底至5月底舉辦第七屆資溪面包文化節將由撫州市人民政府和中國焙烤食品糖制品工業協...
2023年快遞行業將迎來怎樣的發展?快遞行業平穩運行,也進一步帶動了居民消費熱情,激發消費市場活力。國家郵政局數據...
隨著人們對茶葉需求的不斷增大,對茶葉的產量提出了更大的需求。目前中國茶葉年產量約300萬噸,占世界50%左右,居全2...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