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漁業指通過在海洋中捕撈、采集和養殖水生動植物獲得水產品的一類生產活動,按照生產特性劃分,海洋漁業可進一步劃分為海洋捕撈業和海水養殖業。廣義的海洋漁業還包括海洋捕撈業和海水養殖業的上下游產業,如漁船、漁具制造和海產品加工、儲藏、運輸
海洋漁業指通過在海洋中捕撈、采集和養殖水生動植物獲得水產品的一類生產活動,按照生產特性劃分,海洋漁業可進一步劃分為海洋捕撈業和海水養殖業。廣義的海洋漁業還包括海洋捕撈業和海水養殖業的上下游產業,如漁船、漁具制造和海產品加工、儲藏、運輸、銷售等部門。近年來,休閑漁業發展迅速,已成為海洋漁業經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海洋漁業是海洋產業的重要內容之一, 包括海水養殖、海洋捕撈等活動。
據中研研究院《2020-2025年中國海洋漁業市場全景調研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2020海洋漁業行業市場前景及現狀分析
漁業經濟可持續發展,是經濟可持續發展概念在漁業領域的延伸或具體化。因而,漁業經濟可持續發展應建立在漁業經濟增長與生態環境、社會環境相互協調的基礎上,構成生態環境健康、社會穩定、漁業經濟增長的綜合發展格局,達到改善漁民的福利事業、提高生活質量的目的,它是農業乃至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漁業生產國。改革開放以來,漁業產量迅速增長,我國的漁業發展取得了毋庸置疑的發展,但同時也產生了一系列問題,矛盾與困難,這其中最為突出的矛盾就是不斷衰竭的漁業資源與日益增長的捕撈強度之間的矛盾。即海洋漁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問題。突出表現在漁業資源衰退,漁業環境惡化,水產品不安全等方面。
總體來說,目前國內海洋漁業經濟發展主要面臨的問題有:
(1)海洋漁業資源的過度開采。近年海洋捕撈業的主要增長點為低值魚類,而主要經濟魚類不能形成魚訊,嚴重影響了漁民的出海作業天數和收入。我國海域已記錄的水生生物有20278種,不僅有很多世界海洋共有的生物物種,而且還有許多特有的物種。但由于開發利用過度,棲息環境破壞,亂捕濫采,以及外來種的引進等原因,我國現有海洋珍稀物種的種群數量正在不斷減少,正面臨著消失和滅絕的嚴重威脅,同時另一些原來數量較多且分布廣泛的物種,也逐漸變成了新的珍稀物種。海洋生物資源的過度開發使得漁業資源的增殖與恢復能力下降,重要漁區的漁獲物種類日趨單一,漁獲物逐漸朝著低齡化、小型化、低質化的方向演變, 多數傳統優質魚種資源大幅度下降,難以形成魚汛。60年代以前,我國傳統優質漁業資源,如帶魚、大黃魚、小黃魚、鲅魚、真鯛、銀鯧、鰈、對蝦、烏賊等,由于大量集群洄游而形成較大漁汛。目前,由于資源數量急劇減少且魚群分散而形不成漁汛,黃海、渤海的鱈魚、小黃魚、大黃魚、鲅魚、鰈魚都已形不成漁汛,真鯛和帶魚在渤海已基本消失;東海除帶魚外,大黃魚、小黃魚、鰈魚等魚類也已形不成漁汛,且大黃魚、小黃魚已瀕臨絕跡。
(2)海洋漁業產業的投入高效率低。龐大的產業規模并非與產業效率正相關。我國的漁業勞動力人均漁產品和近海每平方千米捕魚均遠低于挪威和日本等國;我國遠洋捕撈量也僅占世界的0.5%。
(3)海洋生物資源低利用。由于冷藏運輸船裝置及保鮮技術落后,漁獲物中因變質而被丟棄的約占10%;大部分副漁獲物在海上被拋棄,沒有物盡其用;海洋水產品加工技術落后,而且加工廢棄物未充分挖掘其價值;過度消費模式導致漁業資源大量被浪費。
(4)海洋漁業環境的惡化。海水養殖、漁船廢棄物、陸源污染物及溢油事故等造成我國近海水域污染嚴重,海洋生態系統處于亞健康或不健康狀態,加速了漁業資源的衰竭。據2006年度《中國漁業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2006年,我國海域總體污染形勢依然嚴峻。全海域未達到清潔海域水質標準的面積約14.9萬km2,比2005年增加約1.0萬km2,其中較清潔海域、輕度污染海域、中度污染海域和嚴重污染海域面積分別約為5.1、5.2、1.7和2.9萬km2。中國漁業生態環境狀況總體保持穩定,局部漁業水域污染仍比較嚴重,主要污染物為氮、磷、石油類和銅;2006年全國共發生漁業水域污染事故1463次,污染面積約9.4萬hm2,造成直接經濟損失約2.43億元;因環境污染造成可測算天然漁業資源經濟損失36.43億元,其中,海洋天然漁業資源經濟損失為27.88億元。這表明我國近岸海域生態系統嚴重受損,生態環境還在惡化,生物多樣性和珍稀瀕危物種繼續減少,外來物種侵入帶來的危害依然存在,破壞海洋生態的違法行為仍然未得到有效遏制。
更多關于海洋漁業行業具體詳情,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0-2025年中國海洋漁業市場全景調研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2020-2025年中國鋼管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投資價值評估咨詢報告
中研普華通過對鋼管行業長期跟蹤監測,分析鋼管行業需求、供給、經營特性、獲取能力、產業鏈和價值鏈等多方面的內容,整合行業、市場、企業、用戶等多層面數據和信息資源,為客戶提供深度的鋼管...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輝瑞疫苗擬提交緊急使用授權11月9日,輝瑞和BioNTech共同宣布,其合作研發的新冠候選疫苗有效率高達90%,效果好于預F...
人力資源服務是指人才和用人單位提供相關服務,從而促進人力資源的有效開發與優化配置的服務行業。截至2019年底,全國...
漁業開發和利用水域,采集捕撈與人工養殖各種有經濟價值的水生動植物以取得水產品的社會生產部門。是廣義農業的重要組...
數字經濟發展帶來新的困惑11月9日,第二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5個分論壇之一、由中國科協主辦的世界數字經濟論壇召開,...
科學研究儀器設施是一個有非常確立定義和范疇的類別,能夠包含化學成分分析儀器、電子光學儀器、物理性能檢測儀器、生...
新能源新材料是在環保理念推出之后引發的對不可再生資源節約利用的一種新的科技理念,新能源新材料是指新近發展的或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