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快速增長,中藥材澤蘭行業發展機遇大,如何驅動行業內在發展動力?
中藥材澤蘭研究報告對行業研究的內容和方法進行全面的闡述和論證,對研究過程中所獲取的資料進行全面系統的整理和分析,通過圖表、統計結果及文獻資料,或以縱向的發展過程,或橫向類別分析提出...
近年來,甘肅省渭源縣圍繞定西市委市政府打造“中國藥都”的產業發展方向,以建設“全國知名的中醫藥產業基地”為目標,按照“公司帶動、連片發展、整體推動”的思路,采取“企業+基地+貧困戶”模式
甘肅渭源:打造中藥材標準化種植基地
近年來,甘肅省渭源縣圍繞定西市委市政府打造“中國藥都”的產業發展方向,以建設“全國知名的中醫藥產業基地”為目標,按照“公司帶動、連片發展、整體推動”的思路,采取“企業+基地+貧困戶”模式、“合作社+貧困戶+標準化”模式以及“勞務輸轉”模式等模式,組織龍頭企業(合作社)在中藥材適種區貧困村籌建中藥材種植示范基地,對貧困村進行幫扶。貧困戶加入企業(合作社),跟其簽訂合同,統一品牌。企業(合作社)負責種苗、肥料等原料的供應、技術指導以及產品回收,帶動貧困戶開展標準化中藥材種植。
據了解,為進一步推動產業扶貧,渭源縣積極推進幫扶企業(合作社)采用“公司+基地+貧困戶”的模式,近年來渭源縣堅持每年規劃建設中藥材標準化種植基地5萬畝,每年可帶動1.13萬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增收3000元以上。目前,渭源縣40萬畝中藥材種植面積中,標準化種植基地達到30萬畝。其中,貧困村中藥材種植面積達到10萬畝以上,貧困村戶均中藥材種植面積達到4.1畝以上。同時,幫扶企業(合作社)依托中醫藥產業項目,加大培訓力度,采取集中辦班、現場指導、咨詢服務等形式,開展科學化技術普及培訓。確保貧困村戶均有1人掌握中藥材標準化種植技術,每個貧困村培育2-3個產業科技示范戶,每個示范戶帶動10-20個貧困戶。
2018年,渭源縣將1000萬財政扶貧資金采用“三變模式”,以折股量化形式,通過相關程序入股到中藥材龍頭企業,在會川鎮本廟村等建設黨參、黃芪、當歸標準化種植基地各1000畝,帶動貧困戶1000戶,每戶每年分紅1000元,可連續分紅15年。
中藥材標準化種植基地的建成,進一步規范了中藥材標準化種植,帶動中藥材產業向市場化、規模化發展,并帶動當地相關產業融合發展,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同時解決附近消散勞動力就業,改善了當地群眾生活質量和水平。實現了扶貧開發由“扶生存”到“扶發展”的根本轉變,切實增強了廣大貧困人口的自我“造血”功能,形成了穩定脫貧、穩定增收的長效機制。
此外,為保障藥農利益,渭源縣探索建立政策性農業保險、貸款扶持、項目補貼與標準化種植掛鉤機制,以解決貧困村藥農種植前生產資金短缺問題,防范和化解中藥材種植期間的自然風險和收獲期市場風險,確保產業安全健康發展,強化中藥材產值保險力度,確保貧困戶穩定增收。
隴南武都:合作社+農戶 中藥材種植拓寬產業扶貧路
中藥材是隴南市武都區半山及高山地帶生長的經濟作物,也是全區精準扶貧的主要產業,有著投資小,收益大的特點。因此,帶動貧困戶種植中藥材已經成為脫貧致富的一項重要舉措。
玉皇鄉院子灣村趙興一家是建檔立卡貧困戶,自加入玉皇鄉康瑞種植農民合作社以來,通過種植黃芪等中藥材,每年都有4-5萬元的固定收入,趙興一家也正走在脫貧致富的道路上。他說“自從加入了合作社,我免費領到了黃芪苗子、有機肥,種的藥材也多了。我們村每家每戶都有。今年我種了10畝,能收入4-5萬。真的特別感謝黨的好政策和合作社的幫助。”
2015年以來,康瑞種植農民合作社就與當地80多戶貧困戶簽訂協議,以高于市場價格優先收購貧困戶的中藥材,每年80戶貧困戶每戶人均增收400至1000元。玉皇鄉康瑞種植農民合作社通過“合作社+農戶+電商”的模式,根據貧困戶的實際情況,采取土地入股分紅、優先收購和預定等方案,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武都區康瑞種植農民合作社負責人杜桂英說:“2014年我成立了康瑞種植合作社,通過1688網店,帶動我們玉皇鄉12個村200多戶貧困戶種植,通過網店也幫助貧困戶脫貧71戶;現在一心想著抓重點,把中藥材的質量提高,產品好了才能賺錢。給每戶提供一畝地的有機肥讓他們去種植,2017年我們就開始簽訂協議了。今年我也有信心將帶動非貧困戶和貧困戶,讓他們把我們中藥材的質量提高,能銷到更多地方,讓更多的廠家認可。”
豬苓同樣是一種中藥材,它與黃芪相比,有技術難度大,生長年限長的特點,相同點在于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上是異曲同工的,武都區金滿地農民專業合作社帶領貧困戶在種植豬苓這一中藥材上,也取得了成功。
“我們金滿地農民專業合作社,主要以種植豬苓特色藥材為主,種植的目的就是把產業發展起來,帶動本村和周圍鄰近村社的村民富起來,把貧困戶也帶動了。今年在種植技術上算成功了,產量也很好,還有1斤長20斤的,最差的長到4-5斤,平均在八斤左右,產量技術上都達到了,已本村帶動10多戶種植豬苓,產量都很好。”武都金滿地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李建文告訴記者。
近年來,武都區積極引進中藥材新品種、新技術,加大培訓力度,把抓扶貧、促增收作為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積極引導群眾大力發展中藥材產業,探索和實施合作社+農戶的模式,使中藥材種植成為群眾脫貧致富的好幫手。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湛江:海鮮價格下降銷量大隨著南海伏季休漁期結束,出海漁船陸續帶回大量海貨,不斷充實海鮮市場。日前,筆者走訪廣東...
美國時尚企業紛紛轉移產能到東南亞國家中美貿易摩擦加劇,受特朗普政府將對中國手袋等商品加征關稅的影響,柬埔寨和越...
發改委印發《促進鄉村旅游發展提質升級行動方案(2018年-2020年)》。《方案》要求補齊鄉村旅游道路和停車設施建設短2...
10月15日消息,韓國最大的咖啡連鎖店“咖啡陪你”(Caffe Bene)在華合資企業咖啡陪你(上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遭遇8...
根據《農產品進口關稅配額管理暫行辦法》(商務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令2003年第4號),現將2019年棉花進口關稅配2...
北京積分落戶名單北京今年積分落戶進入公示階段,落戶規模6000人。按照同分同落的原則,落戶人員公示名單確定為601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