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4年新能源天然氣市場發展現狀調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預測報告
中研普華通過對新能源天然氣行業長期跟蹤監測,分析新能源天然氣行業需求、供給、經營特性、獲取能力、產業鏈和價值鏈等多方面的內容,整合行業、市場、企業、用戶等多層面數據和信息資源,為客...
自2015年以來,中國天然氣市場的變化呈現出波詭云譎的態勢:2015年,消費量“急轉直下”,從過去七年間(2007?2014)超過15%的年均增長率,跌至5.7%。2017年,天然氣市場又“竄天猴”式地實現了年均17%的消費增長率。不僅老百姓大呼看不懂,就連很多天然氣從業專家也
了解了上述背景后,我們現在可以對我國天然氣需求在2015年猛跌、2017年又猛漲這一現象做出解釋了。歸根到底,還是兩大因素在起主導作用:經濟形勢和國家政策。
2015年,在我國經濟增速放緩、宏觀經濟低迷的背景下,上述五大高污染、高耗能工業部門產能過剩問題嚴重,企業為了盈利不得不縮減生產規模。生產減少,意味著天然氣需求減少,加之這五個部門的天然氣消費受國家政策的限制,所以天然氣消費量增速減緩,是可以理解的。
與此同時,價格改革也導致工業燃料用氣需求進一步受到抑制。2014年下半年,國家發改委上調非居民用存量天然氣門站價格,每方提升0.4元,這對本來就推進緩慢的“煤改氣”而言,可以說是雪上加霜。因為,首先,煤炭比天然氣價格更便宜,在沒有政策強制的前提下,企業很少有動力從煤炭轉向天然氣;其次,天然氣雖然是清潔能源,但依然屬于化石能源,并且經常被視為一種應對污染的“過渡能源”,能源公司一般期望在15?30年間收回成本,因此并不會認為由煤炭轉向天然氣是一項好的投資策略。因此,到2015年,使用天然氣的能源生產僅占到了整個能源生產的3%,天然氣發電裝機容量僅占到總發電裝機容量的4.4%。
而2017年天然氣消費的大幅增加,則與GDP增速有很大關系。2017年,我國GDP增速7年來首次提速。伴隨著經濟發展的再次活躍和工業活動的增加,天然氣需求顯著上漲。2017年,天然氣的消費總量為2352億立方米,增長率高達17%。對于LNG接收站而言,2017年也是最為繁忙的一年,LNG進口量增長48%,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大LNG進口國。LNG接收站的平均使用率高達66%,甚至有部分LNG接收站的使用率遠遠超過了規定的運營能力。
此外,國家政策對天然氣需求的積極提振,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2015年年底,國家發改委將非居民用氣最高門站價格的標準降低了0.7元/立方米,2017年,國家發改委再次發文,將上述價格標準再降0.1元/立方米。更重要的是,我國對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為了切實整治空氣污染問題,我國在北方地區大規模推動“煤改氣”政策,全國已有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等近20個省份頒布“煤改氣”相關政策。從政策效果來看,江蘇受發電用氣拉升的影響增幅最大,約24億立方米;山東、河南、河北受“煤改氣”推進影響,增量合計為40億立方米。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結論,我國天然氣消費量從長期“看漲”。但是,也要警惕天然氣的“過度投資”。超過市場所需的天然氣供應,不僅需要耗費巨額的基礎設施成本,而且這些基礎設施一旦建成亦無法用作他處,會造成極大的時間和金錢浪費。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北京時間6月21日晚間消息,韓國媒體今日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稱,三星電子今年可能無法實現其3.5億部智能手機的銷售目標...
記者21日從中國殘聯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國家通用手語常用詞表》和《國家通用盲文方案》將于2018年7月1日起實施。...
北京時間6月22日23:00,2018俄羅斯世界杯D組第2輪,尼日利亞vs冰島。尼日利亞vs冰島比分進球數預測比分:3-1,2-0進球...
6月22日,樂視網在北京召開2017年度股東大會,審議關于2017年年度報告、樂視網和樂融致新(原名樂視致新)向融創旗下1...
6月8日24時成品油限價下調,根據“十個工作日”原則,本輪調價窗口為6月25日24時。昨日,多家咨詢機構向記者表示,近O...
據彭博社北京時間6月22日報道,盡管降低了IPO估值目標,但小米仍有望成為全球最貴的主要手機廠商。知情人士稱,這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