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海域遼闊,海洋新能源資源豐富,僅海上風能資源可開發量就達7.5億千瓦,相當于陸地風能的3倍。中國是一個陸海兼備的海洋大國,建設海洋強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復興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國海域遼闊,海洋新能源資源豐富,僅海上風能資源可開發量就達7.5億千瓦,相當于陸地風能的3倍。中國是一個陸海兼備的海洋大國,建設海洋強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復興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海洋能源開發是海洋強國建設的重要支撐。
為緩解能源危機和環境污染問題,可再生清潔能源的開發利用變得尤為重要。以潮汐能、海流能、波浪能等為代表的海洋能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且是可再生的清潔能源。據統計,可再生能源中的海洋能約占世界能源總量的70%以上。
中國潮汐能資源豐富,長達18000多公里的大陸海岸線,加上5000多個島嶼的14000多公里海岸線,共約32000多公里的海岸線中蘊藏著豐富的潮汐能資源。全國潮汐能蘊藏量為1.9億千瓦,其中可供開發的約3850萬千瓦,年發電量870億千瓦時。中國沿海潮汐能可開發的潮汐電站壩址為424個,以浙江和福建沿海數量最多。
中國最大的潮汐電站是江廈潮汐電站,位于杭州南邊,也是中國第一座雙向潮汐能發電站,共安裝6臺潮汐發電機組,裝機容量為3.0MW,位列全球第四位。其中最早的1號機組1985年開始運行,已經有30多年的歷史了,而如今它依然在源源不斷地生產著電力。
中國潮流能資源豐富,但分布不均。中國近海99個主要水道的潮流能資源理論裝機容量為833萬千瓦。其中,浙江省近海潮流資源最為豐富,約為519萬千瓦,占到了全國潮流能資源總量的50%以上。截至目前,兩臺機組累計發電量已超過3萬度,刷新了中國潮流能裝置發電紀錄。浙江舟山聯合動能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研建的3.4兆瓦模塊化潮流能發電機組總成平臺已成功下水,7月27日,該平臺7個模塊中的兩個模塊共1兆瓦發電機組成功下海發電,刷新了中國潮流能發電裝置裝機規模紀錄,為中國潮流能規模化應用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海洋中是一個巨大的能源寶庫,潮汐能、波浪能、鹽差能等,其中波浪能由于其具有能量密度大、能源分布廣泛等特點,在海洋能的開發中占有一定的優勢。漫長的海岸線和廣闊的海域決定了中國具有豐富的波浪能,開發潛力巨大。中國的波浪能開發利用起始于20世紀70年代,于1975年制成并投入試驗了1臺1000W的波浪能發電裝置,并進行了改良和升級。在波浪能發電站建設方面,廣州能源所在1989年建成3000W的多振蕩水柱式波浪能電站,于1996年試發電成功,升級成為一座20kW的波浪能電站。廣東省汕尾市在2005年建成了世界上首座獨立穩定的波浪能電站。近些年來,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國家海洋技術中心等單位先后在技術上有所突破。就目前波浪能發展概況來看,無論從技術層面還是從規模層面尚未達到大規模集中發電程度,但是波浪能發電產業這些年來一直穩步發展,應緊跟相關國家政策的要求,解決相關技術難題,波浪能產業的發展必將為世界能源產業做出重大貢獻。
海洋溫差能儲量巨大且綠色環保,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哺海洋養殖,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高精度數值模擬方法是未來溫差能工程運營中資源評估、可行性分析和環境影響評估的主要手段和發展趨勢。提高溫差能發電系統的效率和凈功率,加強對溫差能發電裝置安全穩定性和冷水后處理的研究,提高裝置使用壽命和冷水的利用率,以此提升溫差能發電的綜合經濟效益是未來溫差能發展的重點。
近年來,在我國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和有關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政策的帶動下,創新要素和社會資金向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集聚態勢明顯,重點領域技術加快突破、示范應用逐步增多、產業鏈條不斷延伸、產業規模日益擴大,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取得積極成效。
想要了解更多海洋新能源行業詳細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出版的《2021-2025年中國海洋新能源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本研究咨詢報告由中研普華咨詢公司領銜撰寫,在大量周密的市場調研基礎上,主要依據了國家統計局、國家工信部、國家發改委、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新能源網、中國行業研究網、全國及海外多種相關報刊雜志以及專業研究機構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資料,對中國海洋新能源及各子行業的發展狀況、上下游行業發展狀況、競爭替代產品、發展趨勢、新產品與技術等進行了分析,并重點分析了中國海洋新能源行業發展狀況和特點,以及中國海洋新能源行業將面臨的挑戰、企業的發展策略等。報告還對全球的海洋新能源行業發展態勢作了詳細分析,并對海洋新能源行業進行了趨向研判,是海洋新能源經營、開發企業,服務、投資機構等單位準確了解目前海洋新能源業發展動態,把握企業定位和發展方向不可多得的精品。
2021-2025年中國海洋新能源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中國潮汐能資源豐富,長達18000多公里的大陸海岸線,加上5000多個島嶼的14000多公里海岸線,共約32000多公里的海岸線中蘊藏著豐富的潮汐能資源。全國潮汐能蘊藏量為1.9億千瓦,其中可供開發的約...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工作組組長、國家衛生健康委醫藥衛生科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鄭忠偉,在博鰲亞...
美容院是為人們提供美容護理、皮膚保健、水療等內容的美容服務場所。從90年代興起,經歷了指導型美容院、養護型美容院...
5G套餐用戶已超3.5億戶工信部新聞發言人、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長趙志國表示,目前5G套餐用戶已經超過了3.5億戶,5G套餐的...
我國建成世界最大語言資源庫19日下午,教育部、國家語委在京召開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建設推進會,我國完成語言資源保...
如今,個人征信跟我們息息相關,不僅影響貸款,還有部分單位的升職考評也會參考職工的個人征信報告。所以,大家一定要...
奈飛一季度新增訂戶大幅低于預期奈飛(Netflix Inc.)在疫情期間獲得的爆發性成長戛然而止,暗淡的新增訂戶數字促使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