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ICE交易所11號糖期貨合約達到三年多來的最高水平,其高度波動性使得交易主體避開現貨市場,進入觀望狀態。根據普氏分析,食糖合約上漲的部分原因在于泰國、中美洲甚至印度北方邦令人失望的收獲數據引起了對供應緊張的擔憂。
1月7日,ICE交易所11號糖期貨合約達到三年多來的最高水平,其高度波動性使得交易主體避開現貨市場,進入觀望狀態。根據普氏分析,食糖合約上漲的部分原因在于泰國、中美洲甚至印度北方邦令人失望的收獲數據引起了對供應緊張的擔憂。此外,印尼2021年上半年的進口許可證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這意味著在4月1日正式開始的巴西中南作物季的頭幾個月里,對巴西生產商的需求會增加。這一漲勢與12月初的情況相反,當時印度政府宣布對600萬噸糖出口國際市場提供補貼,令期貨合約受壓。
數據顯示,目前11號糖期貨3月(H)合約結算價為14.12美分/磅,較11月16日15.47美分/磅的年度第二高結算價下跌了8.73%。未來食糖市場行情如何?
據了解,全球前5大產糖國(組織)分別為巴西、印度、歐盟27國、中國和泰國,產量之和占國際食糖產量比例為61%,其中巴西為第一大產糖國,食糖占比達21.5%;出口量方面,世界主要三大出口國為巴西、泰國、和印度,出口量之和占比達64%,其中巴西一國就占據47%。
盡管全球糖消費較為分散,但以印度和中國為主的亞洲國家漸成糖消費的主力軍。2015年,全球糖消費總量達到1.72億噸,同比增長2.35%,其中印度和中國的消費量分別為2720萬噸和1756萬噸,占比分別為15.84%和10.23%,整個亞洲地區占比約35%。產品結構上,飲料和糖果是最主要的糖類食品,其消費占比分別為24%和23%,且近10年來,消費結構基本穩定。
在經歷了連續五個年度的供需過剩之后,國際糖市在2015/2017年度首次出現供需缺口,低迷多年的糖價終現回升。糖和許多大宗商品一樣,其價格周期一般為6到8年,基本遵循“漲三、四年,跌三、四年”的原則。以2007年為界,國際糖價基本經歷了一個完整周期,即從2007年初開始一路上揚,2011年原糖達到30美分/磅以上的高位,之后一路下跌,到2015年末觸底,之后逐步回升,2017年上半年上漲至21美分/磅的上方。
國內食糖價格從2011年下半年開始持續走低,2014年跌到歷史低點約4000元/噸左右,2015年初開始新一輪攀升,糖業出現扭虧為盈。2017年,國內糖主產區白糖現貨報價從年初的5500元/噸左右,上漲至2017年11月的6500元/噸左右。
對應于糖價的下行走勢,中國制糖行業2012年至2014年經歷了3年深度虧損,不少企業舉步維艱,糖業并購時有發生。隨著食糖價觸底反彈,糖業并購大潮日趨澎湃,其中尤以中糧屯河、南寧糖業和貴糖股份3家上市國企的表現特別搶眼。
更多行業詳細分析,請關注中研研究院研究出版的《2020-2025年中國食糖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研究報告》。
2020-2025年中國廚房用具市場深度調查研究報告
廚房用具行業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廚房用具行業的國內外發展概況、行業的發展環境、市場分析(市場規模、市場結構、市場特點等)、競爭分析(行業集中度、競爭格局、競爭組群、競爭因素等)、產品...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農業對于中國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化肥在農業中也占到了舉足輕重的地位,確保糧食穩產和高產都離不開化肥,化肥對...
湖北2021年交易電量破800億千瓦時1月4日從湖北電力交易中心獲悉,2021年度湖北電力市場化交易電量累計達809.1億千瓦時...
1月7日,2020/21年度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預估下調至1,920萬噸。在東北季風季節和拉尼娜現象的影響下,該國棕櫚油核心...
受疫情影響,線下實體家居賣場迎來前所未有的重創。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等發布的全國建材家居景氣指數顯示,2020年第一...
中國構建全球首個星地量子通信網!中國科學技術大學7日宣布,中國科研團隊成功實現了跨越4600公里的星地量子密鑰分發,...
1月7日,根據農業農村部定點監測環比數據推算,11月末全國能繁母豬存欄超過4100萬頭、生豬存欄超過4億頭,生豬產能已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