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是指傳統能源之外的各種能源形式,包括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水能和海洋能以及由新能源衍生出來的生物燃料和氫所產生的能量。
新能源是指傳統能源之外的各種能源形式,包括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水能和海洋能以及由新能源衍生出來的生物燃料和氫所產生的能量。
一般地說,常規能源是指技術上比較成熟且已被大規模利用的能源,而新能源通常是指尚未大規模利用、正在積極研究開發的能源。因此,煤、石油、天然氣以及大中型水電都被看作常規能源,而把太陽能、風能、現代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以及核能、氫能等作為新能源。隨著技術的進步和可持續發展觀念的樹立,過去一直被視作垃圾的工業與生活有機廢棄物被重新認識,作為一種能源資源化利用的物質而受到深入的研究和開發利用,因此,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也可看作是新能源技術的一種形式。新近才被人類開發利用、有待于進一步研究發展的能量資源稱為新能源,相對于常規能源而言,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和科技水平情況下,新能源有不同的內容。當今社會,新能源通常指核能、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氫氣等。
按類別可分為:太陽能、風力發電、生物質能、生物柴油、燃料乙醇、新能源汽車、燃料電池、氫能、垃圾發電、建筑節能、地熱能、二甲醚、可燃冰等。新能源產業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高新技術發展水平的重要依據,也是新一輪國際競爭的戰略制高點,世界發達國家和地區都把發展新能源作為順應科技潮流、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舉措。加之,我國提出區域專業化、產業集聚化的方針,并大力規劃、發展新能源產業,相繼出臺一系列扶持政策,使得新能源產業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中流砥柱。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1-2025年中國新能源行業全景調研與投資戰略研究報告》統計分析顯示:
一、2018-2020年中國新能源市場總體概況
1、新能源市場營收規模分析
圖表:2018-2020年中國新能源市場營收規模(億元)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
隨著技術的進步和產業的發展,能源資源日趨緊張,能源的可持續發展是各個國家所面臨的不可回避的問題,世界各國都立足于本國資源和國情制定自己的能源發展戰略,尋求本國資源利用的同時從其他途徑和地區來獲取能源滿足日趨膨脹的能源問題。在資源和能源緊張的現實前提下,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大力發展新能源是我國社會的共同選擇,也是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舉措。在國家的推動下,行業加速發展,2020年新能源行業的營收規模超過1.1萬億元。
2、新能源市場產銷規模分析
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穩步擴大。截至2020年底,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達到9.34億千瓦,同比增長約17.5%;其中,水電裝機3.7億千瓦(其中抽水蓄能3149萬千瓦)、風電裝機2.81億千瓦、光伏發電裝機2.53億千瓦、生物質發電裝機2952萬千瓦。
3、新能源市場結構分析
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從前幾年的總體寬松轉為總體平衡。其中,區域市場結構上,華北、華東、華中、南方區域電力供需總體平衡,部分省份局部性、階段性電力供應偏緊;東北和西北區域電力供應能力富余。一是全社會用電量實現較快增長、電力消費結構繼續優化。二是發電裝機綠色轉型持續推進。三是各類型發電設備利用小時均同比提高。四是電力燃料供需總體平衡,地區性時段性偏緊,煤電企業經營仍比較困難。
二、2018-2020年中國新能源產品市場發展分析
1、新能源產品研發情況分析
新能源產業作為一種技術密集型產業,需要大量的技術研發作為產業發展的推動力。但我國存在著新能源產業技術轉化能力較為低下的問題。我國新能源企業普遍存在研發人員和資金短缺的情況,而各類研發機構雖然技術力量儲備較為充足,卻存在著研究方向與市場實際需求脫節的現象。當前我國新能源產業中的絕大多數企業都以加工為主,產能大,加工水平較高,但未掌握核心技術,生產的附加值、凈利潤均處于較低水平,淪為技術擁有者的代工廠。為改變這一現狀,應積極推動新能源領域中的企業與研發機構間的溝通、交流、合作,強調市場導向在研發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提高技術創新的產業化能力,從而有效提高我國新能源行業的整體技術水平。
2、新能源產品結構分析
2020年,全國新增水電并網容量1323萬千瓦,新增裝機較多的省份為四川413萬千瓦,云南340萬千瓦和安徽136萬千瓦,占全部新增裝機的67.13%。
2020年,全國水電發電量排名前五位的省(區)依次為四川3541億千瓦時、云南2960億千瓦時、湖北1647億千瓦時、貴州831億千瓦時和廣西614億千瓦時,其合計水電發電量占全國水電發電量的70.79%。2020年,全國水電平均利用小時數為3827小時,同比增加130小時。
2020年,全國主要流域棄水電量約301億千瓦時,較去年同期減少46億千瓦時。棄水主要發生在四川省,其主要流域棄水電量約202億千瓦時,較去年同期減少77億千瓦時,主要集中在大渡河干流,約占全省棄水電量的53%;青海省棄水較去年有所增加,棄水約40億千瓦時,比去年同期增加18.5億千瓦時;其他省份棄水電量維持較低水平。
3、新能源產品需求結構分析
可再生能源發電量持續增長。2020年,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達2214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約8.4%。其中,水電1355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1%;風電466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約15%;光伏發電260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6.1%;生物質發電132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約19.4%。
可再生能源保持高利用率水平。2020年,全國主要流域棄水電量約301億千瓦時,水能利用率約96.61%,較上年同期提高0.73個百分點;全國棄風電量約166億千瓦時,平均利用率97%,較上年同期提高1個百分點;全國棄光電量52.6億千瓦時,平均利用率98%,與去年平均利用率持平。
想要了解關于新能源行業具體詳情,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1-2025年中國新能源行業全景調研與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2020-2025年電商平臺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
電子商務平臺即是一個為企業或個人提供網上交易洽談的平臺。企業電子商務平臺是建立在Internet網上進行商務活動的虛擬網絡空間和保障商務順利運營的管理環境;是協調、整合信息流、貨物流、資金...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中國商業地產行業全景調研分析商業地產的物業價值取決于租金坪效、租金坪效取決于商戶零售坪效、零售坪效取決于新招商...
3月5日,近期國內豆油現貨市場供給持續偏緊,棕櫚油則受困于庫存回升預期漲幅受限,致使今日豆棕價差進一步拉大到1506...
海底撈將牛肉粒換成味伴侶關于海底撈“牛肉粒”事件有了最新進展。據悉,海底撈上海31家門店已開始試點推行小料臺產品...
2021年銅加工行業投資風險分析2020年以來,全球主要銅礦生產國受到了新冠疫情的較大影響,在中國銅冶煉廠新擴建產能投...
此前江西出現天價茶的消息被業內人士吐槽,那么政府會嚴懲這種行為嗎?3月5日,據江西省市場監管局價監競爭局相關負責5...
2021年中國能源物聯網行業發展全景調研能源物聯網是物聯網向能源生產、分配和消費過程的延伸。將所有可能的能源設備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