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過去了,當時提出的問題,比如大學語文日益邊緣化、大學語文課遭遇質疑乃至輕視等,都沒有得到真正解決。
從形式上看,開設大學語文的學校越來越多了,但大多例行公事。大學語文任課教師一般從中文系調配,但教授一般不愿意上,只能從助教、講師、副教授中選擇。高級職稱教師不愿意上大學語文,一是因為于學術科研并無幫助,二是不愿面對應付這門課程的學生。
我有十余年大學語文課教學經驗,對學生語文水平的整體認知是:文科學生強于理工科學生,理工科學生強于藝術、體育專業學生。所有專業(包括中文)學生的語文素養都在緩慢地下降,看不到上升跡象。
開課之初,我會給學生布置參考書目,要求學生閱讀,完成的學生屈指可數。教材有《紅樓夢》選文,我檢查時發現,表現最好的班級閱讀率為30%多,最差的班級只有三五人讀了。按照教學計劃,學生要完成兩篇習作,有的學生要么抄兩篇交差,要么應付,認真寫的并不多。有一個學生公開講,不知道寫文章有什么用。
2014年,我在臺灣大學研修半年,他們也為外系本科生開設“國文”課。國文課是公共必修課程,學校很重視,名教授、系主任也要上這門課。臺大的國文課連上兩學期,每周3節課,每學期3學分。上課內容由老師自定,沒有統一教材,只有兩條共同的培養目標。一是通過經典文本的解讀,使學生熟悉人文思維程序,并深度了解中國的人文傳統。二是通過討論與寫作,增進學生思考及文字表達能力。我聽過一次國文課,學生準備充分,討論很深入,并沒有表現出厭學情緒。
為什么臺灣的教授、系主任愿意上國文課,大學生也愿意聽國文課,而大陸卻剛好相反呢?根本問題在于評價方式。大陸高校用課題、論文考核教師,而學生從小養成了為考試而學習的習慣。考研、考公務員、考編制都不考大學語文,在他們眼中語文遠不如英語、計算機的地位高。教師、學生都太精明了,大學語文不就尷尬了嗎?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雪花白大理石市場發展面臨巨大機遇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
產業新城建設與傳統產業園行業研究報告中的產業新城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