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3年中國物聯網機器人行業全景調研及投資趨勢分析報告
隨著5G技術時代的到來,移動無線數據將呈現爆發式增長。實時數據通信使即時利用本屆CEBIT首次展出的許多全新物聯網應用成為可能。未來,物聯網甚至還將包括安裝傳感器的卡車輪胎,讓車輛所有者C...
記者了解到,該物聯網與區塊鏈融合研究組,由美國、英國、德國、法國等十余個國家的專家參與,將在未來的一年中重點開展物聯網與區塊鏈市場發展和國際標準化現狀分析,基于區塊鏈的物聯網應用案例分析,物聯網與區塊鏈融合框架,物聯網與區塊鏈互操作需求分析,物聯網與
記者17日從國家物聯網基礎標準工作組獲悉,經過為期一個月各成員國的投票,ISO/IEC JTC1(國際標準組織/國際電工委員會 第一聯合技術委員會)正式通過了由中國主導提交的關于成立物聯網與區塊鏈融合研究組的提案,并由我國物聯網基礎標準工作組總體組組長沈杰博士擔任主席。這標志著我國在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創新發展上又贏得了“話語權”,對于中國相關產業引領全球發展,以及推動實體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記者了解到,該物聯網與區塊鏈融合研究組,由美國、英國、德國、法國等十余個國家的專家參與,將在未來的一年中重點開展物聯網與區塊鏈市場發展和國際標準化現狀分析,基于區塊鏈的物聯網應用案例分析,物聯網與區塊鏈融合框架,物聯網與區塊鏈互操作需求分析,物聯網與區塊鏈融合的新國際標準立項建議等工作。同時,也將同相關國際標準組織建立密切的聯合工作機制,共同推動物聯網與區塊鏈的國際標準化工作以及產業應用落地的研究。
沈杰介紹,從國際發展來看,物聯網和區塊鏈的技術和產業發展迅速,逐步成為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創新的兩大代表領域。近年來,我國在中國電子標準化研究院等單位的推動下,物聯網和區塊鏈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已取得了多項重大的成果。日前ISO/IEC JTC1國際標準組織正式發布了ISO/IEC 30141《物聯網 參考架構》FDIS(國際標準草案最終投票)的投票結果,以84.2%的高贊成率通過,并已進入出版印刷階段。
值得一提的是,由中國領導推動物聯網與區塊鏈融合的標準研究,一方面,區塊鏈可以為物聯網的大規模商業應用和數據價值充分挖掘,建立可靠的分布式信用保障機制;另一方面,物聯網可以為區塊鏈技術的落地應用,并實質性地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的共同發展,提供數量龐大的行業應用場景和高價值的數據資源。
相關閱讀:物聯網時代 人工智能與安全的博弈將何去何從
近年來,隨著機器學習、計算能力、存儲能力以及云計算等技術發展,人工智能技術呈現出“井噴式”發展,家電、移動設備等各種硬件產品中都開始融入人工智能技術,AI人工智能的發展已成為大勢所趨。
而隨著人工智能的不斷發展,對于AI安全的考慮也已經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來討論。日前,移動安全聯盟聚焦于AI技術與安全問題,于2018(第十七屆)中國互聯網大會會議期間成功舉辦2018中國人工智能移動安全高峰論壇。論壇上,來自各個領域的專家圍繞“AI時代智能終端的攻與防”這一主題,對“AI人工智能與安全”進行了探討。
360智能安全研究院院長李康表示,智能和安全已經對抗很多年了,未來還會一直存在,“安全對抗應該是安全領域永恒的一個主題。”
AI人工智能與安全的博弈
人工智能技術對安全產業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北京大學郭耀教授表示,他目前正在用人工智能技術解決很多應用安全的問題,比如安全分析、廣告欺詐監測、隱私分析等。
郭耀說認為,“應用在訪問用戶數據前會有一個非常長的條款,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就可以對此進行聚類分析,然后對比相似功能的應用,如果100個應用做同樣的事情,其他的都不需要電話號碼,而有一個需要,那肯定是有問題的。”
但任何新興技術都是一把雙刃劍,AI技術在助力防護方的同時,也會成為攻擊者的利器。
比如,目前大部分AI應用系統都基于已有的主流AI框架實現,而AI系統框架以及AI系統所依賴的軟件實際上也存在安全漏洞。這些安全漏洞如果被攻擊者利用,將會侵犯用戶在終端和云端的隱私數據;更有甚者,攻擊者還可以通過網絡設備去控制智能家居的溫度,或者更改家庭中設置的智能安防,從而造成人身安全和家庭財產。
AI人工智能本身存在安全問題
長虹信息安全燈塔實驗室首席科學家唐博表示,對于智能設備廠商來說,AI促進了產品效能的提高,促進了用戶使用體驗的提升。同時會帶來一些安全問題,也是預料之中的。
以智能電視為例,語音識別和人臉識別技術讓電視機不再僅僅是單獨的家電,而將會成為家庭交互終端的入口。但人工智能電視仍然會存在類似安全漏洞未修復、配置不當、越權操作等信息安全問題。不法分子能遠程獲取root權限,遠程劫持電視設備,并進行開關攝像頭、安裝惡意應用、收集用戶隱私生活信息等操作,這將造成用戶隱私泄露或財產損失。
另外,冰箱,空調等都是屬于智能家居,但這些電器自身并不帶有智能的功能,不過是通過增加智能芯片,用一些IoT的解決方案將控制請求,參數與白電主板對接。目前IOT芯片層面上的漏洞可以導致白電大批量的被控制,同時在IoT云端,物聯網協議這邊存在漏洞也可以導致批量的智能家居設備受影響。
正如北京大學教授郭耀表示,智能產品的硬件多是國內生產,但是芯片多還是國外的,像安卓,RAM,小米的內核,包括Linux開源都不是國內自主研發的,技術層面的安全也存在著隱患。
所以,AI人工智能技術要真正走進尋常百姓家,安全仍是需要防范的最大風險。
AI人工智能與安全的平衡發展
如何打造人工智能的安全,使二者平衡發展,是目前乃至未來科技巨頭需要重點研究的方向。對于AI和安全的關系,長虹安全實驗室唐博認為可以為三個發展階段。
第一個階段,用AI的方法可以解決一些安全的問題,可以用AI的方法來識別攻擊,可以通過大數據分析,分析流量和終端的一些情況,來識別一些異常流量或者一些攻擊的行為。
第二個階段,是用安全來保護人工智能,同時保護隱私。在人工智能的模型被“偷”,被“騙”的過程,需要對其進行安全保護。
第三個階段,是在智能設備的安全性達到一定程度時,可能會出現跨設備甚至跨平臺的AI應用,效率也會得到進一步提升。在這個過程中,AI、安全和效率三者之間是一個相輔相成的發展過程。
唐博還表示:“對長虹來講,特別中興事件之后,長虹特別關注自主知識產權的硬件設備,包括一些系統級的軟件。同時,基于自主知識產權或者一些開源的自主化的知識產權的芯片,在安全上有一些差異化,在系統層定制化的一些產品。”
在IoT時代,新的芯片和操作系統的出現,對中國智能家居的發展,包括物聯網的發展都是一個機會。未來長虹安全實驗室將利用AI和區塊鏈技術打造云管端全方位的物聯網安全體系,創新應用技術,配合區塊鏈安全,將人工智能與安全的關系維持在最佳狀態。
“在物聯網、云管端形成的整體安全體系下,配合AI,配合區塊鏈,是可以有更好的未來,為大家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率的智慧生活。”唐博表示。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2018年《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出爐,百世集團以200億元的收入首次上榜,排在地364位。而此次上榜門檻為年營業收入138...
加拿大礦業公司Plateau Energy Metals位于秘魯的子公司Macusani Yellowcake近日發現一處大型鋰礦。在Puno地區的Fal...
南京土拍取消現房銷售,全面推行“競自持”。南京市土地拍賣政策發生重大變化。7月17日下午掛出的5幅地塊出讓條件顯示...
一直以來,兒童用藥短缺問題備受關注,近年來隨著政策的不斷鼓勵和扶持,兒童用藥市場發展空間漸顯。7月10日,國家衛3...
近日,由圓通速遞投資參股的歐洲華捷發展有限公司在布拉格與捷克LOGISTIS QUELFOR公司簽署合作協議,啟動“一帶一路2...
印度超中國成第二大手機制造國:123家廠商年產2.25億部印度已經成為僅次于中國和美國的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機消費市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