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國農用薄膜使用量246.5萬噸,其中地膜使用量140.4萬噸,覆蓋面積2.66億畝,在新疆、山東、內蒙古、甘肅、云南、河南、四川、河北、湖南等9省區,農膜覆蓋面積均超過1000萬畝。
2018年,全國農用薄膜使用量246.5萬噸,其中地膜使用量140.4萬噸,覆蓋面積2.66億畝,在新疆、山東、內蒙古、甘肅、云南、河南、四川、河北、湖南等9省區,農膜覆蓋面積均超過1000萬畝。
地膜的主要成分為聚乙烯,屬于高分子化合物,自然條件下很難降解,不僅會造成環境污染,地膜留在土壤中,還會破壞土壤結構,降低土壤吸濕性和通透性,繼而影響作物出苗,導致減產。
近年來,我國深入實施農膜回收行動,以西北地區為重點,建設了100個農膜回收示范縣,推進加厚地膜應用、專業化回收、資源化利用,推動建立經營主體上交、專業化組織回收、加工企業回收、以舊換新等多種方式的回收利用機制。目前,全國農膜回收率達到80%,重點地區農田“白色污染”得到有效防控。其中,甘肅農膜回收率達到81.72%,新疆也初步建立了農膜全程監管模式和體系。
目前全國已建立500個地膜殘留國控監測點,推動各地建立省級監測點,構建完善農田地膜殘留監測網絡。依托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組建了農膜回收專家指導團隊,推進殘膜回收機具、資源化再利用技術等研發與應用。
生物降解地膜這幾年發展勢頭良好,應用規模達到10萬畝以上,未來要通過材料、工藝和應用模式的研究,突破生物降解地膜產品研發和應用方面的一些瓶頸,實現對部分作物聚乙烯地膜的替代。
近年來,受各種因素影響,我市油菜種植面積持續下降,目前基本穩定在30萬畝左右。為促進我市油菜產業健康發展,推廣油菜綠色高產高效生產技術,以及更好地保護生態農業環境,省油棉體系滁州綜合試驗站技術依托單位滁州市農科院開展了生物可降解地膜應用于油菜生產試驗。
由于普通地膜在給農民帶來增產增收的同時,廢舊地膜的污染問題也日趨嚴重。生產中應用的多是以聚乙烯(PE)為原料,在自然條件下需要200-400年才能完全分解,而生物降解地膜主要原料為聚乳酸(PLA),是一種在自然環境條件下可被微生物分解的新型塑料地膜。秋季,滁州市農科院在南譙區烏衣鎮試驗基地進行油菜覆膜直播試驗,選用油菜品種秦優10號,利用江蘇中鮮保鮮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生物降解地膜對油菜全畦全生育期覆蓋。試驗種子預先以0.5%濃度雙氧水浸種,晾干后的種子經田間覆膜后再打孔(穴)直播。試驗設置三期播種,分別10月22日、10月29日和11月5日,每畝播量為0.3公斤。每期播種均以不覆膜為對照。目前不同播期油菜田間長勢普遍良好。
通過開展生物可降解地膜試驗研究,發揮地膜的增溫、保墑和抑草的三大作用,為地膜覆蓋技術應用于油菜輕簡化栽培上的示范推廣上提供科學依據和技術支撐。生物可降解地膜在農業生產中的大面積應用推廣符合我國現代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欲想知道中國農用地膜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請點擊《2020-2025年中國農用地膜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研究報告》
2020-2025年中國農用地膜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研究報告
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農用地膜市場發展面臨巨大機遇和挑戰。在市場競爭方面,農用地膜企業數量越來越多,市場正面臨著供給與需求的不對稱,農用地膜行業有進一步洗牌的強烈要求,但是在一些農用...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除夕火車票1月13日開售,今年你打算在哪過年?按照網上提前30天售票的規定,今天可以購買臘月二十九的火車票,除夕當天...
據了解,目前有超過100種已知類型的HPV疫苗,其中至少有14種基因型(稱為“高危型”)被認為可以導致宮頸癌。二價HPV2...
平板電腦也叫便攜式電腦(Tablet Personal Computer,Tablet PC),是一種小型、方便攜帶的個人電腦,以觸摸屏作為...
2020年12月2日,北京懷柔科學城城市客廳A地塊項目舉行開工儀式,標志著懷柔科學城首個綜合性、國際化公共服務配套項目...
中國確立5G優勢外媒稱,2019年,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先推出商用5G服務的國家之一。自那以來,這個亞洲國家已在5G網絡部署...
電磁爐又稱為電磁灶,1957年第一臺家用電磁爐誕生于德國。1972年,美國開始生產電磁爐,20世紀80年代初電磁爐在歐美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