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運金融在國際金融市場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對國際航運市場的發展有著重要影響。航運金融業的發展和國際航運中心的建設相輔相成,有著密切的聯系。
航運金融在國際金融市場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對國際航運市場的發展有著重要影響。航運金融業的發展和國際航運中心的建設相輔相成,有著密切的聯系。如紐約、香港、東京、倫敦、新加坡等五大國際航運中心都是著名的國際航運金融中心。經過多年布局,金融租賃公司的航運業務板塊已具有一定規模。有業內人士直言,航運產業只有在長期穩定的金融支持下進行改革,才能真正實現健康發展。
從全球的角度來看,航運業作為一個技術與資本都高度密集的產業,其發展與該國的金融資本支持是密不可分的。如果沒有本國的金融資本長期穩定的支持,在航運業這樣一個高度周期波動性的行業中,航運公司很難獲得長期持續性的發展。國外發達國家特別是歐美的資本市場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已日趨成熟,航運金融作為金融市場的重要的組成部分發展的比較完善。
我國是海洋大國、航海大國、造船大國,擁有廣袤的管轄海域和漫長的海岸線。作為全球最大貨物貿易國和第二大經濟體,我國約95%的進出口貿易貨物量通過海運完成,海運航線和服務網絡遍布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港口規模、船員數量、造船產量、海運船隊規模等位居世界前列,海洋生產總值2022年首次突破9萬億元人民幣。
2022年國家重大水運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水路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0.9%;運輸保通保暢成效持續鞏固,水路貨運量、港口貨物吞吐量、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分別增長3.8%、0.9%、4.7%,集裝箱鐵水聯運量同比增長16.0%。截至2022年底,我國海運船隊運力規模達3.7億載重噸,較十年前增長一倍,船隊規模躍居世界第二。
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出版的《2023-2028年航運金融行業并購重組機會及投融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統計分析顯示:
航運金融是指航運企業運作過程中發生的融資、保險、貨幣保管、兌換、結算等經濟活動而產生的一系列相關業務的總稱,可分為船舶融資、船運保險、資金結算和航運價格衍生產品四大類型。
航運金融的業務主要包括海上保險、船舶融資、資金結算、航運價格衍生產品等。從事航運金融的主體主要有航運企業、港口、造船廠、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商品及衍生業務的經銷商、金融租賃公司等機構。
克拉克森數據顯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散貨船船東國和集裝箱船船東國,在全球散貨船船隊中占比24%,在全球集裝箱船船隊占比16%。截至目前,中國共有散貨船船東1005家,油輪船東498家,集裝箱船船東240家,氣體運輸船船東60家。其中,中遠海運散貨運輸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散貨船船東。
中國航運融資租賃業務的成熟穩定發展,幫助中國船東快速擴張船隊規模。從能源運輸船隊看,油輪和氣體運輸船船隊規模仍有進一步發展空間。目前共有82家中資租賃公司開展了船舶融資租賃業務,截至2021年底,中資租賃船舶資產規模達767億美元,中資租賃船舶業務投放總額達191億美元。
天津東疆已初步形成航運、貿易、金融產業集聚效應,其發布的數據顯示,僅2021年,東疆就完成了107艘船舶租賃業務,較前一年同期增長了181%。
當前,中國船企新船手持訂單共計3411萬總噸。全球大型船廠交船期已排至2026年,部分排至2027年或2028年。預計到2025年底,全球新造船產能將在2021年基礎上增長10%,涉及船廠重啟增加的產能、船廠擴建增加的產能,以及船廠關停現有設施而減少的產能。
緊跟海洋強國建設步伐,航運企業從沿海走向遠海的目標,在中央到地方出臺的一系列政策扶持下、在跨領域配套基礎建設的保障下,愈發堅定與清晰。2021年12月9日,國務院印發的《“十四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提出,要做優做強北部灣港和洋浦港,加強國際船舶登記、保稅燃油供應、航運金融等綜合服務。
由于船舶運輸企業整體運力投放增加、船東的運力投資意愿回升以及企業抗風險能力進一步提高,以租賃公司為代表的船東對航運金融的未來發展仍展現出了較強信心,各細分領域新項目、新合作頻頻落地。
船舶租賃業務板塊的快速擴張也得益于近年來航運金融的興起與發展。圍繞航運產業以及海洋生態發展,發展航運金融,打造航運貿易金融綜合業務平臺成為不少沿海省市在“十四五”時期推進港口、產業、城市融合,發力新產業、新技術、新業態的其中一環。
2023上半年,民航局采取務實舉措,確保航空安全形勢總體平穩,推動運輸市場穩步恢復。據介紹,截至7月30日,日均航班量恢復至17150班,日均客運量提升至208.16萬人次。7月上旬日均客運量210萬人次,創歷史新高。上半年航班正常率91.4%,較2019年同期提升11個百分點。13個國際樞紐機場平均靠橋率提升2.5個百分點。
2023上半年共完成運輸總周轉量531.3億噸公里、旅客運輸量2.84億人次、貨郵運輸量327.6萬噸,分別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84.6%、88.2%、93.1%,行業整體呈現恢復穩健、運行安全、競爭有序的良好局面。上半年全行業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60億元,廣州、深圳、西安、烏魯木齊等國際樞紐和長沙、南寧、武漢等區域樞紐機場改擴建項目加快建設,新建安陽、湘西、綏芬河,遷建濟寧等支線機場已基本建設完成。國際航班恢復方面,截至6月底,國際客運航班每周達3368班,通航62個國家。
中國航運金融行業市場規模大概為13118.7億元,中國航運金融行業市場規模大概為14752.58億元,中國航運金融行業市場規模大概為1748.71億元,同比增長率為18.54%。
航運金融是航運中心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自建設方案實施以來,相關要素加速集聚,重點項目相繼落地,港信期貨、航運金融聯儲證券等機構落地,填補青島本土期貨、券商牌照領域空白。航運金融與航運貿易深入融合,通過金融企業對接行動,提供“一對一”金融服務支持,對口輔導企業3926家,累計放貸航運金融金額超56億元。
未來行業市場發展前景和投資機會在哪?欲了解更多關于行業具體詳情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報告《2023-2028年航運金融行業并購重組機會及投融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我國航運金融行業的供需狀況、航運金融發展現狀、航運金融子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航運金融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航運金融行業的發展建議、航運金融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航運金融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航運金融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戰略入手,分析航運金融未來的政策走向和監管體制的發展趨勢,挖掘航運金融行業的市場潛力,基于重點細分市場領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對產業規模、產業結構、區域結構、市場競爭、產業盈利水平等多個角度市場變化的生動描繪,清晰發展方向。
在形式上,航運金融報告以豐富的數據和圖表為主,突出文章的可讀性和可視性,避免套話和空話。報告附加了與行業相關的數據、航運金融政策法規目錄、主要企業信息及航運金融行業的大事記等,為投資者和業界人士提供了一幅生動的航運金融行業全景圖。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航運金融行業并購重組機會及投融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隨著國際經濟一體化的步伐加快,企業競爭日趨激烈,企業要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求得生存與發展,資本擴張無疑十分必要。在快速的資本積聚中,企業兼并重組是一條可選擇的道路。在國際化的企業兼并...
查看詳情
水是生命之源,是大自然贈予人類的珍貴禮物。對于人類而言,水的重要性僅次于氧氣,是人體正常代謝所必需的物質。隨著...
高性能計算機又可稱作“超級計算機”、“巨型計算機”,主要被用來解決其他計算機解決不了的挑戰性問題,通常指具有極...
商業綜合體,源自“城市綜合體”的概念,但是兩者有著明顯區別。商業綜合體,是將城市中商業、辦公、居住、旅店、展覽...
近年來,中國建筑設計行業發展迅速,不論是企業規模、從業人員規模、經營規模,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都有較大的發展,完...
水晶行業發展如何在中國,水晶相對于其他貴重首飾材料來說價格相對低廉,所以市場習慣性地將其定位在中低端的位置。雖...
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科技部、工信部、能源局聯合發布《關于促進儲能技術和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計劃在未來10年...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