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天然氣市場經受住了疫情的考驗,在化石能源中依舊保持較高速度增長,尤其是進入下半年以后,天然氣消費量同比增長明顯,在春節過后,全國氣溫轉暖,天然氣需求緊張局面緩解。
我國天然氣市場經受住了疫情的考驗,在化石能源中依舊保持較高速度增長,尤其是進入下半年以后,天然氣消費量同比增長明顯,在春節過后,全國氣溫轉暖,天然氣需求緊張局面緩解。
春節期間,中國石油累計向市場供應天然氣36億立方米,全力保障各項用氣需求。
中國石油各油氣田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全力以赴抓好天然氣穩產上產,滿足下游需求。春節7天,長慶油田生產天然氣9.6億立方米;西南油氣田加強生產、銷售有效銜接,2月11日至17日產氣6.97億立方米,日均產量9960萬立方米;2月10日,塔里木油田克深8-9井一次性投產成功,日產天然氣5萬立方米,為春節保供再添新動力。去年入冬以來,中國石油10座在役儲氣庫全部啟動采氣流程,調峰能力同比增加14.8%,為春節期間平穩供氣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中國石油持續完善產供儲銷體系建設,生產方面,在確保安全生產的前提下,大力推進天然氣增產;供應方面,重點確保進口管道氣穩定供氣及LNG進口,加快建設多元化供氣體系和格局;儲氣設施方面,充分發揮現有儲氣庫作用,加快推進儲氣庫項目開工建設;銷售方面,突出民生優先,暫停自身化肥等用氣裝置,降低自身煉化企業用氣量,全力確保春節期間民生用氣需求。
中國石油還積極加強與中國石化、中國海油、國家管網集團等企業溝通銜接,攜手抓好管網互聯互通、精準調度運行、資源優化調配等工作,充分發揮“全國一張網、保供一盤棋”資源統籌配置作用。除夕開始,針對工業企業用氣量減少帶來的管網運行壓力,中國石油與相關企業相互配合,采取降低唐山、江蘇LNG氣化量及減少外部資源購入、儲氣庫采氣等措施,嚴控管存上漲趨勢,確保了天然氣安全平穩供應。
根據中研普華出版的《2021-2025年中國天然氣行業市場前瞻分析與未來投資戰略報告》顯示:2020年以來,面對低油價和新冠肺炎疫情等的多重影響,中國石油加大勘探開發力度,推進提質增效,全力以赴實施增儲上產。2020年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建成首個年產6000萬噸級別的特大型油氣田;西南油氣田建成國內首個百億立方米頁巖氣田;塔里木油田挑戰超深層極限,高質量建成3000萬噸大油氣田。
中國石油是我國最大的油氣生產商和供應商,油氣產量在全國產量當量占比超過六成。中國石油連續15年年新增石油探明地質儲量超6億噸,連續14年年新增天然氣探明地質儲量超4000億立方米。“十三五”以來,中國石油天然氣快速上產,2017年首次突破千億立方米,高效建成13個10億立方米以上整裝氣田。2020年,中國石油天然氣產量超過1300億立方米。
半個多世紀以來,全球天然氣工業保持了強勁的發展勢頭,各國天然氣消費量持續攀升。到2020年,天然氣在世界一次能源結構中所占的比例將增加到30%左右;大約在2030-2040年,天然氣將超過石油而成為世界第一大能源。
事實上,中東地區的液化天然氣生產一直在全球處于重要地位。1964年,阿爾及利亞建成全球首家液化氣廠。截至2015年,全球近一半名義液化天然氣產量源于中東北非地區。不過,該地區各國的資源分配并不均衡,其中卡塔爾擁有龐大的天然氣產量,在可預見的未來,仍將保持全球最大液化天然氣生產國的地位,而不少其他國家則依賴進口。
"南氣北送"能力也明顯提升。通過管網互聯互通,新增"南氣北送"能力每日6000萬立方米。此外,重點需求保障水平明顯提升。天然氣資源供應向北方清潔取暖的7省市大幅傾斜,將公交車、出租車納入民生用氣保障范圍,重點地區和民生用氣得到較好保障。
2020年,中國天然氣消費受新冠疫情沖擊受到一定程度影響,但長期趨勢仍然繼續保持較快增長態勢,保障天然氣安全穩定供應仍面臨較多困難和不確定性。宏觀經濟受疫情影響較大,中美貿易摩擦充滿不確定性,新冠疫苗上市使疫情在世界范圍內得到控制看到更多曙光。隨著政策組合拳效果逐步顯現,預計2020年中國經濟將實現正增長,第四季度復蘇明顯。在此背景下,預計2020年天然氣行業將延續良好發展勢頭。消費保持正增長,但增速明顯放緩;進口能力大幅提升,但季節性供應壓力仍較大。
一、中國天然氣行業發展趨勢
中國天然氣勘探開發力度明顯加大,儲量和產量增幅均創歷史紀錄。2019年,全國油氣勘探開發投資達3348億元,同比增長25.5%,其中勘探投資達821億元,創歷史新高。常規天然氣勘探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相繼在四川盆地、鄂爾多斯盆地、塔里木盆地及海域等獲得重要發現,有望新增一批規模儲量資源區;頁巖氣在四川盆地長寧—威遠、太陽等區塊獲得突破,南川地區實現了常壓頁巖氣勘探新發現。
2019年以來,中國持續推進天然氣市場化改革。上游環節放寬市場準入,全面推進礦業權競爭性出讓,激發勘探開發活力。中游環節實施運銷分離,組建國家油氣管網公司,進一步推進基礎設施向第三方公平開放。下游環節深化天然氣價格改革,實施減稅降費,擴大天然氣利用。
二、中國天然氣發展狀況
1、天然氣行業發展規模
2018年,全國油氣勘探開發總投入約2667.6億元,同比增長20.5%。新區新領域取得突破,塔里木盆地和準噶爾盆地深層油氣、渤海海域天然氣相繼取得一批重大發現;渤中19-6氣田天然氣和凝析油儲量均達億噸級(油當量),是京津冀周邊最大的海上凝析氣田。
2019年,全國油氣勘探開發投資達3348億元,同比增長25.5%。其中勘探投資達821億元,創歷史新高。常規天然氣勘探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相繼在四川盆地、鄂爾多斯盆地、塔里木盆地及海域等獲得重要發現,有望新增一批規模儲量資源區;頁巖氣在四川盆地長寧—威遠、太陽等區塊獲得突破,南川地區實現了常壓頁巖氣勘探新發現。中國天然氣勘探開發力度明顯加大,儲量和產量增幅均創歷史紀錄。
綜合考慮疫情等因素,預計2020年中國油氣勘探開發投資為3578.8億元。2018-2020年,中國油氣勘探開發投資為增加的趨勢,從2018年的2667.6億元增加到2020年的3578.8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5.83%。根據中研普華整理數據,2018-2020年中國天然氣表觀產量如下圖所示:
圖表:2018-2020年中國油氣勘探開發投資(單位:億元)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整理
2018-2020年中國天然氣銷售額從2018年的7007.50億元增加到2020年的8000.0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6.85%。
圖表:2018-2020年中國天然氣銷售額(單位:億元)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整理
2、天然氣行業供需狀況
(1)中國天然氣行業產量狀況
2019年全國新增天然氣探明地質儲量1.58萬億立方米,同比增加約6000億立方米,創歷史紀錄。其中,常規天然氣新增探明地質儲量8091億立方米,新增技術可采儲量3521億立方米;頁巖氣新增探明地質儲量7644億立方米,新增技術可采儲量1838億立方米。全國天然氣(含非常規氣)產量達1773億立方米,同比增加170億立方米,創歷史新高,其中常規氣產量為1527億立方米,頁巖氣產量為154億立方米,煤層氣產量為55億立方米,煤制氣產量為36.8億立方米。
面對新冠疫情帶來的新挑戰、新困難,2020年上半年全國油氣勘探開發投資總體穩定,勘探工作量穩中有增,繼續在四川、塔里木等盆地獲得重要發現;天然氣產量達94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0.3%,其中常規氣產量為823億立方米,同比增長約8%,頁巖氣產量為91億立方米,同比增長約35%,煤層氣產量為26億立方米,同比增長約10%。預計2020年中國天然氣產量為1890億立方米(不包括煤制氣),同比增長約9%,總體保持較快增長態勢。
2018-2020年,中國天然氣產量為增加的趨勢,從2018年的1603億立方米增加到2020年的1890億立方米,年均復合增長率為8.58%。根據2019、2020年《中國天然氣發展報告》數據,2018-2020年中國天然氣表觀產量如下圖所示:
圖表:2018-2020年中國天然氣產量(單位:億立方米)
數據來源:2019、2020年《中國天然氣發展報告》
(2)中國天然氣行業消費狀況
2019年,天然氣表觀消費量為3064億立方米,同比增長8.6%,在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占比達8.1%,同比上升0.3個百分點。從消費結構看,城市燃氣和工業用氣仍是天然氣消費的主力,分別占全國消費量的37.2%和35.0%;化工用氣增速有所回升,發電用氣增速階段性回落。從消費區域看,華東地區是全國消費量最大的區域,全年消費量達897億立方米,占全國消費量的29.2%;其次是華北、西北和西南地區,消費量分別為598億立方米、396億立方米和375億立方米。從省消費量看,13個省份用氣量超過100億立方米,其中江蘇超過300億立方米,廣東、四川都超過200億立方米。
2020年以來,新冠疫情暴發對中國經濟社會和能源發展帶來階段性較大影響。天然氣需求增速明顯放緩,但上半年仍實現1.5%的正增長。推動天然氣消費正增長的因素包括:國內外氣價走低,天然氣價格競爭力凸顯;城鎮燃氣受疫情沖擊較小,且北方部分省市供暖季延長;二季度以來經濟復蘇態勢明顯,復工復產帶動工業、發電等用氣穩中有升。
2020年下半年,面對新冠疫情沖擊,中國天然氣產業發展面臨挑戰,但推動天然氣產業協調穩定發展的基礎條件和支撐因素未變,天然氣產業持續穩步發展的總基調不變。
我國天然氣開發技術不斷深化。山西擁有豐富的煤炭資源,素有“煤海”之稱。新中國成立以來,山西已累計生產煤炭200億噸左右,在為國家提供充足煤炭能源的同時,也產生了很多煤炭采空區(廢棄礦井)。山西去年在全國首次創新開展廢棄礦井煤層氣資源掛牌出讓,截至目前已成功掛牌出讓太原南峪等3個廢棄礦井煤層氣抽采試驗區塊,為煤炭采空區(廢棄礦井)煤層氣開發利用按下了“快進鍵”。
據初步調查,山西省有開發利用價值的煤炭采空區(廢棄礦井)面積約2052平方公里,預測殘余煤層氣資源量約726億立方米。其中,西山、陽泉、武夏、潞安、晉城、霍東、離柳等7個瓦斯含量較高的礦區內,采空區面積約870平方公里,預測煤層氣資源量約303億立方米。
為了引導各類市場主體積極參與、有序實施煤炭采空區(廢棄礦井)煤層氣抽采試驗,山西省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明確立足不同地區煤炭礦業權主體情況,分類施策,積極穩妥開展采空區(廢棄礦井)煤層氣資源抽采試驗。其中,對煤炭礦業權范圍內的采空區,可以采取井上井下聯合方式抽采煤層氣;對煤炭礦業權已喪失或終止的采空區,主要采取招標方式確定抽采主體。
欲了解更詳實的中國天然氣行業發展前景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報告《2021-2025年中國天然氣行業市場前瞻分析與未來投資戰略報告》
2021-2025年中國天然氣行業市場前瞻分析與未來投資戰略報告
半個多世紀以來,全球天然氣工業保持了強勁的發展勢頭,各國天然氣消費量持續攀升。到2020年,天然氣在世界一次能源結構中所占的比例將增加到30%左右;大約在2030-2040年,天然氣將超過石油而1...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城市更新是一種將城市中已經不適應現代化城市社會生活的地區作必要的、有計劃的改建活動。城市作為承載人口、集聚經濟...
據外媒報道稱,蘋果最終可能會用折疊式iPhone取代現在的iPad mini產品線,同時折疊式iPhone將會支持手寫筆輸入。據介...
中國作為全球前三大藝術品市場,每年的藝術品市場交易額都在百億美元級別,然而,即便交易如此頻繁,投保的藝術品仍寥...
“十三五”時期,農民收入提前實現翻番目標。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9年突破1.6萬元,提前一年比2010年翻一番。農4...
據悉,Spotify周一表示,將在未來幾天內在85個新市場推出音樂流媒體服務,覆蓋全球10億人群,從而使其市場占有率幾乎S...
23日國際油價漲跌不一。紐約商品交易所4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微跌,收于每桶61.67美元;4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