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平臺經濟是生產力新的組織方式,是經濟發展新動能,對優化資源配置、促進跨界融通發展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推動產業升級、拓展消費市場尤其是增加就業,都有重要作用。
(五)積極推進“互聯網+監管”。依托國家“互聯網+監管”等系統,推動監管平臺與企業平臺聯通,加強交易、支付、物流、出行等第三方數據分析比對,開展信息監測、在線證據保全、在線識別、源頭追溯,增強對行業風險和違法違規線索的發現識別能力,實現以網管網、線上線下一體化監管。(國務院辦公廳、市場監管總局等相關部門按職責分別負責)根據平臺信用等級和風險類型,實施差異化監管,對風險較低、信用較好的適當減少檢查頻次,對風險較高、信用較差的加大檢查頻次和力度。(各相關部門按職責分別負責)
三、鼓勵發展平臺經濟新業態,加快培育新的增長點
(一)積極發展“互聯網+服務業”。支持社會資本進入基于互聯網的醫療健康、教育培訓、養老家政、文化、旅游、體育等新興服務領域,改造提升教育醫療等網絡基礎設施,擴大優質服務供給,滿足群眾多層次多樣化需求。鼓勵平臺進一步拓展服務范圍,加強品牌建設,提升服務品質,發展便民服務新業態,延伸產業鏈和帶動擴大就業。鼓勵商品交易市場順應平臺經濟發展新趨勢、新要求,提升流通創新能力,促進產銷更好銜接。(教育部、民政部、商務部、文化和旅游部、衛生健康委、體育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等相關部門按職責分別負責)
(二)大力發展“互聯網+生產”。適應產業升級需要,推動互聯網平臺與工業、農業生產深度融合,提升生產技術,提高創新服務能力,在實體經濟中大力推廣應用物聯網、大數據,促進數字經濟和數字產業發展,深入推進智能制造和服務型制造。深入推進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加快跨行業、跨領域和企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及應用普及,實現各類生產設備與信息系統的廣泛互聯互通,推進制造資源、數據等集成共享,促進一二三產業、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業農村部等相關部門按職責分別負責)
(三)深入推進“互聯網+創業創新”。加快打造“雙創”升級版,依托互聯網平臺完善全方位創業創新服務體系,實現線上線下良性互動、創業創新資源有機結合,鼓勵平臺開展創新任務眾包,更多向中小企業開放共享資源,支撐中小企業開展技術、產品、管理模式、商業模式等創新,進一步提升創業創新效能。(發展改革委牽頭,各相關部門按職責分別負責)
(四)加強網絡支撐能力建設。深入實施“寬帶中國”戰略,加快5G等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優化提升網絡性能和速率,推進下一代互聯網、廣播電視網、物聯網建設,進一步降低中小企業寬帶平均資費水平,為平臺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展改革委等相關部門按職責分別負責)
四、優化平臺經濟發展環境,夯實新業態成長基礎
(一)加強政府部門與平臺數據共享。依托全國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國家“互聯網+監管”系統、國家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和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進一步歸集市場主體基本信息和各類涉企許可信息,力爭2019年上線運行全國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電子證照共享服務系統,為平臺依法依規核驗經營者、其他參與方的資質信息提供服務保障。(國務院辦公廳、發展改革委、市場監管總局按職責分別負責)加強部門間數據共享,防止各級政府部門多頭向平臺索要數據。(發展改革委、中央網信辦、市場監管總局、國務院辦公廳等相關部門按職責分別負責)暢通政企數據雙向流通機制,制定發布政府數據開放清單,探索建立數據資源確權、流通、交易、應用開發規則和流程,加強數據隱私保護和安全管理。(發展改革委、中央網信辦等相關部門及各地區按職責分別負責)
(二)推動完善社會信用體系。加大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開放力度,依法將可公開的信用信息與相關企業共享,支持平臺提升管理水平。利用平臺數據補充完善現有信用體系信息,加強對平臺內失信主體的約束和懲戒。(發展改革委、市場監管總局負責)完善新業態信用體系,在網約車、共享單車、汽車分時租賃等領域,建立健全身份認證、雙向評價、信用管理等機制,規范平臺經濟參與者行為。(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等相關部門按職責分別負責)
(三)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各地區各部門要充分聽取平臺經濟參與者的訴求,有針對性地研究提出解決措施,為平臺創新發展和吸納就業提供有力保障。(各地區、各部門負責)2019年底前建成全國統一的電子發票公共服務平臺,提供免費的增值稅電子普通發票開具服務,加快研究推進增值稅專用發票電子化工作。(稅務總局負責)盡快制定電子商務法實施中的有關信息公示、零星小額交易等配套規則。(商務部、市場監管總局、司法部按職責分別負責)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基于互聯網和大數據等技術手段,創新發展適應平臺經濟相關企業融資需求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為平臺經濟發展提供支持。允許有實力有條件的互聯網平臺申請保險兼業代理資質。(銀保監會等相關部門按職責分別負責)推動平臺經濟監管與服務的國際交流合作,加強政策溝通,為平臺企業走出去創造良好外部條件。(商務部等相關部門按職責分別負責)
五、切實保護平臺經濟參與者合法權益,強化平臺經濟發展法治保障
(一)保護平臺、平臺內經營者和平臺從業人員等權益。督促平臺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建立健全交易規則和服務協議,明確進入和退出平臺、商品和服務質量安全保障、平臺從業人員權益保護、消費者權益保護等規定。(商務部、市場監管總局牽頭,各相關部門按職責分別負責)抓緊研究完善平臺企業用工和靈活就業等從業人員社保政策,開展職業傷害保障試點,積極推進全民參保計劃,引導更多平臺從業人員參保。加強對平臺從業人員的職業技能培訓,將其納入職業技能提升行動。(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負責)強化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依法打擊網絡欺詐行為和以“打假”為名的敲詐勒索行為。(市場監管總局、知識產權局按職責分別負責)
(二)加強平臺經濟領域消費者權益保護。督促平臺建立健全消費者投訴和舉報機制,公開投訴舉報電話,確保投訴舉報電話有人接聽,建立與市場監管部門投訴舉報平臺的信息共享機制,及時受理并處理投訴舉報,鼓勵行業組織依法依規建立消費者投訴和維權第三方平臺。鼓勵平臺建立爭議在線解決機制,制定并公示爭議解決規則。依法嚴厲打擊泄露和濫用用戶信息等損害消費者權益行為。(市場監管總局等相關部門按職責分別負責)
(三)完善平臺經濟相關法律法規。及時推動修訂不適應平臺經濟發展的相關法律法規與政策規定,加快破除制約平臺經濟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司法部等相關部門按職責分別負責)
涉及金融領域的互聯網平臺,其金融業務的市場準入管理和事中事后監管,按照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執行。設立金融機構、從事金融活動、提供金融信息中介和交易撮合服務,必須依法接受準入管理。
各地區、各部門要充分認識促進平臺經濟規范健康發展的重要意義,按照職責分工抓好貫徹落實,壓實工作責任,完善工作機制,密切協作配合,切實解決平臺經濟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推動各項政策措施及時落地見效,重大情況及時報國務院。
2020-2025年版總部經濟項目商業計劃書
《2020-2025年總部經濟項目商業計劃書》為中研普華公司獨家首創針對項目投融資咨詢服務的專項計劃書。計劃書分為:行業通用版、專業定制版。行業通用版是中研普華根據行業一般水平測算好了行業B...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市場監管總局發布《規范促銷行為暫行規定》為進一步規范經營者促銷行為,維護市場競爭秩序、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進一...
2020工業品市場全景調研及行業投資價值分析工業品(Industrial Products)是購買以后用于加工生產或企業經營用的產品...
抗體藥物是一種由抗體物質組成的藥物。常見的藥物有: 抗CD3單抗/愛歐山、Rituximab/美羅華、Trastuzumab/赫賽汀M...
2020濾紙行業發展現狀及投資前景分析濾紙(Filter Paper)是一種常見于化學實驗室的過濾工具,常見的形狀是圓形,多V...
頭部按摩器通過按摩給大腦恢復體力。頭部按摩器舒緩松弛模式藉由緊實、持續性的氣壓按摩,幫助大腦快速舒解壓力和緊繃...
2020美縫劑市場投資前景及趨勢分析美縫劑是勾縫劑的升級產品,美縫劑的裝飾性實用性明顯優于彩色填縫劑。解決了瓷磚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