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知豆拿到了第十一張新能源汽車牌照。而到目前為止,新能源汽車牌照依然沒有互聯網造車企業(yè)的份,原因幾何?筆者作為專門報道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的記者,經過多方采訪,認為互聯網造車企業(yè)沒有拿到資質存在多方面的原因。
要獲得新能源汽車牌照,有一系列硬要求,對于這些要求,傳統(tǒng)汽車人與IT人的理解有很大區(qū)別,這是造成互聯網造車企業(yè)至今沒有拿到資質的主要原因之一。
有一位互聯網造車企業(yè)大咖曾在多個場合呼吁不要硬性規(guī)定企業(yè)必須擁有生產基地,希望采用代工方式生產汽車。對于這樣的思路,大家并不感到奇怪,在IT領域非常流行代工方式,在汽車領域是否可行呢?
很多IT產品由代工商生產,比如聯想的主板由精英ECS、微星、技嘉等代工生產,顯卡的代工生產商更多,ATI顯卡由藍寶或者撼迅(PowerColor)等代工。仔細觀察這些代工產品有兩個特點:一是代工產品不是高精尖產品;二是一般代工商不做終端零售。
IT產品涉及電子技術,由于大多消費者不懂,給人技術尖端的印象。其實好多IT代工產品的技術并非那么高精尖,有些代工產品只存在細微差別,同質化比較嚴重。而IT中的核心技術,比如芯片,就沒有代工現象,超級計算機亦沒有代工現象。
HTC曾經也是代工商,后來創(chuàng)立手機品牌,從此沒有企業(yè)再找它代工這方面的生產。富士康是代工界巨頭,不過在市場上找不到它的終端產品。而汽車領域似乎還沒有哪家企業(yè)僅僅做代工業(yè)務。
曾經有位國內汽車大佬公開表示愿意做汽車代工。人們不禁要問,汽車代工真得可行嗎?汽車代工有成功的案例。
特斯拉是一個很成功的IT人造汽車的案例,特斯拉早期由蓮花代工生產Roadster。最終,特斯拉自己生產Model車型。
但是,機械制造業(yè)也有很慘痛的教訓。日本三洋電機曾經無限輝煌,在家電領域比肩松下、東芝,而這家企業(yè)在業(yè)務蒸蒸日上之時接了代工業(yè)務,結果自己旗下品牌的洗衣機、電視機、冰箱等都受到極大的影響。最終,2015年,三洋電機退出了歷史舞臺。
雖然在IT、奢侈品領域流行代工,但在機械制造領域代工卻很難通行。究其原因,筆者以為,汽車與IT產品分屬兩個不同的門類,除了超級計算機等高精尖的產品之外,一般的IT代工產品復雜性、工藝要求等皆不如汽車。
汽車有四大工藝(沖壓、焊接、涂裝、總裝)、五大總成(發(fā)動機、方向機、變速器、前后橋、車架)的說法,哪一項都有核心技術。這么多核心技術組合在一起,匹配難度相當大。
消費者可以不在乎蘋果手機不是蘋果自己生產的,也可以不在乎LV包包是東南亞的普通工人生產的。但是,汽車是由誰生產的,他們非常在意,消費者對汽車品牌的追求注定了他們會探究該車到底是由誰代工的。
寶馬、奔馳是世界著名汽車企業(yè),它們會去代工嗎?筆者認為不會。研發(fā)汽車是一項異常艱苦的工作,企業(yè)投入巨資,最后或只賺取些微的代工利潤,而自己的產品還可能會受到影響。如果它們去代工,或許會成為汽車界的笑話。
汽車是一項需要長期大資金投入的產業(yè)。看看國外奔馳、寶馬的發(fā)展歷史,再細數國內幾家自主企業(yè)的發(fā)展軌跡,他們都經歷了幾十上百年的沉淀才有了今天的成果。大多數互聯網造車企業(yè)難有這個耐性,這是資本因素決定的。
國內大多數互聯網造車企業(yè)選擇引入風投資金。而這些風投資金有幾個顯著特點,資金規(guī)模都不是很大,并且注重相對短期的高收益。汽車研發(fā)生產卻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的行業(yè),并且利潤率相比于IT行業(yè)低很多,這幾個特點與風投資金的訴求并不完全吻合。
曾經有一位政府官員認為,要造新能源汽車,最少需要100億元人民幣。而這僅僅是起步,后續(xù)投入還有很多。因為研發(fā)生產汽車著實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目前的幾家互聯網造車企業(yè),能夠達到這個要求的并不多。
互聯網造車企業(yè)到現在無一拿到資質,冤不冤?目前業(yè)內似乎存在不同的聲音。不過,現在沒有拿到并不代表將來不能拿到。另外,有相當一批互聯網造車人已經認識到這些問題,紛紛自己建廠造車。他們的觀念正在改變,也期待他們的汽車夢能夠早日實現。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yè)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yè)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yè)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yè)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fā)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yè)研究院
2016年中國并購市場共完成交易3,105起,同比提高15.3%
助聽器(Hearing Aid)是一個有助于聽力殘疾者改善聽覺
2017年春節(jié)期間,國內航空公司共執(zhí)行航班8萬余班,同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