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市場研究機構Omdia發布報告指出,預估大尺寸面板價格將自2021年8月至9月之間開始下行,但在材料瓶頸與生產調整因素,以及需求的價格彈性尚未有啟動的條件之下,2021年下半年液晶電視面板降價幅度將有限。
據市場研究機構Omdia發布報告指出,預估大尺寸面板價格將自2021年8月至9月之間開始下行,但在材料瓶頸與生產調整因素,以及需求的價格彈性尚未有啟動的條件之下,2021年下半年液晶電視面板降價幅度將有限。Omdia對于2008-2022年間液晶循環與需求彈性變化分析表明,2022年上半年將出現較大的價格下跌。
據悉,液晶面板是決定液晶顯示器亮度、對比度、色彩、可視角度的材料,液晶面板價格走勢直接影響到液晶顯示器的價格,液晶面板質量、技術的好壞關系到液晶顯示器整體性能的高低。液晶面板能否達到真彩顯示的16.7M色彩,其含義是指在R.G.B(紅綠藍)三個色彩通道都具有在物理上顯示256級灰階的能力。產量、優劣及市場環境等多種因素都關系著液晶顯示器自身的質量、價格和市場走向,因為一臺液晶顯示器其80%左右的成本都集中在了面板上。
過去十年,我國平板顯示產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產業整體規模已躋身全球前三。中國大陸面板產能急速擴張,日本面板廠商雖掌握大批關鍵技術,但是逐漸失去價格競爭優勢,壓縮面板產能。面板產能向韓國、中國臺灣和大陸三地集中,中國大陸即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液晶面板生產基地。
2019年全球液晶電視面板的總出貨量為2.83億臺。其中中國大陸大陸液晶電視面板供應過剩,價格大幅下跌。由于面板價格的下降,韓國制造商紛紛退出或暫停液晶電視面板的生產。中國臺灣液晶電視面板制造商也轉移到了附加值更高的廣視角IT面板產業。2019年中國大陸液晶電視面板的出貨量為1.37億臺,韓國出貨量為0.75億臺,中國臺灣出貨量為6750萬臺,日本出貨量僅有760萬臺。
如今液晶面板的應用已經越來越趨向于大尺寸高清的方向發展,2016年上半年線下液晶市場4K的滲透率已經接近50%,55寸和65寸的電視已經成為暢銷產品。在顯示器以及筆記本電腦市場基本飽和,手機用屏幕即將被OLED取代的情況下,大尺寸面板成為了過去一年內漲價的主要品種。大尺寸和高清化的發展趨勢帶動了全球LCD需求面積的增長。雖然面板行業整體增速受限,但是大尺寸面板需求增速相對維持再高位。從大尺寸液晶面板的供需上來看,2017年一季度作為傳統淡季,48寸以下的液晶面板需求有所減少,而50寸、55寸、65寸等大尺寸面板的需求持續升溫。
目前面板生產廠商主要來自于中國大陸、臺灣、日本和韓國。除了傳統勢力強勁的日韓企業以及早前興起的中國臺灣企業外,中國大陸的企業也迎頭趕上。目前行業有兩個非常明顯的變化趨勢,首先,各廠商均在逐步提升大尺寸TFT-LCD的產能,已然過剩的中小尺寸產能逐漸削減,其次,隨著OLED顯示技術在手機和高端電視中的滲透率日益提升,各主要廠商均在積極擴張OLED面板產能,其中京東方、華星光電、深天馬、維信諾等中國大陸廠商擴產尤為顯著。根據IHSMarkit的估計,到2022年的時候,韓國面板制造商在全球AMOLED產能中所占的比重將從2017年的93%下降至71%,而中國制造商的市場份額則將從2017年的5%增至2022年的26%。
想要了解更多液晶面板行業專業分析,請關注中研普華研究院報告《2020-2025年液晶面板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
相關新聞推薦:
《2021-2025年中國剛性單面板行業發展前景及深度調研分析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1-2025年中國剛性單面板行業發展前景及深度調研分析報告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剛性單面板行業研究報告就是為了解行情、分析環境提供依據,是企業了解市場和把握發展方向的重要手段,是輔助企業決...
查看詳情
截至7月31日,鐵路暑運時間過半。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公布,7月份,全國鐵路累計發送旅客3.06億人次,同比增加99...
口罩令重返美國一段時間以來,高傳染性新冠變異病毒德爾塔毒株在美加速傳播,而疫苗接種進度遲緩。據統計,從6月19日7...
上半年全國儲能鋰離子電池產量達15GWh近日,工信部發布2021年上半年全國鋰離子電池行業情況指出,儲能鋰離子電池普遍5...
在2021全球電競大會上,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公布了《2020 年度全國電競城市發展指數評估報告》,其中,北上廣處在...
互聯網平臺廣告收入不減反增近年來,用戶的隱私保護正在成為全球監管機構關注的焦點,廣告商必須為下一個以隱私為重點...
近年來,近視的發生率越來越高、越來越低齡化。每次從小學門口經過,總是會看到很多孩子稚嫩的臉龐上架著一層厚厚的眼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