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銀泰三年后,阿里要把銀泰作為踐行新零售理念的模板。
昨日阿里巴巴全資子公司AlibabaInvestmentLimited宣布,聯同銀泰商業(集團)有限公司創始人沈國軍的全資公司要求銀泰董事會向股東提呈有關通過協議安排私有化銀泰的建議。阿里方面表示,此次建議交易折射的是阿里集團以龐大的消費者群體、豐富的大數據及技術幫助實體零售業轉型的戰略意圖。但在業內人士看來,此次向銀泰商業提出私有化要約,或將是阿里在日后沖刺O2O布局的重要落腳。

銀泰走向私有化 根據私有化建議,由阿里與沈國軍公司組成的聯合要約方將以10港元/股的價格購入銀泰商業計劃股,較其最后60個交易日的平均收市價溢價約53.59%,較2016年12月28日停牌前最后交易日的收市價每股7.03港元溢價約42.25%。完成建議交易所需的最大現金額約為198億港元(約合177億元人民幣),聯合要約方正以內部現金資源或外部債務融資支付交易所需款項。
目前阿里持有銀泰商業27.82%股份,沈國軍持有9.17%,雙方合計持有銀泰商業已發行股份約37%。交易建議完成后,阿里、沈國軍占銀泰商業已發行股份比例分別增至73.73%、16.21%,雙方合計持股比例達到89.94%。根據提交的建議,銀泰商業將會撤銷上市地位。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應用發展,線上與線下消費體驗的區隔已成為過去式。阿里方面稱,移動互聯網帶來的巨大轉變,讓阿里巴巴集團能夠與實體零售商攜手合作,通過“會員通”整合線上以及線下的消費者數據,通過“服務通”優化消費者的購物體驗,以及通過“貨品通”來提升庫存度增長。阿里是在與線下零售商共同重構傳統業態,創新用戶消費體驗。
打造新零售模板 事實上,從2013年10月阿里宣布與銀泰達成戰略合作,初步探索O2O模式,到此后阿里成為銀泰商業的最大股東,銀泰已經成為阿里踐行新零售理念的自家班底。可以注意到,在最近兩年的“雙11”中,每次都有銀泰的身影。
阿里與銀泰合作的形式主要體現在營銷、支付、商品的線上線下打通以及AR互動游戲等。2015年12月,阿里組織淘品牌到銀泰組團開店,包括茵曼、戴維貝拉、七格格等在內的10個女裝、童裝品牌,成為首批入駐銀泰的合作品牌。去年1月,阿里入主銀泰后的首個項目“銀泰百貨下沙工廠店”正式開業,銀泰百貨杭州下沙工廠店營業部經理曾表示,銀泰下沙店開業后的4天時間內,商場接納顧客超過2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