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隨著世界工業和經濟的高速發展,礦產資源消耗量急劇增加,陸地礦產資源在全球范圍內日趨短缺、枯竭。
海洋開采一般指的是石油、天然氣、煤、鐵等礦產的開采。海底礦產資源種類繁多,石油和天然氣的開發產值占首位,其次是煤礦,另外還有砂、礫石和重砂礦等。
海洋礦產資源勘探開發技術,特別是深海礦產資源勘探開發技術,是一項高技術密集型產業,涉及到地質、海洋、氣象、機械、電子、航海、采礦、運輸、冶金、化工、海洋工程等許多學科和工業部門。
眾所周知,隨著世界工業和經濟的高速發展,礦產資源消耗量急劇增加,陸地礦產資源在全球范圍內日趨短缺、枯竭。據估計,陸上的礦產資源危機,人類唯有把占地球表面積71%的海洋,作為未來的礦產來源,而海洋礦產資源勘探開發技術的發展,則使這種可能變為現實。目前,在海洋礦主資源開發中,最有經濟意義、最具發展前景和高技術含量最多的,是海洋油氣資源與大洋錳結核礦物資源的開發。
由于世界經濟不景氣導致國際油氣價格暴跌,目前海洋油氣開采處于經濟周期的底部。全球海洋油氣開采活動在疫情期間陷入收縮或者停滯。隨著經濟的復蘇,預計到2021年海洋油氣開采會盈利擴張。
從整個經濟周期來看,海洋油氣開采與全球油氣的經濟周期區域一致。
2019年我國海洋油氣開采行業的增加值為1165億元,同步增長大約4.1%。隨著宏觀經濟放緩,國際能源價格暴跌,我國海洋石油天然氣開采增速開始減緩,導致海洋化工業增速變慢。
據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0-2025年海洋開采業市場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研究報告》數據顯示
海洋開采業的現狀
第一節 海洋開采發展概況
一、國內發展現狀
2019年海洋油氣增儲上產態勢良好,其中海洋原油生產增速由負轉正,扭轉了2016年以來產量連續下滑的態勢,實現產量4916萬噸,比上年增長2.3%;海洋天然氣產量持續增長,達到162億立方米,比上年增長5.4%。海洋油氣業全年實現增加值1541億元,比上年增長4.7%。
根據第三次石油資源評價結果,我國海洋石油資源量為246億噸,占全國石油資源總量的23%。我國海洋石油探明程度為12%,海洋天然氣探明程度為11%,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處于勘探開發早中期階段,未來增產潛力大。
2019年我國海洋油氣開采行業的增加值為1165億元,同步增長大約4.1%。隨著宏觀經濟放緩,國際能源價格暴跌,我國海洋石油天然氣開采增速開始減緩,導致海洋化工業增速變慢。
圖表:2017-2019年我國海洋油氣開采增加值
資料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
二、國外發展現狀
世界海洋油氣產業發展的趨勢國外海洋油氣產業發展呈現出一些明顯的發展趨勢:
1、資源勘探由近淺海向深遠海發展,深水油氣產量和比重將越來越大。目前全球已有 100 多個國家在進行海上石油勘探,其中對深海進行勘探的有 50 多個國家,世界海洋深遠海石油產量占全球石油總量的 34%。
2、技術進步是海洋油氣產業優化整合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以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為最明顯,已經越來越將技術看成是未來海洋油氣產業在全球占據主導位子的決定性因素,并且對海上油氣開發技術財政支出逐年增大。
3、海洋油氣產業由單純的資源勘探開發向資源多元化應用和拓寬產業鏈方向傾斜。油氣產業由原來注重量的增加到現在將質與量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二者兼顧。世界油氣產業更由原來只顧抬頭看發展的理念轉變到現在更加重注低頭做產業結構的調整的長遠戰略,更加重視產業鏈的延長和升級,實現產業鏈與價值鏈協同嵌套和共同升級。
4、由單純的重視開發國內油氣資源向重注同國外合作開發和油氣產業生產要素的充分流動戰略轉變。比如;勘探開發技術和廉價勞動力的全球流動。
5、國內油氣產業鏈和價值鏈整合向全球產業鏈和價值鏈全面整合,優勢互補,深加工已經是油氣產業未來發展不可扭轉的趨勢。
6、國際大石油公司在全球范圍內兼并整合力度加大。
通過以上對世界海洋石油工業趨勢的分析,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世界各國在海洋油氣資源稟賦豐富的基礎上以及基于世界石油供應持續偏緊背景的考慮,世界各國都在積極對本國油氣產業進行整合調整。因此,有理由相信,世界海洋石油工業的前景是一片光明的。
三、國內外發展對比
海洋石油勘探開發的作業環境是與陸上完全不同的,工藝復雜,系統配置上的可靠性、自動化程度等方面都比陸上要求苛刻。而國內海洋石油裝備研究方面才剛剛起步,大部分領域還處于空白狀態,設計研發能力不足。
國產頂部驅動裝置目前主要是北石廠生產的輕便型陸用頂部驅動裝置,海洋平臺頂部驅動要求功率更強大,要求高扭矩、高轉速、高度自動化,更適用于動態和靜態工況使用。
深海采礦的研究起始于20世紀50年代末,日本、法國、美國等國家相繼提出連續繩斗法采礦系統、穿梭艇式采礦系統、集礦機與管道提升相結合的采礦系統,使得深海礦產資源的技術開發的可行性不斷提高。
從 20 世紀 80 年代以來,我國就開展了對于國外深海采礦技術的有關資料以及專利文獻的收集,在“八五期間”,建成集礦實驗室,進行了水力式、機械式、水力機械復合式 3 種集礦機總體方案的研究和作業參數的模擬以及采集、輸送、行駛結構的機理分析,成功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集礦模型機,但在商業開采、環境研究方面還存在很多不足。
雖然我國在深海采礦中的多個技術領域取得了較大突破,但總體技術水平與國外先進技術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構建面向商業體系的采礦技術、精確控制和高效作業的集礦技術、高效穩定的采礦支持系統以及合理有效的深海采礦環境評價體系等關鍵技術亟待攻關。
2020-2025年海洋開采業市場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海洋開采一般指的是石油、天然氣、煤、鐵等礦產的開采。海底礦產資源種類繁多,石油和天然氣的開發產值占首位,其次是煤礦,另外還有砂、礫石和重砂礦等。海洋礦產資源勘探開發技術,特別是深海...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2021年中國科技金融行業市場調研與投資趨勢預測科技金融屬于產業金融的范疇,主要是指科技產業與金融產業的融合。經濟...
包裝薄膜在包裝領域的應用最為廣泛。塑料薄膜可用于食品包裝、電器產品包裝、日用品包裝、服裝包裝等等。它們有一個共...
根據《中國寵物醫療行業發展研究報告》的數據統計,中國的寵物產業規模在2016年就已經達到了1220億元,近6年來復合增4...
氫能是一種二次能源,它是通過一定的方法利用其它能源制取的,而不像煤、石油、天然氣可以直接開采,今下幾乎完全依靠...
遠洋漁業是海洋水產業的組成部分,指遠離本國漁港或漁業基地,在別國沿岸海域或深海從事捕撈活動的水產生產事業。遠洋...
2021年中國海洋油氣行業市場現狀與未來投資趨勢分析海底石油是埋藏于海洋底層以下的沉積巖及基巖中的礦產資源之一。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