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電報大樓關閉電報業務:電報時代正式落幕
“7193 1032 1129 2869 3602……”寫出這一串數字,網名為“大快活兔”的老電報人算是在微博上正式和北京電報大樓告別了。
微博截圖
這串摩爾斯代碼所代表的是:吾于1982年入職北京電報局,目睹35年變遷,時代變革天翻地覆,無以言表,故以此紀念。這也是老人對過去歲月的一種告別,用發給自己的最后一封電報。“電報大樓營業廳今天開始關閉了,作為一個老電報人,只有以此紀念了。
北京電報大樓是中國第一座最新式電報大樓,1956年4月21日北京電報大樓動工興建,1958年10月1日,北京電報大樓正式投入生產。電報大樓是當時中國電報通信的總樞紐。電報大樓的鐘聲曾是新中國、新北京的重要標志,其營業廳曾為亞洲最大的電信業務綜合營業廳。
今天開始,電報大樓將正式關門,成為中宣部的對外發布廳。
北京城里唯一一個能發電報的地兒
位于西長安街11號的北京電報大樓,是新中國第一個大型綜合通信樞紐,一層的聯通營業廳也是北京城里唯一一個能發電報的地兒。昨天下午,這里貼出“敬告用戶”通知,正式宣布停業。通知中寫到:“現因電報大樓裝修改造,電報大樓營業廳于6月15日關閉。營業廳所有業務將調至長話大樓營業廳。”
“所有的詩意都隨著今天電報大樓歇業搬家而消失了。”聽聞此消息,不少網友表達了對電報大樓的念念不舍。
曾經是長安街邊最高建筑之一
6月的長安街,陽光刺得人晃眼。在一堆繁華的商業樓宇中,樣式有點兒古舊的北京電報大樓,依舊是那么雄壯、威嚴,101米長、73.37米高的樓體四方端正,樓上正中間的四面塔鐘,使大樓俯視為“山”字形。在上世紀50年代中后期,這里和東邊的北京飯店,曾是整條長安街上僅有的兩個高大建筑。據歷史考證,解放初期,因為國家通信需要,1952年由北京電信局提出申請建電報大樓。
大樓于1956年5月正式動工,由郵電部主持建設,四位蘇聯專家指導設計,莫斯科通信建設公司指導施工。1958年9月29日,電報大樓正式建成投產,主體共6層,成為國內第一個國際國內通信樞紐,也曾是亞洲最大的電信業務綜合營業廳。自建成起,每一封從全國各地發出的電報,都要先經過電報大樓才能轉到地方,電報章上鐫刻的“01”編號,就是大樓“老大哥”地位的身份象征。
《東方紅》的鐘聲仍照常響起
當然,對一代又一代的北京人來說,在長安街上矗立了半個多世紀的電報大樓,最令人熟悉的還是響徹北京城的樓頂鐘聲——《東方紅》。這是當年由周總理親自選定的樂曲,60年代初時每天24小時整點都報時,后來為了避免夜間擾民,改為每天早晨七點至晚上十點間報時。
“滿街的自行車車鈴聲,國營商店售貨員的應答聲,電報大樓上震耳欲聾的《東方紅》整點報時樂曲,這是幾十年前的北京最樸素的聲音。”從小住在西單、聽著鐘聲長大的市民周先生感嘆。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賽車主題公園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戰
小龍蝦研究報告對小龍蝦行業研究的內容和方法進行全面的
二三線城市房地產研究報告對二三線城市房地產行業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