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工地將更多人工智能、傳感技術、虛擬現實等高科技技術植入到建筑、機械、人員穿戴設施、場地進出關口等各類物體中,并且被普遍互聯,形成“物聯網”,再與“互聯網”整合在一起,實現工程管理干系人與工程施工現場的整合。
在2021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上,由廣聯達數字施工BG智慧工地產品線高級經理岳英寧,于創新成果發布會上,向與會嘉賓重磅發布施工建造階段創新應用成果——BIM+智慧工地3.0。
其主要是利用IoT、BIM、大數據、AI等核心技術,實時采集現場數據,自動分析建模,精準分析、智能決策、科學評價,形成一套數據驅動的新型管理模式。為施工企業提供生產提效、安全可控、成本節約的項目企業一體化解決方案。
經過大量的研發投入,數模聯動、虛實結合、一模多用、沉浸式漫游、問題追溯、語音交互、智能問答、機器學習、行業大數據、智慧AI……這些曾看起來遙遠的科技詞匯,如今已經在施工項目的綜合管理過程中變成現實。
隨著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許多建筑新技術應運而生,BIM,大數據,互聯網+等都給建筑業的發展提供個了助力。
以往,在建設施工過程中,由于工地環境的復雜性、多變性、高空作業的危險性等,安全事故頻發建筑施工過程中,有經驗的建筑施工單位人員一般會用自己積累的數據進行項目的決策,從進度管理到項目變更決策,都是用自己的項目經驗數據進行決策支持。
隨著時代的進步、工程的復雜度,要求建筑施工管理必須要實現與互聯網的融合,主動走進大數據時代。在大數據、云計算、傳感器和RFID等技術應用于建筑施工管理以前,按傳統的管理技術手段,建筑行業內沒有一家建筑企業能做到像制造業一樣的精細化管理。但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傳感器、RFID以及云計算的發展和初步成熟,將徹底改變這一被動局面,完全可以輕松實現信息化、精細化管理手段。
智慧工地是指運用信息化手段,通過三維設計平臺對工程項目進行精確設計和施工模擬,圍繞施工過程管理,建立互聯協同、智能生產、科學管理的施工項目信息化生態圈,并將此數據在虛擬現實環境下與物聯網采集到的工程信息進行數據挖掘分析,提供過程趨勢預測及專家預案,實現工程施工可視化智能管理,以提高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從而逐步實現綠色建造和生態建造。
智慧工地將更多人工智能、傳感技術、虛擬現實等高科技技術植入到建筑、機械、人員穿戴設施、場地進出關口等各類物體中,并且被普遍互聯,形成“物聯網”,再與“互聯網”整合在一起,實現工程管理干系人與工程施工現場的整合。智慧工地的核心是以一種“更智慧”的方法來改進工程各干系組織和崗位人員相互交互的方式,以便提高交互的明確性、效率、靈活性和響應速度。
建筑行業進入互聯網+時代以后,越來越多融入高端IT技術,大數據技術在工地監測領域的廣闊發展路徑已經顯現。不久的將來,全國智慧工地大數據云服務平臺將會實現大數據技術和施工現場監控業務完美的融合。
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新型城鎮化建設、加強交通及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設,即“兩新一重”。而智慧工地是“智慧城市”和“互聯網+”理念在建設工程領域的具體呈現,亦是新基建的重要一環,勢必在政策利好之下加速前行。
2020年中國建筑業總產值達到26.39萬億元,約占當年GDP的四分之一。盡管體量已經足夠龐大,但傳統粗放式、手工業的生產方式并沒有得到根本性改變,施工安全風險大、生產效率低、建設成本高依然是橫亙在建筑業面前的難題。
想要了解更多智慧工地行業的發展前景,請查閱《2021-2026年中國智慧工地行業市場競爭態勢及深度研究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1-2026年中國智慧工地行業市場競爭態勢及深度研究報告
智慧工地是運用信息化手段,通過三維設計平臺對工程項目進行精確設計和施工模擬,圍繞施工過程管理,建立互聯協同、智能生產、科學管理的施工項目信息化生態圈,并將此數據在虛擬現實環境下與物...
查看詳情
8月份特斯拉銷量44264輛乘聯會發布的《2021年8月份全國乘用車市場分析》顯示,今年8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達到30.4萬...
泡沫混凝土應用領域越來越廣泡沫混凝土是一種新型的節能環保型建筑材料,國內外學者對其做了大量的研究開發,使其廣泛...
照明控制器行業市場運行環境照明控制器是以微處理器技術和現代電力電子先進技術為基礎開發的高性能產品,能有效的實現...
糖醇需求量呈現逐年增長趨勢自然界中,糖醇廣泛存在于各種水果、蔬菜中,但含量很低。糖醇的應用領域非常廣泛,主要應...
劇院一般由3個部分構成:①進行表演的地方——舞臺或其他形式的表演空間;②觀看演出的地方——觀眾席;③其他附屬演3...
隨著汽車銷量的不斷增加,汽車安全方面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重視!從2020年到2025年,汽車安全域將以近12%的復合年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