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發布的“2020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榜單于9月28日在鄭州揭曉。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以營收281179985萬元排名第一,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分列二三位,營收總額分別為85883300萬元、84332437萬元。
由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發布的“2020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榜單于9月28日在鄭州揭曉。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以營收281179985萬元排名第一,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分列二三位,營收總額分別為85883300萬元、84332437萬元。
智能制造是一種可以讓企業在研發、生產、管理、服務等方面變得更加“聰明”的生產方法,制造業企業要從自身發展的核心痛點出發,在合理的整體規劃和頂層設計基礎上,沿著智能制造要素→智能制造能力→智能制造系統的發展方向,分階段且持續性的獲取智能制造要素,建立、完善、擴展企業在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物流倉儲、訂單獲取、產品服務等各個環節的智能制造能力,最終形成完整、高效、科學的智能制造系統。目前中國智能制造仍面臨關鍵裝備與核心零部件受制于人、中小企業難以融入智能制造浪潮、大部分企業缺少智能制造的文化內核等重大挑戰,制造業企業要順應趨勢,提前規劃,明確目標,關注網絡協同制造、5G等新模式、新技術帶來的新機遇,以“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的原則,分階段、持續性地實施智能化轉型。
智能制造代表著先進制造技術與信息化的融合,盡管概念提出至今僅30年的時間,但智能制造的起源可以追溯至上世紀中葉,其發展與演進可以大致分為三個階段:從上世紀中葉到90年代中期的數字化制造,以計算、通訊和控制應用為主要特征;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發展至今的網絡化制造,伴隨著互聯網的大規模普及應用,先進制造進入了以萬物互聯為主要特征的網絡化階段;當前,在大數據、云計算、機器視覺等技術突飛猛進的基礎上,人工智能逐漸融入制造領域,先進制造開始步入以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為核心的智能化制造階段。但受限于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水平與制造業應用尚未成熟,目前的“智能制造”還遠未達到“自適應、自決策、自執行”的完全智能化階段,智能化制造仍是未來的主要發展目標。
智能制造屬于資金密集型行業,而廣大中小企業普遍面臨著融資難問題,資金已經成為制約中小型智能制造企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來自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大規模產業和科研基金投入,將為智能制造產業提供強大的動力和資源,解決智能制造企業孵化、發展、擴大規模的資金需求及資源引進、配置問題。隨著“中國制造2025”的出臺,我國制造業正式踏上了以智能制造為重要發展方向的轉型升級之路。
據中研普華研究咨詢報告《2020-2025年中國智能制造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分析
智能專用裝備行業經驗借鑒及發展前景
工業機器人行業發展概況
工業機器人是面向工業領域的多關節機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機器人。工業機器人是自動執行工作的機器裝置,是靠自身動力和控制能力來實現各種功能的一種機器。它可以接受人類指揮,也可以按照預先編排的程序運行,現代的工業機器人還可以根據人工智能技術制定的原則綱領行動。
工業機器人一般由兩大部分組成:一部分是機器人執行機構,一般稱作機器人操作機(Robot Manipulator),它完成機器人的操作和作業;另一部分是機器人控制系統,它主要完成信息的獲取、處理、作業編程、規劃、控制以及整個機器人系統的管理等功能。
機器人控制系統是機器人中最核心的部分,機器人性能的優劣主要取決于控制系統的品質。機器人控制系統集中體現了各種現代高新技術和相關學科的最新進展。一般人們習慣于按照機器人的用途命名,包括點焊機器人、弧焊機器人、裝備機器人、噴漆機器人等。
工業機器人行業生產所用的主要零部件有自動焊機、電子器件、微處理器、機器人用伺服電機、高精度減速器、機加件、氣動元器件、傳感器、電池、單板機等,歸屬于標準零部件、電子設備以及電子元器件等。下游行業主要是汽車整車制造、電子電氣、化工、食品飲料以及金屬制造等。
工業機器人行業市場規模
隨著我國工信部裝備工業司《關于推進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將從產業研發方面推進和突破關鍵零部件的核心技術,整合現有資源,形成一批產業機器人的實驗室、技術中心;積極推動汽車、電子、軍工、物流、醫藥、危險品制造等行業工業機器人的應用示范,配套相關行業的發展;根據區域特色,引導行業有序發展,制定行業準入標準。
圖表:2016-2018年工業機器人銷售規模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
2018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累計銷售13.5萬臺,同比下降3.75%,市場銷量首次出現同比下降。其中,自主品牌機器人銷售4.36萬臺,同比增長16.2%;外資機器人銷售9.2萬臺,同比下降10.98%。與上年相比,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銷售增速雖有放緩,但依然保持了較為穩定的增長水平;外資品牌銷售大幅下滑,增速驟然下降,由上年超70%的增速,回落至2018年的同比下降。自主品牌機器人在市場總銷量中的比重為32.2%,比上年提高5.5個百分點。
自主品牌機器人結構調整持續推進
從機械結構看,2018年多關節機器人在中國市場中的銷量位居各類型機械人雄踞首位,全年銷售8.05萬臺,同比下降11.7%;但其中自主品牌多關節機器人銷售保持穩定的增長態勢,銷量連續第二年位居各機型之首,全年累計銷售1.88萬臺,同比增長18.1%;自主品牌多關節機器人市場占有率為23.4%,較上年提高了5.9個百分點。SCARA機器人保持了32.7%的較高增速,實現銷售2.9萬臺,成為銷量第二位的機型;自主品牌SCARA機器人銷售增長63.9%。坐標機器人銷售總量接近2萬臺,銷量同比下降6%;自主品牌坐標機器人銷售同比增長4.7%。并聯機器人在上年低基數的基礎上實現增長。
搬運上下料、焊接領域銷量下降
從應用領域看,搬運和上下料依然是中國市場的首要應用領域,2018年銷售約6萬臺,同比下降4.4%,在總銷量中的比重與2017年持平。焊接與釬焊機器人銷售3.4萬臺,同比下降4.5%。但自主品牌機器人在搬運與上下料和焊接領域銷售均保持了增長。裝配及拆卸機器人銷售3.1萬臺,同比增長9.6%。總體而言,搬運與焊接依然是工業機器人的主要應用領域,自主品牌機器人在搬運、焊接、裝配、涂層、潔凈室等應用領域的市場占有率均有所提升。
工業機器人行業盈利情況
從全球市場來看,日本和歐洲是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的兩大主角,并且實現了傳感器、控制器、精密減速機等核心零部件完全自主化。日本60年代末從美國引進機器人技術后,已經成為機器人第一大生產國,并且形成了濃厚的機器人文化,工業機器人約占全球60%份額,代表企業有發那科、安川、那智不二越等。歐洲占據全球工業機器人30%的市場份額,代表企業有瑞士的ABB、德國的庫卡、意大利的柯馬等。
精密減速機、交流伺服電機及控制器是機器人最核心的零部件。目前全球機器人行業,75%的精密減速機被日本的Nabtesco和HarmonicDrive兩家壟斷(業界俗稱RV減速機和諧波減速機),其中Nabtesco在工業機器人關節領域擁有60%的市場占有率。而交流伺服電機及控制器基本被日本、德國、美國壟斷,代表企業有日本的安川、松下,德國的西門子,美國的PMAC。
近年,國內越來越多的企業在生產中采用了工業機器人,而市場需求也在不斷擴大。我國國產機器人技術有了較大發展,部分已經與國外的技術水平相當,國內市場份額比重逐漸上升。
工業機器人行業盈利能力
政府加大力度的整改等致使行業面臨大步向前發展,行業資源進一步向優勢企業集中。要提高經濟效益,必須提高勞動生產率,從而降低消耗。但勞動生產率提高,經濟效益不可能提高,還會降低。國家政策將全力扶助我國工業機器人向前發展。預測到2015年國內工業機器人行業經濟效益還將有很大的提高。
智能制造行業未來投資前景如何?欲了解更多行業投資具體情況,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咨詢報告《2020-2025年中國智能制造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2020-2025年中國智能制造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工業機器人可以為企業提供穩定、可靠、廉價的智力和體力服務,只要價格低于同等水平的勞動力,幾乎所有的企業都不會拒絕使用機器人。目前看來,機器人在智能制造這個應用領域上,前景幾乎無限廣...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據外媒報道,英國綠色能源企業Ecotricity創始人Dale Vince稱,已成功研發用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制造鉆石的技術。Vince預...
11月4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簡稱“未保法”)2...
西銀高鐵正式開始試運行西銀高鐵正式開始試運行,西安將3小時到銀川。11月3日上午9時,55571次試驗動車組從西安北站緩...
阿里巴巴股價大跌北京時間11月4日凌晨消息,周二收盤,阿里巴巴股價大跌8.13%,報285.57美元,市值跌超600億美元。11...
武漢街頭現手機無線充電路燈近日,在武漢江漢路步行街,有不少武漢市民在街頭散步時,意外發現了街頭里有可以給手機無...
證監會等四部門約談馬云后,本年度全球最大IPO之名的螞蟻集團,被暫緩上市了。螞蟻集團上市IPO前被螞蟻暫緩兩地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