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衛星遙感技術將正式全面在農村金融領域商用,成為解決農戶貸款難的新鑰匙!中國也將成為全球范圍內,第一個將衛星遙感技術運用于數字貸款領域的國家。
據了解,衛星遙感技術將正式全面在農村金融領域商用,成為解決農戶貸款難的新鑰匙!中國也將成為全球范圍內,第一個將衛星遙感技術運用于數字貸款領域的國家。
據記者了解,這套以衛星遙感技術為特色的農村金融風控系統,內部代號為“大山雀”,它也成為“阿里動物園”里,繼平頭哥、犀牛(新制造)、小蠻驢(新物流機器人)之后,又一位技術仔。
中國衛星遙感行業發展概況
一、行業發展成就
1、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發布《2017中國高分衛星應用國家報告》。
該報告體現了高分衛星應用的最新成果和相應國家整體能力的初步形成,支撐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手段上了一個新臺階,是指導國家遙感應用發展的綱領性報告。報告的發布代表了我國遙感應用從試驗應用型向業務服務型戰略轉型的實質性突破,是我國遙感應用領域的里程碑事件。
2、全球黑土地關鍵帶土壤質量天空地一體化遙感調查與監測。
首次將航空高光譜技術應用于全球黑土地關鍵帶(北緯46度帶)地質生態調查與監測,建立了從航空高光譜數據獲取到土壤質量評價的完整技術流程,并在東北黑土地區開展示范應用,標志著高光譜技術在土壤質量調查領域開始發揮重要作用。
3、遙感數據服務一體機的研發創造遙感數據服務新模式。
通過形成軟硬件一體、不同檔次配置的遙感數據服務一體機產品,使用戶可以直接對接全部國產陸地觀測衛星數據,并可利用一體機內置的“遙感加工廠”軟件平臺便捷有效地完成數據預處理,為進一步應用遙感數據服務各行業業務提供了強力支撐。
4、陸地觀測衛星數據全國接收站網全面建成。
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部委支持下,經過十多年努力全面建成由北京密云站、新疆喀什站、海南三亞站和北京總部等組成的陸地觀測衛星數據全國接收站網,標志著我國陸地觀測衛星地面系統技術的跨越發展,是我國陸地觀測衛星地面系統建設的重大里程碑。
5、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表示中國愿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共享“一帶一路”空間信息走廊工程建設成果。
該工程將充分利用中國已有和規劃中的衛星系統和地面網絡系統,愿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共享遙感、通信、導航等各類衛星數據資源,補充完善天際信息網,共建分布合理、功能齊全的地面信息服務網絡和區域重大應用服務系統,為重大工程建設、重點領域應用等提供強大信息支撐。
6、“吉林一號”視頻04、05、06星成功發射。
11月21日12時50分“吉林一號”三顆光學遙感視頻衛星成功發射,使得“吉林一號”衛星星座的在軌衛星數增加至8顆,星座在同一區域的重訪周期提高至1天,服務能力大幅提升,也使得該星座成為國內目前衛星數量最多的商業遙感衛星星座。
7、海南初步建成遙感大數據服務平臺。
經多年努力,海南省初步建成海南遙感大數據服務平臺,支持海南省在海岸帶保護、生態環境、熱帶農林業、旅游文化四個典型領域開展應用示范,不僅大幅提升政府的精細化管理水平,也為智慧海洋建設提供重要技術支撐,更為進一步推動海南形成完整的遙感信息產業鏈條和“互聯網+”創新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8、遙感衛星實時數據保障雪龍船順利穿越冰區,創造遙感成功應用新記錄。
在雪龍船船載遙感衛星數據接收處理系統支持下,利用實時接收的海洋二號衛星數據制作海面風場專題產品,以及及時調度高分三號等遙感衛星開展應急觀測,為雪龍船快速穿越西風帶、穿出冰區發揮了重要作用,為我國第34次南極科考任務按計劃順利開展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保障作用。
9、武漢大學的“遙感技術”學科位列世界第一。
根據上海軟科教育信息咨詢有限公司發布的2017年世界大學學術排名,武漢大學的“遙感技術”學科位列世界第一,充分體現了武漢大學和我國在全球遙感學術領域快速增長的影響力和強大的科技實力。
10、我國自主研制微小型、低功耗激光雷達系統實現業務化應用。
我國首套實用化微小型、低功耗激光雷達系統“AoEagle”2017年研制成功,并全面開展了大量行業應用,標志著我國自主研發的微小型激光雷達系統已完全具備全地形、多平臺工作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二、行業發展特征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目前遙感技術已廣泛應用于資源環境、水文、氣象、地質地理等領域,成為一門實用的、先進的空間探測技術。其工作原理是利用遙感器從空中來探測地面物體性質,它根據不同物體對波譜產生不同響應的原理,識別地面上各類地物,具有遙遠感知事物的能力。也就是利用地面上空的飛機、飛船、衛星等飛行物上的遙感器收集地面數據資料,并從中獲取信息,經記錄、傳送、分析和判讀來識別地物。其特點如下:
可獲取大范圍數據資料。遙感用航攝飛機飛行高度為10km左右,陸地衛星的衛星軌道高度達910km左右,從而可及時獲取大范圍的信息。
獲取信息的速度快、周期短。由于衛星圍繞地球運轉,從而能及時獲取所經地區的各種自然現象的最新資料,以便更新原有資料或根據新舊資料變化進行動態監測,這是人工實地測量和航空攝影測量無法比擬的。
獲取信息受條件限制少。在地球上有很多地方,自然條件極為惡劣,人類難以到達,如沙漠、沼澤、高山峻嶺等。采用不受地面條件限制的遙感技術,特別是航天遙感可方便及時地獲取各種寶貴資料。
獲取信息的手段多,信息量大。根據不同的任務,遙感技術可選用不同波段和遙感儀器來獲取信息。利用不同波段對物體不同的穿透性,還可獲取地物內部信息。例如,地面深層、水的下層、冰層下的水體、沙漠下面的地物特性等,微波波段還可以全天候的工作。
三、行業發展現狀
遙感產業的市場潛力巨大,應用價值廣泛,商業遙感產業處于蓄勢待發的狀態
當前,遙感產業的發展主要來自于政府性需求,包括土地利用、城市化及荒漠化監測;農作物、森林等可再生資源的監測和評估、災害監測和環境監測;在道路設計、城市規劃、土地管理和工程評估等多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考古、野生動物保護、牧場管理等各個領域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應用。隨著遙感技術的不斷發展,其應用潛力得到了進一步挖掘,在精細農業、環境評價、數字城市等新領域,遙感技術也將發揮重要作用。
隨著我國經濟總量的不斷增加,城市規模不斷擴大,政府性遙感數據的需求從直轄市和省會城市向各區縣延伸,各區縣的規劃建設管理、旅游服務管理、城市公共安全服務和交通管理等對遙感數據的需求,使得各區縣作為遙感數據普通用戶的特點也日益顯現。政府性商業遙感數據的應用領域和深度在不斷地擴大和加強。
同時,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對地觀測數據市場從單純的政府性訂單轉向政府和企業的共同需求。我國在更新地圖和支持地理信息方面潛力巨大,百度和騰訊等互聯網公司每年投入大量資金用于遙感數據的更新和采購,這些企業性需求為遙感產業實現突破性發展奠定了非常扎實的市場基礎。
四、行業銷售規模
圖表:2015-2017年我國衛星遙感銷售規模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
目前中國衛星遙感行業銷售規模約在70億元左右,主要包括對地觀測數據和增值服務市場兩大部分。
衛星遙感數據銷售、衛星遙感數據加工服務、衛星遙感數據編程服務是衛星遙感領域的傳統業務,占90%的收入比例。衛星遙感數據銷售是指用戶通過網站選擇已歸檔數據產品,由于不同行業用戶對衛星遙感數據使用不同特性,對于歸擋的,初步處觀后的數據產品需求雖然數量上在增長。但在整個業務中所占比例在逐年下降;由于衛星遙感應用的需求快速增長。面對不同需要的數據產品定制服務的業務所占比例在不斷增加;衛星遙感數據編程服務是根據用戶需要控制衛星獲取用戶關注特定區域數據服務,一方面,由于在軌衛星數量不斷增加,遙感數據的獲取面積和更新頻度快速提高,歸檔數據已經能滿足一部分用戶的需求,另一方面,此類服務收費較高,抑制了部分用戶需求此類業務的需求變化不大。
想要了解更多關于衛星遙感行業專業分析,請關注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0-2025年中國衛星遙感行業市場前瞻與未來投資戰略分析報告》
2019-2025年中國公共就業服務行業投資規劃分析及前景預測咨詢報告
公共就業服務行業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公共就業服務行業的市場規模、公共就業服務市場供需求狀況、公共就業服務市場競爭狀況和公共就業服務主要企業經營情況,同時對公共就業服務行業的未來發展做...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北京重點查處個人垃圾不分類投放11月1日至今年年底,北京市加大執法檢查力度,重點查處混裝混運、桶站維護不到位、個3...
11月4日,央行公開市場今日將進行1200億元人民幣7天期逆回購操作。昨日銀行間市場資金面明顯轉松,主要回購加權利率均...
豬肉價格降兩成自從2018年非洲豬瘟疫情發生后,這兩年,國內的豬肉價格不斷上漲,批發價從每公斤不到20元,上漲至近50...
據外媒報道,英國綠色能源企業Ecotricity創始人Dale Vince稱,已成功研發用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制造鉆石的技術。Vince預...
11月4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簡稱“未保法”)2...
西銀高鐵正式開始試運行西銀高鐵正式開始試運行,西安將3小時到銀川。11月3日上午9時,55571次試驗動車組從西安北站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