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馬來西亞棕櫚油離岸價為1025美元,較上日跌10美元,進口到岸價為1052美元,較上日跌10美元,進口成本價為8153.98元,較上日跌118.2元,連續第三日下跌。因數據顯示1月前10天出口銳減,引燃對需求疲軟的擔憂,馬來西亞BMD毛棕櫚油期貨周二收跌2.5%,觸及一周低位
1月13日馬來西亞棕櫚油離岸價為1025美元,較上日跌10美元,進口到岸價為1052美元,較上日跌10美元,進口成本價為8153.98元,較上日跌118.2元,連續第三日下跌。因數據顯示1月前10天出口銳減,引燃對需求疲軟的擔憂,馬來西亞BMD毛棕櫚油期貨周二收跌2.5%,觸及一周低位,棕櫚油進口成本跟盤大幅下調。棕櫚油經過精煉分提,可以得到不同熔點的產品,分別在餐飲業、食品工業和油脂化工業擁有廣泛的用途。東南亞和非洲作為棕櫚油的主要出產區,產量約占世界棕櫚油總產量的88%,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尼日利亞是世界前三大生產國。目前,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一大棕櫚油進口國,棕櫚油消費量每年約為600萬噸,占市場總量的20%。
據了解,棕櫚油是世界油脂市場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在世界油脂總產量中的比例超過30%。油棕是一種四季開花結果及長年都有收成的農作物。油棕的商業性生產可保持25年!世界棕櫚油的總產量為1741萬噸,而出口量達到了1134.6萬噸。截止到2006年,棕櫚油貿易量占世界油脂貿易總量的比重超過50%。未來棕櫚油行業市場如何?
據馬來西亞棕櫚油局(MPOB)公布的月度報告顯示,馬棕12月產量為133萬噸,較上月減少16萬噸,環比下降10.59%;12月出口量為162萬噸,較上月增加32萬噸,環比增長24.66%,去年同期為140萬噸;12月進口量為28萬噸,較上月增加16.8萬噸,環比增長150%,此前預期值為10-12萬噸,去年同期為12.3萬噸;月末庫存為126萬噸,環比降19.01%,較上月減少30萬噸,去年同期為201萬噸。
從報告數據可以看出,12月份產量下調出口微漲,但其中變動最大的還是進口數量,12月馬來西亞進口量較前增長一倍有余打破以往增幅記錄,進口的大增導致馬棕12月去庫不及預期,市場因此產生擔憂盤面價格出現下跌。
而上月馬棕進口量激增的主要原因在于印尼上調出口稅之前,馬來西亞的買貨量大幅增加。馬來西亞為緩解疫情對棕櫚油業的影響,取消了毛棕櫚油出口關稅直至去年底,而印尼卻為了補貼B30生柴計劃上調毛棕櫚出口附加稅。印尼對棕櫚油產品的出口附加稅調增從12月10日開始實施,所以,增稅窗口期前印尼往馬來的大量移庫直接導致了馬棕進口大增。
可持續棕櫚油在中國市場的發展狀況和未來趨勢,是達雷爾·韋伯拿督非常關注和重視的話題。他表示,中國是全球棕櫚油的進口大國和消費大國,中國進口的棕櫚油大部分用來加工食品和工業產品以滿足國內消費。在中國市場上,如果棕櫚油價值鏈上有更多的相關利益方加入,如企業承諾使用可持續棕櫚油,消費者更愿意購買使用可持續棕櫚油生產的產品等,將對可持續棕櫚油的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全球可持續棕櫚油認證的比例將會大幅提高,這對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可以說,中國市場對可持續棕櫚油發展意義重大。為了加快可持續棕櫚油在中國的發展步伐,去年7月可持續棕櫚油圓桌倡議組織攜手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和世界自然基金會共同啟動了“中國可持續棕櫚油倡議”。
促進可持續棕櫚油產品的生產、采購、融資、使用,為整個可持續棕櫚油供應鏈制定、實施、驗證、保證和定期評估可信的全球標準,監測和評估市場對可持續棕櫚油的吸收情況及其經濟、環境、社會影響,使整個供應鏈中的所有利益相關者(包括政府和消費者)積極參與并做出承諾是RSPO的愿景和目標。目前,全球已經有384萬公頃經過RSPO認證的棕櫚樹種植園,主要在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以及南美洲一些國家,累計有1385萬噸棕櫚油經認證。值得注意的是,正在有越來越多的小農戶加入到認證中。
有來自大學研究機構的報告顯示,近年來,在認證區域內的熱帶雨林得到了保護,大猩猩的減少幅度遠低于非認證區域。由于獲得認證的棕櫚油生產更可靠和穩定,種植戶們的收入也有所提高。據統計,近兩年,全球市場上19%的棕櫚油是RSPO認證的可持續棕櫚油。特別是在食品加工和流通領域,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相關利益方承諾采用可持續棕櫚油產品。
隨著棕櫚油價值鏈相關利益方的加入,通過作出積極承諾,逐步采取行動,可促進可持續棕櫚油成為市場規范。家樂福、沃爾瑪、雀巢、強生、費列羅、億滋、好時、瑪氏、星巴克、百勝及中糧等知名企業,都是RSPO在全球范圍內的主要會員。
更多詳細分析,請關注中研研究院研究出版的《2020-2025年中國食用棕櫚油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投資價值評估咨詢報告》。
2020-2025年中國診斷試劑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診斷試劑行業在國內為新興行業,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發展相對落后。目前國內診斷試劑行業生產企業約300-400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200家,年銷售額超過1億元的僅20家左右,企業規模小、品種少是...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近幾年,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手術超聲刀行業也迎來發展機遇。20世紀90年代以來,超聲外科在生物醫學領域中的應用...
中國無人經濟蓬勃發展,新冠肺炎疫情更是加快了這一進程,目前相關企業超7.3萬家。以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1...
三全食品2020年凈利預增逾兩倍12日晚,三全食品發布2020年度業績預告,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26億元—...
在2014年,我國提出了“智慧農業”這一新概念。智慧農業是智慧農業專家系統的簡稱,一般是指利用物聯網技術、“5S”技...
1月13日,據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以下簡稱“廣電總局”)廣播電視規劃院微信公眾號“中國視聽大數據”披露,為了推進科2...
隨著經濟轉型升級,知識產權已成為引領國家高質量發展大局的核心關鍵。深入落實創新驅動,還需持續完善知識產權激勵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