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每日郵報》6月14日報道,來自英國的BrianGatley今年70歲。不久前他和朋友駕船在離威爾士西部小鎮岸邊6英里遠的海里釣魚。然而讓他感到意外的是,這一次他卻釣到了一個大家伙,并且與其足足較量了45分鐘。
Brian其實是想釣一些黃鰭鯛,但魚竿突然被一股強勁的力量拉住,在經過一番較量后他將水里的大魚拉上水面,發現釣到的是一條5英尺(約1.5米)長的鯊魚,重量在35到40磅(約32到36斤)之間,這種鯊魚名叫“TopeShark”,是一種體型纖細卻力量很大的鯊魚,一直以力量著稱。
Brian說現在正是鯖魚出現的季節,那條鯊魚很明顯是等候在鯖魚遷徙的路線上準備捕食。
當時Brian和朋友邊聊天邊釣著魚,沒曾想卻有大魚咬鉤,這讓他感到很興奮,雖然苦戰45分鐘讓他手臂酸疼,但最后,Brian還是選擇割斷魚線放了這條鯊魚。
Brian說自己不忍殺死如此美麗的物種,他只想釣一些自己平常食用的魚類。專家說這種鯊魚成長速度緩慢,又面臨著漁民的捕撈,已變得越來越少。現在當地已經禁止使用除了釣魚以外的方式來獵捕這類鯊魚。
《老人與海》是美國作家海明威于1951年在古巴寫的一篇中篇小說,于1952年出版。
該作圍繞一位老年古巴漁夫,與一條巨大的馬林魚在離岸很遠的灣流中搏斗而展開故事的講述。它奠定了海明威在世界文學中的突出地位,這篇小說相繼獲得了1953年美國普利策獎和1954年諾貝爾文學獎。《老人與海》故事的背景是在20世紀中葉的古巴。主人公是一位名叫圣地亞哥的老漁夫,配角是一個叫馬諾林的小孩。風燭殘年的老漁夫一連八十四天都沒有釣到一條魚,但他仍不肯認輸,而是充滿著奮斗的精神,終于在第八十五天釣到一條身長十八尺,體重一千五百磅的大馬林魚。大魚拖著船往海里走,老人依然死拉著不放,即使沒有水,沒有食物,沒有武器,沒有助手,左手抽筋,他也絲毫不灰心。經過兩天兩夜之后,他終于殺死大魚,把它拴在船邊。但許多鯊魚立刻前來搶奪他的戰利品。他一一地殺死它們,到最后只剩下一支折斷的舵柄作為武器。結果,大魚仍難逃被吃光的命運,最終,老人筋疲力盡地拖回一副魚骨頭。他回到家躺在床上,只好從夢中去尋回那往日美好的歲月,以忘卻殘酷的現實。
鯊魚,生活在海洋中,是海洋中的魚類。
鯊魚早在恐龍出現前三億年前就已經存在地球上,至今已超過五億年,它們在近一億年來幾乎沒有改變。鯊魚,在古代叫作鮫、鮫鯊、沙魚,是海洋中的龐然大物,所以號稱“海中狼”。傳統觀念認為鯊魚的軟骨(即魚翅)中蛋白質很高,但這是錯誤的。雞蛋的蛋白質遠遠超過魚翅。此外,研究顯示,由于鯊魚體內易于富集汞,同時鯊魚翅中含有一定量的神經毒素,故對人體有潛在危害。因為幾十年來的大量獵殺,鯊魚存在滅絕風險。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優碳鋼市場發展面臨巨大機遇和挑戰
賽車主題公園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戰
小龍蝦研究報告對小龍蝦行業研究的內容和方法進行全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