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互聯網方面,特別強調要加快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發展智能制造服務平臺,培育發展個性定制、柔性制造等新模式。工業互聯網概念股有望重回風口。
工業互聯網應用場景有哪些?2021中國工業互聯網行業發展態勢
"工業互聯網"是全球工業系統與高級計算、分析、傳感技術及互聯網的高度融合,將開放、全球化的網絡,將人、數據和機器連接起來,屬于泛互聯網的目錄分類。工業互聯網的本質是通過開放的、全球化的工業級網絡平臺把設備、生產線、工廠、供應商、產品和客戶緊密地連接和融合起來。
7月2日,國家網信辦發布《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0年)》,提出全面推進“十四五”時期數字中國建設,推廣升級千兆光纖網絡,前瞻布局6G網絡技術儲備,全面推進IPv6商用部署;積極穩妥發展工業互聯網和車聯網,布局衛星通信網絡等面向全球覆蓋的新型網絡。在工業互聯網方面,特別強調要加快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發展智能制造服務平臺,培育發展個性定制、柔性制造等新模式。
當前,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已經從概念普及進入實踐深耕階段,相關技術日漸成熟、產業生態初步形成。作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先導和基礎,工業互聯網正在成為全球制造業革命性變革的重要力量和國際競爭的制高點。工業互聯網通過人、機、物的全面互聯,實現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全面連接,是一種全新的工業生產方式,也是高端制造產業升級換代的核心。
全球工業互聯網正處在產業格局未定的關鍵期和規模化擴張的窗口期,發達國家圍繞核心標準、技術、平臺等加速布局。美、德兩國保持領跑,日本、韓國、法國、印度、巴西等國紛紛加快追趕步伐。美國將工業互聯網作為先進制造重要基礎,其主導的工業互聯網聯盟,匯聚了38個國家和地區的270家企業,正試圖成為全球工業互聯網發展樞紐。德國將工業互聯網平臺作為工業4.0關鍵支撐,集聚龍頭企業推進標準、開發、試驗等工作,已成為全球工業互聯網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兩大陣營正在加快雙方對接,實現強強聯合。同時,工業互聯網平臺成為全球競爭焦點,呈現井噴式發展,目前已超150個。跨國巨頭積極打造“國際品牌+高端產品+先進平臺”立體新優勢,通用電氣Predix平臺覆蓋風電、航空等領域,集聚2萬開發者,已開發160種APP。
自2017年《國務院關于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印發以來,工信部信息技術發展司認真落實各項工作部署,通過政策引導、工程實施、試點示范、宣傳動員等各種方式,推動工業互聯網平臺逐漸從概念走向落地,切實為經濟高質量發展起到賦能作用。
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基于11項重點任務,對今后三年工業互聯網的重點工作內容作出部署,旨在推動工業互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量質并進,新模式、新業態大范圍推廣,產業綜合實力顯著提升。
以我國高端制造強市深圳為例,發揮協同創新優勢,全面推進工業互聯網賦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持續提升工業互聯網創新能力,推動工業化與信息化在更廣范圍、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實現融合發展,加快形成工業互聯網合力,走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工業互聯網演進路徑,走在了工業互聯網為制造業賦能的前列。
深圳工業基礎雄厚、產業鏈完備、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全國領先,5G、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突出,給工業互聯網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深圳的工業互聯網新型基礎設施不斷夯實,新模式和新業態創新活躍,產業生態不斷壯大,跨行業跨領域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成長迅速。2020年12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公示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清單,華為、富士康、騰訊三家深圳平臺上榜,占據清單的五分之一。
2019年6月,工業和信息化部決定由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建設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作為“十四五”期間工業和信息化領域重要的基礎設施,通過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在全國范圍內的體系化建設,構建工業數據資源管理體系,強化工業數據匯聚能力,更好地發揮基于數據的服務能力,夯實融合發展基礎。區域、行業分中心是重要的數據抓手和服務載體,目前我國已在重慶、山東、浙江、遼寧、湖北、江蘇、廣東開展大數據分中心建設,正在四川、湖南、河南、福建等地謀劃籌建。
利好提振下,工業互聯網概念股有望重回風口。盡管6月28日以來截至7月2日收盤,工業互聯網板塊指數跌幅為0.14%,但是仍明顯跑贏上證指數(期間累計跌幅為2.46%)。具體到個股方面,拓維信息期間累計漲幅達到24.08%,位居首位;此外,東方國信(21.19%)、維宏股份(20.01%)、蘇文電能(18.27%)、永福股份(16.76%)、國聯股份(15.84%)等12只個股期間累計漲幅也均超過10%。
欲了解更多中國工業互聯網市場發展分析,可點擊中研普華《2021-2025年中國工業互聯網行業發展態勢與前景展望研究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1-2025年中國工業互聯網行業發展態勢與前景展望研究報告
工業互聯網是新一代網絡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產物,是實現產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通過人、機、物的全面互聯,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全面鏈接,推動形成全...
查看詳情
滴滴出行App下架繼7月2日滴滴出行被審查停止新用戶注冊之后,國家網信辦公布了審查結果。網信辦發文稱,根據舉報,經A...
國產黑黃金走向量產我國是化工產品最大的生產國和消費國,各項專業技術也不斷突破壁壘,比如“48K大絲束碳纖維”,聽2...
非洲網上購物市場在今年年初呈現出火熱趨勢,自貿區的成立預示著非洲將徹底進入高速發展期,并且讓貿易方式逐步從傳統...
新零售市場迎新一輪改革創新“新零售”作為幾年前最為火爆的業界熱詞,作為阿里新零售的標桿和前沿陣地,盒馬總裁侯毅...
當前我國智能制造產業產值規模多大?近年來,在制造行業形勢及國家政策推動下,我國智能制造產業發展迅速,產值規模已...
2020年,中國的汽車保有量已經達到2.81億輛,同比增長8%,但汽車的產量自2018年始就已經進入負增長,并連續三年下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