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與消費金融的融合,則極大地提高了金融服務的可得性和普惠性。中國銀行研究院此前發布《全球銀行業展望報告》稱,預計2021年個人短期消費信貸余額將同比增長約15%。
消費信貸是金融創新的產物,是商業銀行陸續開辦的用于自然人(非法人或組織)個人消費目的(非經營目的)的貸款。
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情況下,內需消費逐漸恢復,消費金融在拉動內需、促進消費升級、服務實體經濟中的作用將更加明顯。而金融科技與消費金融的融合,則極大地提高了金融服務的可得性和普惠性。中國銀行研究院此前發布《全球銀行業展望報告》稱,預計2021年個人短期消費信貸余額將同比增長約15%。
牛年春節的熱鬧景象正是我國消費金融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我國消費金融發展迅速,尤其是短期消費貸款增長明顯。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個人短期消費貸款余額為9.9萬億元,同比增長12.7%,較2015年末的4.1萬億元增長超1.4倍。根據中國銀行業協會統計,截至2020年6月末,消費金融公司資產規模4861.5億元,貸款余額4686.1億元。盡管受疫情沖擊,2020年消費貸款增速出現暫時性下降,但業內對消費金融的發展韌性一直有良好預期。
根據中研普華出版的《2021-2025年中國消費信貸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作為消費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消費金融公司在2020年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發展。突如其來的疫情既是消費金融公司共同面對的壓力,也成為發展的試金石。在這場壓力測試中,及早探索線上化發展,投入數字化能力構建的公司更經受住了考驗。比如在疫情期間,馬上消費金融以數字化全閉環能力和遠程云辦公技術,保障了線上服務零間斷,實現了逆勢下的高質量發展。僅用不到48小時,該公司就完成了云呼叫中心遠程辦公全部部署,以“AI+人+機器人”的人機協作立體化服務創新模式,保障金融服務全時段覆蓋,通過人工智能、云平臺和信息安全三大技術,實現了云呼叫中心遠程辦公的業務標準化、自動化、智能化,并免費開放技術資源,助力更多企業應對疫情沖擊、順利復工復產。
同樣在疫情期間,中郵消費金融為受疫情影響的各類客戶開通綠色通道,并上線“U郵云客服”,通過在線視頻受理客戶訴求、資金用途回訪、線上調解處理等,拓寬“非接觸式服務”渠道,在緩解客服壓力的同時給予客戶暖心服務。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疫情催生的“非接觸式”金融服務發展還將加快,并成為消費金融的突出特點之一。中行研究院認為,接下來消費金融獲客方式將向多元化演變,引入線上直播等新模式,深化互聯網平臺、智能家居等嵌入式營銷;產品和服務向“數字化”轉型,加快遠程面談、“無人銀行”等新型服務模式發展;強化貸后管理的“非接觸化”能力,催收“機器人”、區塊鏈技術加快應用。
值得注意的是,消費金融的數字化發展,也改變了線上線下的協同發展模式。未來場景金融將進入深入挖潛的新發展階段。也就是說,消費金融增長模式將走向“線上線下”雙輪驅動的發展模式,消費金融公司需要搭建貫穿全渠道的生態圈和金融服務體系,全方位挖掘消費者的潛在需求。
截至目前,北京、上海、廣東以及深圳等多地銀保監局均已發文,要求嚴肅查處經營貸、消費貸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行為。
近段時間,一些一二線城市的房地產交易熱度較高,其中不乏有利用相關漏洞獲取信貸資金流入樓市的行為。比如,有人以住房為抵押申請經營貸,以低于房貸利率的經營貸來代替房貸;還有人將消費貸款挪用至購房。
上海銀保監局此前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個人住房信貸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明確提出,要強化首付款資金真實性審查要求,防止借款人通過消費類貸款、經營性貸款等渠道違規獲取個人住房貸款首付款資金,或者通過偽造首付款支付憑證方式套取銀行貸款。
根據通知,上海銀保監局要求轄內銀行對2020年6月份以來發放的消費類貸款、經營性貸款以及個人住房貸款進行全面自查,并于2021年2月28日前向該局報送自查和整改報告。
“禁止發放無用途、虛假用途、用途存疑的貸款。防止消費類貸款、經營性貸款等信貸資金違規挪用于房地產領域。防范借款人或受托支付對象通過非常規大額取現、中間人過渡資金等各類方式規避用途管理?!鄙虾cy保監局在文件中如此表示。
2月上旬,不少省市發布了有關房地產調控的政策,強調細化精準調控,嚴防市場過熱。在房地產市場較熱的深圳,該市住房和建設局2月初發布了二手住房成交參考價格發布機制,同時還發布了全市3595個住宅小區二手住房成交參考價。不過,由于參考價與市場的真實成交價有一定出入,“普遍打七折”,從而引發不小的爭議。
另一方面,上午不支持汽車個人消費信貸,2月9日,商務部印發《商務領域促進汽車消費工作指引》和《部分地方經驗做法》的通知。通知要求充分用好用足已有汽車消費政策,全鏈條發展汽車流通、促進汽車消費。
在優化汽車限購方面,《指引》稱,對已實施汽車限購的地方,應統籌群眾汽車消費需求和當地交通擁堵、污染治理等因素,通過增加號牌指標、放寬號牌申請條件、精準設置限購區域、探索擁堵區域內外車輛分類使用政策等措施,有序取消行政性限制汽車購買規定。各地不出臺新的汽車限購規定,穩定城市汽車消費。
在農村汽車消費方面,《指引》要求落實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相關文件要求,積極組織開展本地區“汽車下鄉”活動,爭取財政安排專項資金,對農村居民購買新能源汽車、微型或輕型貨車(含皮卡)、1.6L及以下排量乘用車給予補貼支持。引導汽車生產企業、實力強信譽好的經銷商和電商平臺等下沉業務渠道,加快構建城鄉一體化的汽車銷售和售后服務網絡,釋放農村汽車消費潛力。
在推廣新能源汽車消費方面,《指引》鼓勵限購地區號牌指標數量配置向新能源汽車傾斜,對無車家庭購置首輛新能源家用汽車給予支持,研究不限購的具體措施。各地可對消費者購置新能源汽車,在充電、通行、停車等使用環節給予綜合性獎勵,推動公共領域車輛電動化,鞏固新能源汽車市場增長勢頭。
在汽車補貼及金融方面,《指引》稱各地可出臺或延續新車購買補貼政策,對新車產地及品牌等補貼條件應公平公正。加強政企聯動,各地可聯合汽車銷售企業、成品油經營企業、保險公司等,通過發放購車、加油、充電、停車、洗車等優惠券,贈送保養和保險服務,補貼號牌指標競拍費用,延長車輛包修期等措施,多方合力促進汽車購買和使用消費。
《指引》同時要求積極協調金融機構加大對汽車個人消費信貸支持力度,適當下調首付比例和貸款利率,延長還款期限;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和業務布局,增加農村地區汽車金融服務有效供給;針對汽車庫存融資、供應鏈金融等提供特色金融服務,更好滿足多樣化需求。
欲了解更詳實的中國消費信貸行業發展前景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報告《2021-2025年中國消費信貸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2021-2025年中國消費信貸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消費信貸行業研究報告中的消費信貸行業數據分析以權威的國家統計數據為基礎,采用宏觀和微觀相結合的分析方式,利用科學的統計分析方法,在描述行業概貌的同時,對消費信貸行業進行細化分析,重...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2月23日,此前消息顯示,2020年10月,國家醫療保障局醫保信息平臺項目主體建設完成。目前,各省積極推進醫保信息平臺2...
美國光伏裝機量增長24%2020年美國光伏新增裝機量達到了16.5GW,同比2019年的13.3GW增加了24%,創下美國裝機量新記錄...
2月23日,山東省工信廳、省財政廳、省商務廳、省市場監管局四部門決定將聯合開展“山東制造·網行天下”專項行...
2月22日,深圳福永客運站微信公號發布停業公告,公告內容顯示,因客運環境巨變,同時受疫情影響,福永客運站難以再維2...
2020年新能源汽車進出口逆差近200億元據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分析,2020年,我國電動載人汽車(包含低速電動車及非插電6...
青島數字城市建設加快據統計,“智慧交通”使得青島市區整體路網平均速度提高了約9.71%,通行時間縮短約25%,高峰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