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范圍內正在運行的24個碳交易體系已覆蓋了16%的溫室氣體排放,還有8個碳交易體系即將開始運營。2020年我國試點碳市場年成交額為21.5 億元,較2019年增長3%,中國的碳市場已經成為僅次于歐盟的第二大市場。
截至9月15日,全國碳市場碳排放配額(CEA)累計成交量845.14萬噸,累計成交額4.17億元。一位碳市場行業分析師表示:“開盤以來,碳價下降趨勢比較明顯,盤面價格基本在往下走,這幾周交易量也從幾萬噸下降到幾噸。因為交易產品(中國核證自愿減排市場,CCER)和參與主體(機構)都沒有放開,單一市場缺乏流動性,這樣的盤面表現很正常。”
我國的碳減排以行政命令、碳稅、碳市場等三種方式實現。在行政命令方面,政府采取限制新項目核準、限制存量項目產量或要求存量項目節能減排改造等;碳稅主要面向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按照其碳含量或碳排放量征稅;碳市場以碳排放權作為商品的交易市場,采用“總量管制與排放交易”的運作方式,既設定碳排放總量控制目標,也引導邊際減排成本不同的各方進行交易,以最低的成本實現碳減排目標。
目前全球范圍內正在運行的24個碳交易體系已覆蓋了16%的溫室氣體排放,還有8個碳交易體系即將開始運營。2020年我國試點碳市場年成交額為21.5 億元,較2019年增長3%,中國的碳市場已經成為僅次于歐盟的第二大市場。2021年7月,占全國碳排放40%以上的超過2000家發電企業作為首批交易主體上線交易。“十四五”時期是碳達峰的關鍵期、窗口期,構建成熟完善的碳市場,是碳達峰、碳中和重要的實現路徑。隨著發電行業被納入碳市場,推動實現綠色低碳發展,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造紙、航空等高排放行業或將逐步被納入全國碳交易市場。
據介紹,目前全國碳市場當前交易規模不大的原因:一是市場剛開,入市企業數量較少;二是除了參與過地方碳市場的企業外,大多數企業對碳市場不熟悉,缺乏碳管理經驗。未來,交易所將完善制度體系,擴大市場覆蓋面,引入合格投資人入市;探索建立流動性提供商機制;優化分配機制,逐步增加有償發放;穩步推進產品創新,推出期貨交易,形成多層次產品市場。
相關人士指出,一個高質量的碳市場應該政策清晰穩定,法規制度健全,同時價格波動平穩,避免市場的大起大落,要盡量避免單邊上漲、單邊下跌以及市場在一個階段內劇烈波動,這些都不是一個健康成熟市場的表現。同時市場的價格信號要清晰有效,能夠有助于引導企業節能減排,引導資金技術投入到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生態環境部表示,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共同推動《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盡快出臺,建立健全全國碳市場聯合監管機制,加強對全國碳市場各環節的監管,有效防范市場風險。在發電行業碳市場運行良好的基礎上,擴大行業覆蓋范圍,逐步納入更多高排放行業,逐步豐富交易品種、交易方式和交易主體,提升市場活躍度。
全國碳市場的運行和發展將為不同行業的企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與挑戰,對于碳排放較高的如電力、鋼鐵、水泥等行業的企業來說,被納入全國碳市場后,可能面臨更大的減排壓力和更高的履約成本。企業關注碳市場的發展趨勢,及時了解碳配額制度及碳市場的交易規則,規劃自身的減排路線圖,對自身的碳排放數據進行量化及監控,同時,對企業碳資產進行管理,將有利于企業在低碳發展的趨勢下規避風險、更好的實現轉型以提升自身品牌價值。
不少機構預測,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在未來幾十年間,新增資金需求將達100萬億元至200萬億元。相關機構測算,僅“碳達峰”支持的相關行業投資規模可達100萬億元以上,若其中10%的融資需求由發債滿足,綠色債券的增長空間將達10萬億元。商業銀行將加快推進綠色債券業務發展,將綠色債券發行、承銷、包銷、投資規模等納入重要經營性指標,有意識對綠色金融債、綠色企業債等品種進行資源傾斜。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副會長張少剛表示,“雙碳”目標是中國經濟轉型發展中面臨的一場大考。從發展現狀看,中國第二產業占比偏高,工業、能源、建筑、交通四大領域的碳排放量約占國內碳排放總量的九成,生產生活體系向綠色低碳轉型的壓力還很大。從發展前景看,2060年實現碳中和共需要約136萬億元投資,除政府出資外,需要引入大量社會資本,更多地依靠市場來發揮作用,全國碳交易市場規模預計將達3000億元,無疑是一片廣闊的藍海。
想要了解更多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行業的發展前景,請查閱《2021-2025年中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行業發展態勢與前景展望研究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1-2025年中國碳金融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碳金融市場是根據相關協議、依法依規設立的用于交易溫室氣體的標準市場,包括各項與之相關的投資和融資活動。目前,國外的碳市場,尤其是歐洲的碳市場的建設和發展已經相當成熟,世界多國都已經...
查看詳情
2021貴金屬加工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貴金屬加工指人類對由金屬元素或以金屬元素為主構成的具有貴金屬加工特性的材料...
2021聚乙烯管材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聚乙烯管材被稱為“塑料中的軟黃金”,抗凍、耐熱性能優越,綠色環保,但價格貴...
2021可降解材料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據悉,為推動落實 “雙碳”目標,工信部制定了《“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
2021聚烯烴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聚烯烴通常指由乙烯、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1-辛烯、4-甲基-1-戊烯等α-烯...
2021環保用新材料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新材料市場發展行情如何?在“碳中和”及“以塑代鋼”政策背景下,PA國產替代3...
2021油氣儲運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隨著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國家對石油、天然氣的需求大幅增加,石油天然氣工業成為...