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商品現貨市場的整頓風暴或許將要來臨。
據新浪財經,昨晚,一份由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在2016年12月16日印發的《關于地方交易場所涉嫌非法證券期貨活動風險提示函》從業內流出,進一步加劇了對“躺著就能暴力賺錢又有后臺撐腰”的商品現貨交易平臺的恐慌。
新浪財經發出的上述函件內容顯示:
一些交易場所涉嫌組織開展非法期貨活動,多以白銀、原油等大宗商品為交易標的,通過集合競價、連續競價、電子撮合、匿名交易、做市商等集中交易方式進行標準化合約交易,采用保證金制度,引入10倍、20倍甚至高達50倍的杠桿;通過對沖平倉了結交易,基本無實物交割;引入期貨交易的每日無負債結算制度、強行平倉制度,行情波動稍大即導致投資者爆倉。這些交易場所不通過自身交易形成價格,而是在境外行情數據基礎上加減一定點差提供買賣報價,會員單位與個人為主的投資者進行對賭交易,投資者的虧損即為會員單位盈利,大多數投資者虧損嚴重。
上述函件指出:
請各省級人民政府高度重視轄區內各類交易場所的非法證券期貨風險,抓緊排查摸清風險底數,做好資金和人員管控,對交易場所違法違規活動采取穩妥措施予以嚴厲打擊。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機關。
請各省級人民政府嚴格按照國務院文件要求做好轄區內交易場所的清理整頓工作,落實整改和分類處置要求,該規范的規范,該關閉的限期關閉,堅決防止死灰復燃,同時做好風險處置工作。
請各省級人民政府按照“總量控制、合理布局、審慎審批”的原則,嚴格程序,明確標準,審慎批設新的交易場所,不得將審批權限下放。
早在2016年12月3日,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就曾表示,近期非法和變相期貨活動在全國各地有蔓延的趨勢,證監會將配合公安等部門予以嚴厲打擊,決不手軟。
此后的12月18日,證監會主席劉士余就曾在大連商品交易所第六次會員大會上警告稱,賺錢有方還要守土有責,建議大家積極舉報違規變相隱蔽開展期貨交易的商品現貨交易機構。
對于各類現貨交易場所的清理整頓至今已進行過兩輪,一輪在2011年,一輪在2014年。
然而,每次清整工作并不盡如人意。新浪財經稱,這是因為地方交易所的日常監管、違法處理和風險處置、審批權限仍在省級政府手中,國內的交易場所似乎沒有用回歸政策框定出的某種正常秩序。
新浪財經援引業內人士的觀點稱,單純依靠某份文件寄望“顛覆式”式改變行業現狀,并不現實。流出的文件更多是個風向。
現貨交易平臺亂象叢生
隨著近些年金融業規模快速擴大,部分現貨交易平臺野蠻生長,亂象叢生。一些現貨交易平臺以巨大的收益為誘惑,吸引投資者加入,最終導致投資者虧損累累血本無歸。
央視財經曾在去年6月下旬的節目中曝光了部分現貨交易平臺的亂象,稱這些平臺以原油、瀝青、白銀、農產品等為投資標的,貌似期貨,但又有現貨的特點,且隱密性強,很難識破。
上述央視財經的節目曝光稱,有崔姓女士投資現貨原油,短短4個月虧損50多萬元,其中一半虧損來自其銀行貸款。另一位趙女士聽信一家投資機構的建議做現貨原油投資,最終卻巨虧900多萬,而這家投資機構為她量身打造的投資方案赫然寫著預期月收益率高達271%。
央視財經援引犯罪嫌疑人上海某公司業務經理李某的介紹,一些現貨交易平臺提供的是“模擬盤”,而模擬盤上其實數據和實盤數據是一模一樣的,但是它上面可以就是資金是虛擬的,就是假的, 一般就會買一個漲買一個跌,就是不管它往哪個方向走都有一個是賺的。
另外,央視財經還援引犯罪嫌疑人上述上海某公司分析師謝某的話稱,只要是稍微有一點機會,現貨交易平臺都會引導客戶去下單,無論客戶是賺也好、虧也好, 首先是產生了手續費這一塊收益。在現貨原油交易中,除了手續費,還有一種交易費用被稱為“隔夜費”,只要投資者持倉過夜就需要交納一定比例的費用。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貨代服務行業研究報告中的貨代服務行業數據分析以權威的
“長租公寓”,又名“白領公寓”或“單身公寓”,是近幾
風險投資是在創業企業發展初期投入風險資本,待其發育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