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第12屆國際胃癌大會在北京開幕,這也是國際胃癌大會首次在我國舉行。
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國胃癌每年新發病例約為68萬例,占全球發病病例的一半左右,大部分患者診斷時已為進展期胃癌。
北京市胃癌發病率為十萬分之17.53,在男性腫瘤發病率中排第四位,在女性腫瘤發病率中排第八位。
東亞地區胃癌發病率最高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的專家指出,世界各地的胃癌發病率存在巨大差異,最高的地區包括東亞、東歐以及中南美洲部分地區,西歐和北美的發病率則相對較低。
胃癌的發生與幽門螺桿菌感染密切相關,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國成人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高達60%,屬于胃癌高發國家。
胃癌被發現時多為中晚期
由于胃癌一經發現常為中晚期,患者存活超過5年的機會一般低于30%。而如果篩查出早期胃癌,通過內鏡手術或外科手術治療,患者存活5年的機會超過90%。
胃癌患者中,三四十歲的青年患者并不鮮見,回顧他們的日常生活,會發現很多胃癌年輕患者都是抽煙成癮、嗜酒如命、喜食油炸熱燙食物、煙熏燒烤肉食,三餐不定時、蔬菜水果攝入少、工作壓力大、精神壓抑、缺乏體育鍛煉等。
40歲以上是胃癌高發人群
不健康的生活飲食習慣是胃癌發生的重要危險因素。我國學者將40歲以上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確定為胃癌高危人群,建議作為篩查對象,包括:胃癌高發地區人群;幽門螺桿菌感染者;曾經患有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息肉、手術后殘胃、肥厚性胃炎、惡性貧血等胃癌前疾病;胃腸道腫瘤患者父母和親兄弟姐妹;存在胃腸道腫瘤其它高危因素等。
此外,流行病學資料顯示部分胃癌有家族聚集傾向,其中遺傳性彌漫性胃癌是由基因突變引起,突變的攜帶者一生中有80%的概率發生遺傳性浸潤性胃癌。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生態板市場發展面臨巨大機遇和挑戰
在八十年代中期之前,上海飯店業的發展較為緩慢,截止19
LED照明行業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LED照明行業的國內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