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文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古泉州(刺桐)史跡”項目于2017年申報世界遺產,經第42屆世界遺產大會審議,審議結果是“發還待議”。會后國家文物局指導當地政府進一步加強遺產保護和管理,加強考古研究和遺產價值闡釋和展示,并與國際專業機構建立合作,從技術層面對
“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項目將提交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審議,我國世界遺產清單上有望再添一顆璀璨明珠。
據國家文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古泉州(刺桐)史跡”項目于2017年申報世界遺產,經第42屆世界遺產大會審議,審議結果是“發還待議”。會后國家文物局指導當地政府進一步加強遺產保護和管理,加強考古研究和遺產價值闡釋和展示,并與國際專業機構建立合作,從技術層面對申報項目進行了重大調整。此次申報的“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項目,主題更加鮮明,價值闡述更加清晰完整,遺產點從原來的16處增加到22處,遺產內涵進一步豐富,申報項目的整體質量得到顯著提升。
目前,我國共有55項世界遺產,與意大利并列第一。我國文物保護工作做得怎么樣?
新專業目錄引領文物行業職教提質升級
教育部日前印發了《職業教育專業目錄(2021年)》。新版職業教育專業目錄在以往工作基礎上,充分調研論證,并結合文物行業新業態、新需求作出新調整,流程科學規范,專業設置方面更加合理,調整后的專業目錄更加系統、專業定位更加清晰。其中,中職“文物保護技術”專業保留,內涵升級。高職專科將“少數民族古籍修復”專業合并入“文物修復與保護”專業,將“考古探掘技術”專業更名為“文物考古技術”,將“文物博物館服務與管理”專業更名為“文物展示利用技術”,新增“石窟寺保護技術”專業。高職本科中增設“文物修復與保護”專業。
我國文物保護行業發展前瞻
“十三五”時期,國家文物局將推動文物保護實現“兩個轉變”:由注重搶救性保護向搶救性與預防性保護并重轉變,由注重文物本體保護向文物本體與周邊環境、文化生態的整體保護轉變,確保文物安全。
《國家文物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主體多元、結構優化、特色鮮明、富有活力的博物館體系,全國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人群覆蓋率達到每25萬人擁有1家博物館,觀眾人數達到8億人次/年。健全文物保護工程質量監督管理體系,加強文物保護工程檢查指導,推動第三方機構參與文物保護工程質量和效果評估,提高文物保護工程質量。
社會力量參與文物保護剛剛開始,在保持寬容態度的同時,也要對可能出現的不良后果保持警惕,防患于未然。文物保護工作的重要目標,就是要讓文物知識以及文物所承載的歷史文化走進社會、走進生活,讓文化的力量抵達人們的內心深處。因此,由文保部門、文保機構唱獨角戲的“小文保”模式,要逐步轉型為政府部門牽頭,專業機構發揮主力作用,社會組織、企業和個人廣泛參與的“大文保”模式。當然,在這一過程中,要重視建章立制,確保各項工作有章可循,在符合法律規范和政策規定,符合文物保護客觀規律的軌道上推進和運行。
想要了解更多文物保護行業的發展前景,請查閱《2020-2025年中國文物保護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0-2025年中國文物保護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文物保護技術是一門綜合性的專業知識,包括文物制作、保護以及與防治有關的科學技術、材料性能、操作工藝和各種勘察、檢測等。文物在保存過程中,經受著兩種因素的破壞,即:①人為的破壞。如古...
查看詳情
特斯拉最新消息:在新加坡開設第一座超級充電站據electrek報道,特斯拉在新加坡開設了第一座超級充電站,車主最快可在...
消防泵是安裝在消防車、固定滅火系統上,用作輸送水或泡沫溶液等液體滅火劑的專用泵。廣泛應用于環保、水處理、消防等...
推動建設一批托育服務機構7月19日,國家發改委政研室主任、新聞發言人金賢東表示,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與國家衛6...
保溫飯盒是在普通的飯盒外加設了保溫外殼,有內外兩層中充填泡沫塑料,再在內層鍍以金屬薄膜構成,使飯菜保持在一定的...
據報道,全球多地遭遇極端天氣,歐洲西部暴雨已導致超過170人死亡;而在北美,高溫熱浪的襲擊下,山火持續蔓延。分析2...
第一批10萬噸銅鋁鋅國家儲備已投放國家發展改革委綜合司司長袁達在19日召開的7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說,國家發展改革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